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24.8 元
叢書名:中國古代傳統(tǒng)美德經(jīng)典故事叢書
- 作者:鄧啟銅注釋
- 出版時間:2015/9/1
- ISBN:9787564159252
- 出 版 社:東南大學(xué)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D432.62
- 頁碼:194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16K
民國期間湖州老儒蔡振紳老先生深感世風(fēng)日下,從歷代典籍中選取九十六則孝的經(jīng)典故事,配以九十六幅精美版畫,先后分四輯在五年之內(nèi)付梓,由于戰(zhàn)亂,散失嚴重。鄧啟銅先生搜集齊全集,對全書進行注音注釋和點評,在當今社會提倡傳統(tǒng)文化的時機,仍然對青少年進行義的教育有著非,F(xiàn)實的意義。全書每一則故事都堪稱經(jīng)典,比如馮諼焚券、關(guān)公秉燭、天祥衣帶、推之救友等等,都是耳熟能詳?shù)臍v史故事。
中華傳統(tǒng)文化是十八大以來治國理念的重要來源。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fā)展,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xiàn)。
目前,舉國上下都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即“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就其本質(zhì),與我們中華傳統(tǒng)美德提倡的“四維八綱”即“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是一致的。
民國初年,湖州老儒蔡振紳從小受父親每晚講一段古人嘉言懿行的故事教誨,他七歲讀完《四書》,十歲讀畢《五經(jīng)》,十一歲讀完二十一史及《爾雅》諸書,有深厚的學(xué)養(yǎng)和德行。當時中國動蕩不安,世風(fēng)愈下,德教淪喪。蔡振紳先生立志將中國傳統(tǒng)美德故事按“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匯集起來教化世人,特別是對孩童進行傳統(tǒng)美德的教育。他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以正史中的故事為依據(jù),共集了七百六十八個精彩故事,配上精美版畫,再配以詩詞教導(dǎo)兒童,這些故事都是精挑細選,可歌可泣,讀后感人至深,每則故事后引用當時賢達人士的評語,發(fā)人深省。
由于當時時局的動蕩,這套《八德須知》未能在社會上廣為流布。根據(jù)四集自序,當時上海戰(zhàn)事忽起,“振紳以二集三萬二千部僅寄出三分之一,其已印就而尚未裝訂者有二萬余部在戰(zhàn)場之中無法取出……當炮火*烈之日,案前墻垣被震搖動頻有崩圮之虞,甚至窗門自動震開,且相離數(shù)丈之地發(fā)現(xiàn)炸彈一枚亦未爆裂,幸此心未動……!笨梢韵胍姶藭灰!所幸三年前我收集到此書,看到如此精美的版畫,我驚艷無比!特別是讀到這些經(jīng)典美德故事,讓人掩卷沉思。
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移風(fēng)易俗,拯救社會道德滑坡,必須從德育教育抓起。必須從中小學(xué)少年兒童抓起,這些美德故事,分為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個方面,各九十六則經(jīng)典故事,這些故事都是歷史上耳熟能詳?shù)摹⒏腥朔胃牡涔,少年兒童從小熟悉這些故事,不但可以將中華傳統(tǒng)美德植根于內(nèi)心,更可以熟悉歷史,從而受益終生。當然,囿于作者當時所處的社會,他所選取的故事有些明顯帶有局限性。在今天看來,有些雖符合傳統(tǒng)道德標準,卻違背了人性,甚至是違背了法制精神。我們在閱讀時,一定要注意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才符合當前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
這些故事,每段僅有八十余字,非常適合少兒閱讀,譯者注釋和翻譯了全文。因涉及面太廣泛,有些人名、地名未能查到,有些是原書中存在的錯誤,特別是地名的變遷,非常復(fù)雜,來不及細考。書中存在的錯訛,敬請讀者不吝賜教,以便修訂時更正。
鄧啟銅,男,50歲,1991年獲碩士學(xué)位,多年從事古文獻整理及古漢語、文字研究工作,經(jīng)其點校、注釋的經(jīng)典品種多達百余種。其點校、注釋的傳統(tǒng)經(jīng)典曾被中央電視臺報道,其中的《論語》還登上了《南方都市報》2004年、2005年暢銷書總榜。2010年推出的《《聲律啟蒙·笠翁對韻》(第1版)、2013年推出的《聲律啟蒙·笠翁對韻》(第2版)均位居同類品種銷售排名領(lǐng)先。其嚴謹?shù)闹螌W(xué)態(tài)度和高質(zhì)量的編校作品獲得了廣大國學(xué)愛好者的認可,其作品被不少中小學(xué)校指定為國學(xué)推薦閱讀圖書,擁有一大批忠實的擁躉。
一 伯 禽 趨 跪
二 宋 桓 罪 己
三 鉏 麑 觸 槐
四 孔 子 盡 禮
五 石 奮 恭 謹
六 仇 覽 自 整
七 盧 植 楷 模
八 孫 晷 溫 恭
九 榮 緒 拜 經(jīng)
十 原 平 恭 耕
十 一 索 敞 嚴 肅
十 二 薛 聰 矜 莊
十 三 彥 光 易 俗
十 四 德 言 對 經(jīng)
十 五 鎮(zhèn) 周 贈 帛
十 六 韓 臯 敬 笏
十 七 公 綽 小 齋
十 八 崔 棁 命 仆
十 九 楊 時 立 雪
二 十 朱 熹 閑 居
二十一 希 憲 禮 賢
二十二 公 諒 檢 飭
二十三 道 壽 進 杖
二十四 居 仁 敬 齋
二十五 太 任 齋 莊
二十六 申 女 拒 婚
二十七 姜 后 脫 簪
二十八 齊 女 匪 石
二十九 孟 姬 安 車
三 十 缺 妻 敬 馌
三十一 殖 妻 卻 吊
三十二 伯 姬 俟 傅
三十三 敬 姜 慎 別
三十四 孟 仉 留 婦
三十五 宿 瘤 采 桑
三十六 衛(wèi) 宗 二 順
三十七 班 姬 辭 輦
三十八 楊 劉 責 子
三十九 規(guī) 妻 禮 宗
四 十 韋 宋 宣 文
四十一 兒 女 拒 辱
四十二 露 筋 死 蚊
四十三 岐 陽 損 抑
四十四 程 侯 盛 德
四十五 申 國 家 規(guī)
四十六 意 辛 禮 法
四十七 獨 吉 整 肅
四十八 顏 游 端 恪
四十九 蘧 瑗 敬 上
五 十 敬 叔 施 散
五十一 顏 回 辯 志
五十二 子 華 言 志
五十三 高 柴 端 履
五十四 釁 夏 執(zhí) 禮
五十五 韓 順 謝 聘
五十六 張 湛 修 整
五十七 曹 褒 儒 宗
五十八 徐 稚 恭 祭
五十九 常 林 對 客
六 十 幸 靈 至 恭
六十一 蔡 約 躡 屐
六十二 柳 靖 下 帷
六十三 慶 明 儼 然
六十四 王 珪 循 禮
六十五 竇 儀 重 厚
六十六 若 沖 謹 飭
六十七 王 柏 敬 齋
六十八 大 和 家 規(guī)
六十九 錢 唐 爭 祀
七 十 薛 瑄 復(fù) 性
七十一 潘 府 教 民
七十二 洪 先 行 酒
七十三 公 乘 責 弟
七十四 孟 光 舉 桉
七十五 續(xù) 母 方 肉
七十六 禮 珪 尊 祭
七十七 陶 湛 款 賓
七十八 茂 德 孀 居
七十九 鄭 崔 夜 績
八 十 楚 媛 不 違
八十一 陳 鄭 申 教
八十二 杜 后 禮 法
八十三 荊 國 壽 舅
八十四 張 魯 戒 食
八十五 尹 陳 童 訓(xùn)
八十六 謝 后 端 重
八十七 周 崔 揎 袖
八十八 李 后 嚴 明
八十九 白 孟 禮 教
九 十 德 芳 喪 祭
九十一 朱 祝 恭 敬
九十二 冀 李 安 囚
九十三 朱 王 女 范
九十四 沈 胡 拒 醫(yī)
九十五 張 劉 順 從
九十六 周 后 抑 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