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爸爸!——初為人父》是本兼具趣味性和實用性的作品,內(nèi)涵70多幅線條勾勒出的趣味插圖。作者是一位事業(yè)有成的主編,妻子是位服裝設計師,在他三十而立的時候意外得知妻子懷孕,面對未來家庭的責任、孩子取名的各執(zhí)一詞、陪妻子練習呼吸、各種顧慮得選擇醫(yī)院、分娩前的各種恐懼、陪伴妻子分娩等等用溫暖的文字坦白了一個外表堅強的準爸爸 內(nèi)心的憂慮多思。在孩子出生后突然有“失去依靠”的冷落感、第一次和孩子溫存的奇妙感受,經(jīng)歷孩子的各種小毛小病、自己種種小閃失,面對雙方父母的插足、和孩子過日子的臟亂問題,自慮孩子落后于同齡人、獨生子的利弊等等,直至孩子兩歲,順其自然妻子又懷上了第二胎,一個新爸爸逐漸適應成長為不折不扣的暖爸,作者以其令人折服的幽默分享他的思想、他的感情和他的茫然,剖白帶娃的慫事和自家的私房事,同時睿智地總結(jié)自己的育兒經(jīng)驗、與妻相處之道,蘊含深刻的教育哲理,讓更多的爸爸們獲益,風趣的語言令人發(fā)笑、契合的心理讓人感同身受。它不是一本醫(yī)學學術(shù)型的書,而是兼具文學和社會教育功能的圖書。
怎樣做父親,這個問題在寶寶到來前恐怕都只能是紙上談兵。德國作家凱斯特•施倫茨自詡超級“奶爸”,他將自己初為人父的迷茫、喜悅,以及和妻子(孕媽)的相處、和寶寶共同成長的經(jīng)歷寫成了一本兼具趣味性和實用性的育兒手記,讀來溫暖且妙趣叢生。?溫暖、幽默、生動的文字?一位德國爸爸炙熱的真愛?一本有溫度的爸爸手記?附有大量漫畫家精心勾勒的趣味插圖
作者凱斯特•施倫茨(Kester Schlenz):德國都市白領,大學研讀語言學和心理學。曾在德國最受歡迎的女性時尚雜志《布里吉特》(Brigitte)負責文化和娛樂部15年,現(xiàn)在德國知名雜志《明星》(Stern)文化部做主編。已婚,育有兩子。著有《肥肚子,怎么辦?》《放輕松兒,爸爸!》十余部為人父的作品,其作品以其輕松幽默的語言風格和恰如其分的內(nèi)心刻畫而廣受讀者喜愛。譯者趙蓉恒:北京大學德語系教授,著名翻譯家。編著過《德語高級教程》。向國外譯介了中篇小說《十八歲進行曲》、《如歌的行板》、茨威格的《富貴夢》和《變形的陶醉》、卡夫卡的《城堡》以及海涅的散文。為《中國大百科全書》《外國文學作品提要》《外國長篇小說名著賞析》等書撰寫條目。德特勒夫•克爾斯騰(Detlef Kersten),知名插畫師,學生雜志《相遇》的主編,并負責雜志《寓教于樂》的設計。師承德國頂尖畫師尤爾根• 施波恩(Jürgen Spohn),出版過大量的卡通插圖、漫畫故事書、童書等,如國內(nèi)引進出版的《孩子們最想知道什么》系列圖書、《鉆石為什么亮晶晶的?》 等。
一、“一個小小的藍圈” ——妊娠測試及其后果
二、“我現(xiàn)在必須嚴肅起來嗎?”——頭幾個月
三、“博克希爾德、貝爾托德、巴爾特”——關于起名字的討論
四、“(沒)有第三者” ——孕期及分娩后的性生活
五、“電視明星”——超聲波、胎兒騷動和一種誤解
六、“主要是健康就行”——產(chǎn)前的各種懼怕心理
七、“訓練呼吸”——準爸爸在孕期培訓班上像個白癡
八、“在家?在救護車上?還是在高科技醫(yī)院?”——最后的決定
九、“我老婆就要爆炸了”——分娩前的最后幾周
十、“大肉蟲子”——分娩
十一、“失去了依靠” ——回家后的頭幾天
十二、“風趣?庸俗?驕傲?” ——出生啟事
十三、“恐怖的醫(yī)院” ——兒童醫(yī)院一瞥
十四、“溫存的魔力” ——身體的接觸和最初的進步
十五、“我們家是不會有這種事的” ——小閃失和最初的疾病
十六、“這家伙按說該會走路了!” ——有關生長曲線的恐懼
十七、“有時我簡直急傻了” ——犯橫撒氣和擔憂害怕
十八、“我們從前可完全不是這樣干的!”——家庭:勸告和要求
十九、“符合孩子需要的家總是臟兮兮、亂糟糟的”——和孩子們一起過日子
二十、“你現(xiàn)在心里只惦記著孩子”——父親和妒忌
二十一、“我們會變成小市民嗎?” ——交際圈的變化和業(yè)余生活
二十二、“我的孩子和我心里的那個孩子” ——憶往昔歲月
二十三、“住旅館的慘敗” ——帶著孩子度假
二十四、“這孩子將來應當有點出息” ——愛和成績壓力之間的關懷和照顧
二十五、“保爾喜歡玩汽車,寶臘喜歡玩娃娃” ——怎樣教育女孩和男孩
二十六、“又懷上了” ——第二個孩子
附 錄:“我丈夫怎樣做父親” ——吉莎撰寫的、從她的視角看問題的一章
小不點兒身上有一種魔力
滿六個星期時,亨利送給我一份厚禮:他第一次沖著我咧嘴笑起來了!我當即高興得手舞足蹈、忘乎所以。他這種無牙的傻笑,著實把我完全俘虜了過去!這是孩子第一次對我作出明確的反應,我把它解釋為:“你好,爸爸,我喜歡你。”不久之后,當吉莎或我俯身看他、和他說話或者在他眼前擺弄一些彩色玩具時,他就越來越多地以沖著我們微笑作為回報。對他這種歪著嘴的憨笑,我們兩個都看得上了癮。又過了一些日子,當我們胳肢他時,他便開始咯咯地笑出聲來,每次給他換尿布和裹被子,都漸漸地變成了一件妙趣橫生的游戲。當他被胳肢到一定程度時,就給我們來一陣特別放肆的哈哈大笑,但這種精彩表演我們不是每次都能“導演”出來的。由于孩子一般要到滿五個月后才開始認生,亨利在頭幾個月里幾乎送給我們所有的朋友都是一個可愛的微笑。這個小東西特別喜歡的是爺爺奶奶、姥爺姥姥,第二就是所有的奶奶和阿姨了。直到今天他還最樂意同我們的女友瑪麗昂和露特表示親昵。只是對那些長著深色頭發(fā)的大個子男人他起初有點害怕。也許是因為他爸爸是個瘦干兒狼,所以他對大塊頭很不習慣吧。就是那些非常討厭小孩兒的人,在亨利那可愛的模樣面前也只能繳械投降。有一次,我的好友馬爾克簡直就是勉為其難、愁眉苦臉地(他嘟囔著:“但愿他別咬我一口!”)抱了亨利一陣,可是小家伙還是照樣沖著他傻笑了半天,這就完全解除了馬爾克的武裝,終于——令我極為驚奇——突然親了一下孩子那胖嘟嘟的小臉蛋!是啊,我說過了:小不點兒身上有一種魔力。當然,有一些人在這種魔力作用下是刀槍不入的。這一點我有過親身體會:有一次我抱著亨利乘坐城鐵去某個地方,路上時間很長,亨利對著坐在我們對面的那個男人使出了渾身解數(shù):他沖著他微笑、發(fā)出咯咯的聲音、伸出手去夠他,又帶著滿臉央求的神情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他。但是那位榆木疙瘩老兄對此完全無動于衷,眼睛一個勁兒瞅著車窗外面,臉上表情木然。也許,我得使出狠勁猛踢這個傻大哥的小腿骨,才能促使他作出一星半點兒反應吧?
同差不多所有的孩子一樣,亨利起初總是很不愿意讓我們晚上哄他睡覺。根據(jù)不少人出的主意,我們通過每天做的一套固定的“睡覺程序”使他逐漸養(yǎng)成習慣,這便是:換尿布、將燈光擰暗、穿上睡衣、給他奶嘴兒、打開玩具鐘。孩子都喜歡整套的程式,這給他們安全感和判斷依據(jù)。但是雖然這樣做了,第一年內(nèi)我們?nèi)匀焕鲜潜仨氃谒拇策呑喈旈L時間他才能睡著。要是過早站起來,他立馬就嚷嚷開了。即使是最最輕手輕腳的偷偷溜走也不行,亨利的感覺極靈敏,什么也瞞不過這小東西。
但我逐漸發(fā)現(xiàn)用唱歌哄孩子入睡是個很好的方法。不過由于我對諸如“睡吧,孩子,睡吧”那一類搖籃曲毫無興趣,便坐在他床旁哼迪倫的歌曲、克里登斯清水復興合唱團的歌謠(如《只要我能看到光明》就很適合孩子聽)以及其他搖滾樂曲。每次我一開始低聲哼唱,他立刻就不作聲了。如果我過早地停下來,他馬上就扭過頭向我投來責備的目光。于是我又趕緊接著往下唱。很久之后我才發(fā)現(xiàn):每逢這種情況出現(xiàn),吉莎都在樓下起居室里笑破了肚皮?上椅茨茏⒁庾龅阶尯嗬煜ひ皇坠潭ǖ母枨,就是說每天晚上都一定要唱某一首曲子。當時我覺得這樣做太膩味了。但是聽一些朋友說孩子很快就能學會“他自己的那首歌”,以后可以輕松地、毫無問題地聯(lián)想起來。也許我該每天都唱唱扎帕的《博比•布朗》吧。這首歌當時他好像特別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