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場下層文化的發(fā)現(xiàn)與初步認識
。1.黑龍江省文化廳;2.黑龍江省博物館)
石灰場下層文化,得名于20世紀80年代發(fā)掘的石灰場遺址。1988年春,牡丹江市文物管理站和寧安縣文物管理所對遺址進行發(fā)掘,共發(fā)現(xiàn)上、中、下三個不同時期的文化堆積,其中下層出土的全部是新石器時代遺存。發(fā)掘者在發(fā)掘報告中提出石灰場下層遺存屬于一種新發(fā)現(xiàn)的考古文化,應定名為“石灰場下層文化”①,由于該報告對于新提出的文化沒有更多的闡釋,這一文化概念的提出并沒有得到考古界的響應。發(fā)掘報告發(fā)表后,在一些綜論性的黑龍江考古文章中,不但沒有把石灰場下層遺存作為一種文化提出,甚至沒有將其作為一種區(qū)別于其他考古學文化的“遺存”單獨提出②。直至2011年,黑龍江省考古所將其作為牡丹江流域青銅時代“石灰場下層遺存”提出③,至此,學術界**次在公開發(fā)表的文章中確認石灰場下層遺存作為一種區(qū)別于其他考古學文化的“遺存”的存在。同年,有學者撰文,重新將其作為牡丹江流域一種新的文化“石灰場下層文化”提出,并加以簡要論述④,繼發(fā)掘者*早提出“石灰場下層文化”之后,這一文化概念再次被提出,很有意義。石灰場下層文化確實有別于目前發(fā)現(xiàn)的牡丹江流域其他文化遺存,本文仍采用“石灰場下層文化”這一概念。
一、石灰場遺址出土的石灰場下層文化遺存的基本內涵
就石灰場下層遺址而言,其文化內涵可以總結如下:
(1)石灰場下層遺址發(fā)現(xiàn)兩座房址,均已殘破,編號為F3和F4。據(jù)殘留部分觀察,兩座房址均為半地穴式單間建筑,平面呈方形。所不同的是,F(xiàn)3在穴底墻壁下砌筑有石墻。該房址為方形半地穴式,穴底南壁發(fā)現(xiàn)有用黃土黏合的石塊砌筑的石墻,墻內壁平直。此房居住面經過燒烤,未發(fā)現(xiàn)灶、柱洞和門道。房址殘留部分長3.2、寬2.5、深0.4米。石墻寬0.8、殘高0.4米(圖一)。
圖一F3平、剖面圖
。2)陶器均夾粗砂,火候較低。以灰褐和黃褐色為主,紅褐陶次之,陶色不勻。陶器均為手制,器形不規(guī)整,器表稍加抹平。器類發(fā)現(xiàn)較少,已知有罐、甕、缽、盅等,以罐居多。器形風格較一致,多侈口、微曲筒狀腹、平底。缽為敞口大平底。陶器紋飾絕大多數(shù)為刻劃紋,而且有一定變化,其中由1~4條不等的刻劃平行線組成的菱形網(wǎng)格圖案*多,多飾于罐類陶器。紋飾一般在口沿下至器腹部,近底部素面。單線條劃紋一般較粗、短、深,多條平行線劃紋細、長、淺。成組平行線劃紋,每組數(shù)目愈多,條距愈窄,刻劃愈細,這應是不同施紋工藝所致。多線平行劃紋是用一種篦齒狀工具一次性劃成,單線劃紋則用一種片狀工具刻劃而成。陶器多數(shù)在口沿外緣處凸起,橫截面呈三角形。凸起部分用施劃紋的同一種工具刻壓成花邊狀,效果近似附加堆紋,但制法迥然有別。戳點圓窩紋僅見一例,用管狀工具戳壓成形(圖二)。
。3)石器分打、磨、琢三種制法。這三種制法有時同時用于一件石器的制作過程中,即先打成毛坯,再琢成形,*后在刃部研磨或通體磨制。石器種類有斧、鏟、磨棒、磨盤、楔,制作石器或骨器的工具有石錘、石砧和礪石。大型磨制圓刃石鏟和長方形板狀石鏟富有特色(圖三)。
圖二石灰場下層文化陶器
圖三石灰場下層石器
二、與石灰場遺址下層文化遺存類同文化遺存的發(fā)現(xiàn)
根據(jù)已發(fā)表的考古資料,與石灰場遺址下層文化遺存內涵類同的遺存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一)黑龍江境內
1.振興一期乙類遺存
振興遺址①位于海林市三道河鄉(xiāng)振興村西。遺址**期分甲、乙兩類遺存。一期乙類遺存所有遺物都來自遺址邊緣清理出的一個殘破灰坑H161。灰坑內僅出土陶器一種(圖四),均為夾砂褐陶,普遍含砂量較大,質地粗糙,燒制火候較低。手制,似采用泥片貼筑法成型,從殘?zhí)掌峡梢钥吹矫黠@的分層現(xiàn)象。器形較規(guī)整,只有罐一種,均為平底筒形。所有罐的口沿下均有一周堆紋,堆紋形成有兩種,一種是貼附泥條,一種是將口沿翻卷而成,無論哪一種方式形成的堆紋,其上均經過按壓。大多數(shù)陶罐的腹部飾刻劃方式形成的菱形格紋飾。根據(jù)器形和紋飾,分A、B兩型。A型陶罐尖唇,直口,口沿下貼附壓印附加堆紋或直接捏出附加堆紋,器身均施弦紋及刻劃菱形格紋或交叉弧形刻劃紋。B型陶罐素面,含細砂,胎質緊密。斜方唇,唇外沿上壓印花邊。
圖四振興一期乙類遺存出土的陶器
2.二百戶遺址①
位于穆棱市穆棱鎮(zhèn)二百戶村西50米,穆棱河右岸山崖上。文化層厚1~1.7米,暴露有燒結土、炭渣、獸骨、陶片等,有圓底灰坑多處。
陶器均為手制夾砂陶,有黃褐、紅褐、黑灰色陶,陶色不均。多數(shù)陶器圓唇,侈口,口沿外折,留下一條似堆紋一樣的凸起條帶紋,條帶上飾花邊紋,下部一般飾平行線交叉劃紋,少數(shù)為素面,器底有平底和圈足兩種,器形有罐、紡輪等(圖五)。
圖五二百戶遺址采集的遺物
石器有石磨盤、石磨棒、石矛、石斧等。
石磨盤平面呈長方形,正面分前后兩個加工區(qū),前區(qū)中間薄,兩邊厚,表面光滑;后區(qū)呈圓三角形凹坑,坑底有砸擊形成的米點式凹坑。
石磨棒琢制,半月形。石斧通體磨光,板狀或梯形,橫截面為長橢圓形,雙面弧刃。
石矛磨制,葉形,橫剖面呈梭形,扁挺,刃部鋒利,通體磨光。
研磨器方柱形,磨制光滑。
3.光明遺址①
位于穆棱市福祿鄉(xiāng)光明村西北、亮子河左岸坡地上。地表遺物分布在南北長350、東西150米范圍內,在磚廠取土形成的斷面上,暴露有灰坑一處,灰坑略呈袋狀,直徑4.8、深1.3米。灰坑內所出遺物均為陶器殘片。
陶器均為殘片,手制,大部分為夾砂陶,少量泥質陶。以紅褐陶為主,其次為黃褐陶、灰褐陶。大部分陶罐口沿呈侈口,口沿外折,留下一條似堆紋的凸起條帶紋,上壓花邊紋,下部飾平行劃紋,有六條或五條一組的平行弧線劃紋,組與組或相交、或相接。少量為素面,可辨器形有罐等。陶紡輪,手制,夾砂黃褐陶,斷面呈梯形,斜面飾有兩周錐刺圓窩紋。
石器有鋤、鏟、斧、刀、磨盤、磨棒、鏃、刮削器、石核等。
石鋤均打制,一種弧頂、窄柄、單面弧形刃。另一種雙面弧刃。
石鏟均打制,一種呈圓角長方形。另一種近似梯形,弧頂,平刃。
石斧一種為打制,長身,雙面弧刃。另一種斧身琢制成形后略加磨光,刃部精磨光滑,梯形,弧頂,雙面斜刃,橫截面為圓角長方形或長橢圓形。
石鑿磨制,長條形。石刀一種打制,長方形,微弧刃。另一種磨制,直背,弧刃。
石磨棒琢制。半圓柱形或半月形,頭向下彎,磨面光滑,有的在一側琢有一個圓窩(圖六)。
4.南天門遺址②
位于穆棱市八面通鎮(zhèn)南天門村南。地表遺物分布在南北長200、東西寬150米范圍內。陶器均為手制夾砂陶,分黃褐、紅褐色,口沿外側飾花邊堆紋,大部飾有劃紋,有平行線相交形成的劃紋和網(wǎng)格狀劃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