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良、卜卿、梅發(fā)國、王曉璇、鄭堅編*的《防空探測預警系統與技術》內容共分10章,其中:第1 章主要介紹了防空探測預警系統面臨的威脅和主要功能;第2章介紹了防空探測預警系統的發(fā)展階段,指出了每個階段的防空探測預警系統的特點和缺陷,并簡要介紹了美國的“塞其”系統和“分布式通用地面站系統”的組成和功能;第3章介紹了體系結構的概念和開發(fā)過程,討論了防空探測預警系統的應具有的基本特點,著重論述了防空探測預警系統反隱身目標的運作視圖和系統視圖;第4章論述了探測任務的規(guī)劃技術和面向任務的雷達管控技術;第5章論述了防空探測預警系統目標定位和跟蹤技術,介紹了多ESM偵察站目標辯識和定位技術、彈道目標數據處理技術、人工觀察哨數據處理技術以及基于雷達探測數據的PHD方法和 TBD方法等;第6章論述了防空探測預警系統目標識別和態(tài)勢生成技術;第7章介紹了防空探測預警系統電子干擾和抗干擾技術;第8章論述了防空探測預警系統數據融合的評價指標體系和評估方法;第9章介紹了防空探測預警系統的傳感器終端及其技術;第10章介紹了防空探測預警系統的集成與技術,主要有即插即用技術、信息共享技術、面向服務系統集成技術以及面向數據的系統集成技術等。
本書對防空探測預警系統的演變過程、集成技術以及數據處理技術進行了梳理和總結,希望對各類防空探測預警系統的規(guī)劃、論證、設計和開發(fā)提供參考。本書也可作為大專院校相關專業(yè)教學參考。
第1章 引論
1.1 防空探測預警系統面臨的威脅
1.2 防空探測預警系統威脅目標類型
1.2.1 常規(guī)作戰(zhàn)飛機
1.2.2 隱身飛機
1.2.3 電子戰(zhàn)飛機
1.2.4 空天飛機
1.2.5 巡航導彈
1.2.6 戰(zhàn)略戰(zhàn)術彈道導彈
1.2.7 無人機
1.3 防空探測預警系統的主要功能
1.3.1 信息獲取功能
1.3.2 信息傳輸功能
1.3.3 信息處理功能
1.3.4 信息對抗功能
1.3.5 信息保障功能
1.4 防空探測預警系統的組成
1.4.1 各類體制探測單元
1.4.2 各類信息處理單元
1.4.3 支持服務系統
1.4.4 通信基礎設施
參考文獻
第2章 防空探測預警系統發(fā)展情況
2.1 防空探測預警系統的起源
2.2 防空探測預警系統的發(fā)展階段
2.2.1 點式結構階段
2.2.2 星形結構階段
2.2.3 金字塔結構階段
2.2.4 網絡結構階段
2.3 典型防空探測預警系統
2.3.1 美國“賽其”系統
2.3.2 “賽其”系統的功能
2.3.3 “賽其”系統的組成和部署
2.3.4 美軍分布式通用地面站系統
2.3.5 分布式通用地面站系統的組成
2.3.6 分布式通用地面站空軍系統的功能
參考文獻
第3章 防空探測預警系統體系結構
3.1 體系結構概念
3.1.1 體系結構和體系結構框架等概念
3.1.2 體系結構開發(fā)過程
3.2 防空探測預警系統特點
3.2.1 靈活的集成機制
3.2.2 數據交互的扁平化
3.2.3 數據處理的任務化
3.2.4 態(tài)勢生成的規(guī)范化
3.2.5 探測過程的管控化
3.3 防空探測預警系統反隱身運作視圖
3.3.1 運作概念圖
3.3.2 組織關系圖
3.3.3 運作活動圖
3.4 防空探測預警系統反隱身系統視圖
3.4.1 系統接口和通信描述產品
3.4.2 系統功能性描述
參考文獻
第4章 傳感器部署、智能控制和管理技術
4.1 概述
4.2 單雷達探測能力分析
4.2.1 理論威力計算
4.2.2 檢飛威力計算
4.2.3 威力統計
第5章 目標定位和跟蹤技術
第6章 目標識別和態(tài)勢生成技術
第7章 電子干擾和抗干擾技術
第8章 防空探測預警系統信息融合性能評價
第9章 防空探測預警系統傳感器終端技術
第10章 防空探測預警系統集成與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