楊斌編著的《教育美學十講/大夏書系》系作者三十余年研究的成果,根據(jù)作者的論文以及講座提綱整理而成,從教師之美、學科之美、教學之美等十個角度,探討了何為教育美學,以及教育美學的實踐智慧等問題,不僅彌補了教育研究的空白,而且兼具思想性、可讀性,是教師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不可多得的智慧讀本。
鑒于目前教師職業(yè)幸福感不足、職業(yè)倦怠嚴重的現(xiàn)實狀況,作者從教育生活啟程,思考教育之美。
與其他教育美學論著不同,《大夏書系·通識教育:教育美學十講》所提的教育美學,更關(guān)注教師的職業(yè)勞動之美、教學內(nèi)容之美、教學藝術(shù)之美以及學生生命成長之美,為教師開展教育之美的實踐探索指引方向。
教育美學的回歸與重建
教育美學和教育美學思想并非同一概念。作為一種教育思想,教育美學淵源有自,和教育思想幾乎同時濫觴。但是,狹義的也即學科意義上的教育美學,在我國卻只是20世紀末葉方才誕生。1978年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中國教育開辟了新的歷史時期。30多年來教育美學的發(fā)生、發(fā)展軌跡,深刻地反映了教育觀念的巨大進步和深刻變化,見證著改革開放啟動人的精神解放和覺醒的艱難而壯闊的歷程。教育美學的歷史性貢獻,就在于真正確立了人在教育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但是,教育美學,是要在廢墟和荒蕪中構(gòu)建新的理論大廈,還是在豐厚的教育實踐地基上勞作拓荒,卻仍然是一個有待進一步厘清的問題。
。ㄒ唬┙逃缹W溯源
教育美學孕育誕生的背景,是1980年代的美學浪潮。乘思想解放的強勁東風,挾學科交叉的學術(shù)新路,一時,各種冠之以“某某美學”的邊緣學科應運而生。事實上,不是任何一個學科、任何一個知識門類都可以和美學掛鉤牽手,只有從哲學上能夠構(gòu)成美學問題的那些科目,才能建立起學科美學來。據(jù)此標準,李澤厚就曾批評過美學這個詞用得太濫了。譬如倫理美學、軍事美學、新聞美學、愛情美學等。然而,就在李澤厚批評眾多邊緣學科名不副實的同時,卻慷慨地為教育美學發(fā)放了許可證。在李澤厚的美學圖譜中,就清楚地標著“教育美學”的字樣。
楊斌,江蘇省語文特級教師,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蘇州大學兼職碩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已出版《什么是我們的母語——民國三大家論語文教育》《李澤厚話語》《教育照亮未來——民國八大教育家經(jīng)典文選》《李澤厚論教育·人生·美——獻給中小學教師》《教師職業(yè)幸福的秘密》《語文美育敘論》《什么是真正的教育——50位大師論教育》《發(fā)現(xiàn)語文之美》《如果我當教師》等作品。
導言 教育美學的回歸與重建
第一講 教師之美
教師的魅力
魅力源自創(chuàng)造
教師勞動的美感體驗
美感體驗與職業(yè)幸福
第二講 教學之美
教學情緒
教學藝術(shù)與教學創(chuàng)造
教學有效和教學審美
第三講 知識之美
斯賓塞的比喻
蔡元培如是說
學科之美的價值
學科之美在哪兒迷失?
第四講 校園之美
像貝殼那樣:建筑之美
讓墻壁說話:人文之美
落葉和蔓草:自然之美
符號或寓言:文化之美
第五講 生命之美
教育的詩性
警惕教育的“異化”
童年,人生已經(jīng)開始
給生命以優(yōu)雅的貝殼
第六講 美學修養(yǎng)
“音樂的耳朵”和“發(fā)現(xiàn)的眼睛”
美學修養(yǎng)三要素
修煉之道
書寫:蘸著自己的血肉
第七講 美 育
百年輪回:作為教育方針的美育
美育的困境與對策
美育與創(chuàng)造性人才
從奧賽金牌到菲爾茲獎有多遠?
第八講 蔡元培美育思想
魂兮歸來蔡元培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貢獻
蔡元培:學科美學前驅(qū)者
第九講 李澤厚美學思想
誰是李澤厚?
李澤厚哲學的召喚
李澤厚美學的啟示
第十講 趙宋光教育美學思想
被湮沒的大師
立美育人
綜合構(gòu)建幼兒數(shù)學實驗
后 記
《大夏書系·通識教育:教育美學十講》:
教師勞動的美感體驗
1920年代開始,梁啟超曾在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和南京東南大學講學,并任清華國學研究院導師,成為左有王國維、右有陳寅恪的清華國學研究院“四大導師”之一,
一時風云際會,蔚為杏壇壯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曾在政壇和文壇呼風喚雨的梁任公,在教壇也仍然不失當年風采。
且看學生筆下的先生梁啟超的風采——
先生博聞強記,在筆寫的講稿之外,隨時引證許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誦得出。有時候,他背誦到酣暢處,忽然記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禿頭,敲幾下之后,記憶力便又暢通,成本大套地背誦下去了。他敲頭的時候,我們屏息以待,他記起來的時候,我們也跟著他歡喜。先生的講演,到緊張?zhí),便成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時掩面,有時頓足,有時狂笑,有時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