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在其第一版的基礎上根據時代發(fā)展和網絡文學發(fā)展的情況進行了相應的修訂與更新。主要內容涵蓋了網絡文學概述、中國港臺地區(qū)及海外華語網絡文學、網絡文學網站、網絡文學寫手、網絡出版、網絡小說、網絡詩歌、網絡散文、博客文學和網絡文學語言,較為全面地展示了網絡文學的全貌和發(fā)展情況,能幫助在校學生和廣大感興趣的讀者清楚地了解網絡文學。
再版前言
在第二屆世界互聯(lián)網大會上,一個最火爆的概念就是“萬物互聯(lián)(IOT)”。置身于互聯(lián)網大會現場,無人車、虛擬現實、智能家居、智慧醫(yī)療……這些讓人眼花繚亂的前沿科技已經從科幻電影走向了現實。
所謂“萬物互聯(lián)”,就是指小到手表、眼鏡,大到家用電器、汽車、飛機,凡是你能想象到的東西,都可以成為與網絡相聯(lián)的智能設備。假如你想購買牛奶、飲料,只要在“冰箱貼”上輕輕一點就能完成下單,然后就可以坐等無人機送貨上門;如果你想去看一場游泳比賽,只要戴上“眼鏡”就可以“空降”到游泳館,周圍池水蕩漾、觀眾沸騰,十分逼真;智慧型機器人技術也已成熟,有了龐大的數據庫作支撐,機器人可以成為為消費者答疑解惑的導購,還可以成為陪伴孩子唱歌、跳舞、做游戲的“萌保姆”。
沒有疆界的互聯(lián)網正在給我們的生活賦予神奇能量,作為文學的熱愛者和執(zhí)著的研究者,我們絕對不能忽視這樣一個現實問題:在互聯(lián)網時代,文學是否已經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互聯(lián)網為文學創(chuàng)作者們帶來了什么?我們對文學的接受是否還會停留在“閱讀”和“思維”的層面上?
在“互聯(lián)網+文學”的模式下,網絡文學這個概念應運而生,它既傳承了傳統(tǒng)文學的創(chuàng)作與審美,又注入了互聯(lián)網開放、包容、創(chuàng)新的基因。與傳統(tǒng)文學相比,網絡文學日漸顯現的創(chuàng)作的交互性、閱讀的畫像化以及體驗的虛擬性等特征已將其塑造為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正在引起廣大網民以及評論界的普遍關注。
為了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求,適應廣大文學愛好者、研究者的需要,我們曾在2010年組織編寫了教材《網絡文學》。隨著時間的發(fā)展,有關網絡文學的新的研究成果不斷地涌現,有必要重要修訂該教材。此次再版我們保持了第一版的指導思想,一是力求在教材中反映目前人們對網絡文學認識和理解的程度;二是在編寫中,盡量回避尚存在爭議、還沒有達成共識的內容。
本書的章節(jié)修訂內容如下:
全書的框架上,刪除原博客文學一章,增加社交媒體文學。同時,每一章的內容都有較大的修改。第一章網絡文學的概念,引入了海外網絡文學研究者的最新成果。海外的網絡文學從概念上一開始就是與中國的網絡文學分道揚鑣的。中國網絡文學已形成了紙質文學的網絡化,它更多的是一個新的文學場域概念。而海外網絡文學則更強調技術性,強調文學作品與電子技術的完美結合,是先鋒藝術家的藝術實踐。從這個層面上來說,中國網絡文學作品中不是沒有這樣的成分,但這種技術先鋒性所占的比例和成分實在是太少了,不足以成為中國網絡文學的特點。第二章充實了原有的北美、中國臺灣的網絡文學的發(fā)展情況,增加了中國香港地區(qū)的網絡文學的發(fā)展現狀。第三章網絡文學網站不僅是從新的文學場的角度展開,更將它視為與傳統(tǒng)的出版社相競爭的一個新生事物。網絡文學網站在制度上的靈活性是傳統(tǒng)出版社難以比擬的。但是網絡文學網站在對文學內容的把關,在其社會擔當與責任上則難以與傳統(tǒng)的出版社相比。在網絡文學日益加入文化主流的道路上,必須加強對網絡文學網站的管理。第四章網絡寫手部分增加了很多新的素材,對作為文學上游的生產鏈進行了梳理。第五章網絡出版增加了網絡出版發(fā)展的新動態(tài),國家對網絡文學出版的新管理辦法和規(guī)定對網絡文學發(fā)展的影響。第六章網絡小說則是對第一版的全新的修改。網絡小說是網絡文學發(fā)展中的重頭,是網絡文學產業(yè)的核心內容,本次修訂全方位地透視了網絡小說的發(fā)展概貌。作為文化消費產品,網絡文學小說特別重視消費者的閱讀需求和閱讀偏好,特別是對不同性別受眾的不同的閱讀趣味的迎合,無論是從網站命名還是版面設計,無論是內容取材還是情節(jié)設計,都刻意照顧到受眾的這些特點。根據網絡文學小說呈現出來的特別,此次修訂,特別地用性別視角統(tǒng)領各種小說類型,梳理了各種類型小說的特點。
中國臺灣的網絡文學受歐美影響,呈現出與大陸不一樣的風貌。為了更準確地闡述中國網絡文學的發(fā)展情況,包括中國大陸網絡文學、中國臺灣網絡文學以及中國香港網絡文學,書中統(tǒng)一使用“大陸”以區(qū)分“臺灣”“香港”,以明確中國網絡文學具體地域的發(fā)展情況。特此說明。
參加第二版修訂工作的有四川大學的姜英,西南交通大學的段明輝、唐怡萌、李孟熹。
我們誠懇地期待讀者的批評,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編者
2016年2月
第一章 網絡文學概述 1
第一節(jié) 網絡文學的定義 1
第二節(jié) 網絡文學的特征 5
第三節(jié) 網絡文學的價值 11
思考題 35
第二章 中國港臺地區(qū)及海外華語網絡文學 36
第一節(jié) 華語網絡文學產生的背景 36
第二節(jié) 華語網絡文學在海外的發(fā)展概況 38
第三節(jié) 港臺網絡文學的發(fā)展情況 43
第四節(jié) 海外華語網絡文學的著名作家 51
思考題 55
第三章 網絡文學網站 56
第一節(jié) 網絡文學網站的發(fā)展概況 56
第二節(jié) 文學網站的運營 61
第三節(jié) 文學網站對網絡文學發(fā)展的意義 71
思考題 75
第四章 網絡文學寫手 76
第一節(jié) 網絡文學寫手概述 76
第二節(jié) 我國網絡文學寫手的生存狀態(tài) 78
第三節(jié) 網絡寫手的發(fā)展 87
思考題 92
第五章 網絡出版 93
第一節(jié) 網絡出版概述 93
第二節(jié) 網絡出版與傳統(tǒng)出版的關系 101
第三節(jié) 網絡出版對網絡文學發(fā)展的意義 104
第四節(jié) 網絡出版產業(yè)化 109
第五節(jié) 網絡文學出版規(guī)制 114
思考題 118
第六章 網絡小說 119
第一節(jié) 網絡小說的定義 119
第二節(jié) 網絡小說的形式 130
第三節(jié) 網絡女頻小說 141
第四節(jié) 網絡男頻小說 148
第五節(jié) 無明顯目標性向受眾小說 168
思考題 170
第七章 網絡詩歌 171
第一節(jié) 網絡詩歌定義 171
第二節(jié) 網絡詩歌的特點 175
第三節(jié) 網絡詩歌的審美特性 186
思考題 188
第八章 網絡散文 189
第一節(jié) 網絡散文概述 189
第二節(jié) 網絡散文與傳統(tǒng)散文比較 192
第三節(jié) 網絡散文流派及重要作家 198
思考題 204
第九章 社交媒體文學 205
第一節(jié) 社交媒體文學的興起與發(fā)展 205
第二節(jié) 社交媒體文學的特征和審美性 208
第三節(jié) 社交媒體文學的局限和未來 215
思考題 217
第十章 網絡文學語言 218
第一節(jié) 網絡文學語言概論 218
第二節(jié) 網絡詩歌語言 223
第三節(jié) 網絡小說語言 228
第四節(jié) 網絡文學語言的規(guī)范 232
思考題 235
參考文獻 236
二、創(chuàng)作媒介的數碼性與創(chuàng)作過程的互動性
在網絡時代的背景下,文學的存在方式,文學的功能,文學的創(chuàng)作、傳播、欣賞方式,文學的使用媒介和操作工具,以及文學的價值取向和社會影響力等方面,都發(fā)生了或正在發(fā)生著諸多變異。網絡文學依賴網絡技術。數碼技術產生的電子超文本是一種開放的、活的文本。作為一種精神產品,網絡文學與傳統(tǒng)文學一樣,是人類進行情感交流和生命體驗的一種方式。
網絡文學借助多媒體優(yōu)勢與視覺藝術如影視、圖片、動畫、造型藝術等和聽覺藝術如音樂、音響、對白、朗誦等結合,形成文學與藝術融通,并同時向大眾審美文化貼近,與世俗化、娛樂化,甚至是游戲化握手言歡,憑借高新技術實現“藝術的技術化”或“技術的藝術化”——用電腦程序編制情節(jié)曲折的小說、沖突尖銳的戲劇、語言“陌生化”的詩歌,用特定的創(chuàng)作軟件在電腦上作曲、作畫,用計算機技術在工作室里讓作古的明星復活。在創(chuàng)作網絡文學時,可運用多媒體技術把多種藝術形式融合在一起,達到圖、文、聲、像并茂。詩歌、小說、廣告、戲曲、散文、繪畫、動畫、流行音樂、電影(畫面)、電視等均可相互交融,相互拼湊、剪切、粘貼在同一主頁上,或者建立起從一種藝術樣式到另一種藝術樣式的超文本鏈接。
同時在互聯(lián)網四通八達的背景下,網絡文學具有不同于紙面文學的互動性。作品一貼上來,馬上就有人跟帖。文章好壞,質量高低,馬上就會有評判。讀者就是檢測標準。這和傳統(tǒng)文學創(chuàng)作由作家苦心孤詣地“爬格子”是大相徑庭的;有约扔腥藱C互動,也有作者與讀者的互動。在這里,人機交互是藝術與科技的融合,而網民之間的交互是心靈與心靈的溝通。前者是創(chuàng)作手段的脫胎換骨,后者則體現了“網絡一族”的以網會心。
動態(tài)還表現在作品的不斷修改和完善。網絡的好處是文章發(fā)表之后可以不斷修改,直到完善為止。網絡上的一篇小說、一首詩詞,明天就有可能因為網站主人的修改而發(fā)生變化。在某種意義上,網絡文學作品是永遠創(chuàng)作中的作品,隨時有瀏覽者加以評述、修改、補充,使作品更加優(yōu)美完善。這些評述修改意見可以被附加在文本之后,成為超文本的一個鏈接,也可以由制作者根據瀏覽者的意見對文本加以修改,使文本以新的面貌出現。
動態(tài)和互動好不好?當然是好!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作者三個幫,對提高作者創(chuàng)作水平肯定有利。白居易寫好一首詩,先念給老婆婆聽,說好能聽得懂就可以,若是說不好、聽不懂就再修改,直到完善為止。文不厭改,一遍又一遍地潤色。對于讀者可以對上網文學作品作任意修改的情況,即網絡文學的交互性與作家創(chuàng)作的個性化是否矛盾,多數作家認為,這并不妨礙他們自己的創(chuàng)作。有的作家說,在這一點上不存在任何問題,“因為基本的文本是永遠存在的,經讀者修改過的已不是作家的東西!薄罢100個人讀《紅樓夢》會有100種理解,但這種分歧同樣不妨礙曹雪芹自己創(chuàng)作的小說一樣!眮碜跃W絡上的各種批評、爭鳴對作家不會形成傷害。其實,聽聽讀者的意見,有時候真的會有很大收獲。有些很尖銳的批評,只要對作品有利,就要吸納。正是有那些跟帖,才使得網絡文學的質量不斷提高;有,使網絡文學有了公共性的特征。就是說,你的作品不僅僅是你個人的,一貼到網絡上,就是公共的精神產品,誰都可以說三道四,評頭論足,誰都可以欣賞或下載。當然這個優(yōu)點也往往帶來版權維護的問題。
三、創(chuàng)作方法的多樣性和內容的豐富性
傳統(tǒng)文學的創(chuàng)作方法不外乎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新作家也有借鑒西方各種表現手法的。由于網絡文學是開放的文學,世界各國創(chuàng)造的各種方法,統(tǒng)統(tǒng)被拿來為網絡文學服務。除了傳統(tǒng)文學的現實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等手法外,還借鑒了后現實主義、超現實主義、象征主義、印象派等手法,使網絡文學的表現力更強,更能完成許多較有難度的題材創(chuàng)作。同時,網絡是技術革命的產物,把藝術手段與技術手段結合在一起,共同完成創(chuàng)作任務,是網絡文學獨有的特點。網絡寫作軟件大致可以分為三類,首先,最早應用于寫作的軟件是編輯排版軟件,如WORD、WPS等。其次,寫作軟件還可以特指一些能夠提供豐富寫作素材甚至是能夠自動完成寫作的軟件。假如你想寫一部古代小說,只要輸入筆下人物的性別,選擇性格和氣質,便能輕松獲得此人物的衣著描寫,甚至是對話描寫。該類軟件的制作原理其實是在豐富資源庫的支持下抽離出來所需要的字段,重新排列組合后形成新的文字,甚至可以根據已有的模板生成一個完整的故事梗概,這對于用戶打開思路、開闊視野、增加知識儲備有一定的作用。除此之外,該類軟件還具有樹狀章節(jié)目錄管理、寫作進度管理、資料收集管理、同時編輯草稿和正文、自動校對、近義詞潤色等明顯區(qū)別于傳統(tǒng)編輯排版軟件的功能,對于用戶創(chuàng)作管理動輒上百萬的網絡文學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智能寫作軟件帶來了“抄襲”“代筆”的問題,另一方面,也有觀點認為網絡小說的精髓在故事情節(jié)而非細節(jié)描寫,無論如何,智能寫作軟件在文學創(chuàng)作方面所起的作用還是非常有限的,其歸根到底只是一種寫作工具,只能適當運用而不能過度依賴,純粹的抄襲拼湊也難以造就真正深入人心的網絡文學。最后,還有一種小黑屋寫作軟件,也是流行于網絡作者群體中的寫作軟件之一。其主要特征是幫助用戶排除干擾,強制其必須在自己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規(guī)定的字數。
“文章千古事,寂寞身后聞”,這是中國傳統(tǒng)作家的寫照。而網絡寫手們恐怕誰也不會想到自己的文章要稱為傳世之作,只想寫心路歷程,宣泄感情愉悅身心,目的達到了,今天發(fā)表明天刪除也就無所謂。所以網絡寫手寫文章有很大的隨意性,內容信手拈來,嬉笑怒罵打破了傳統(tǒng)的文章模式。創(chuàng)作方法多種多樣,不拘一格,有問答式的,有提問式的,甚至出現許多過去不成文章的文章,點擊率卻極高,吸引了廣大讀者的眼球。在互聯(lián)網上,經?煽吹皆S多人把已經完成的文學作品進行各種數字化操作,將文學作品改頭換面,隨心所欲地復制、涂抹與刪改,所以有人將網絡文學稱為“涂鴉文學”。同時也應該看到,一些網絡寫手寫完文章后不怎么修改,文句是否通順,錯別字有無,全然不顧,自然文章就低劣,需要寫手們進一步完善提高。
逐漸走向商業(yè)化的網絡文學也在深刻影響著其自身的創(chuàng)作。各家文學網站紛紛推出VIP制度,想要讓自己的作品被更多人看到必須要與網站簽約,想要簽約則必須具備一定的“商業(yè)價值”,這就讓那些純粹以興趣為導向的創(chuàng)作者也不得不踏上商業(yè)化道路。首先是題材、情節(jié)的雷同,為了能夠獲得更好的收益,網絡文學創(chuàng)作者往往會追逐“熱題材”,男頻多為“玄幻”“修真”等,女頻則是“總裁”“穿越”。其次是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完全屈服于市場利益,例如必須在開篇制造激烈沖突,從而吸引和留住讀者;過分追求情節(jié)轉折放棄精雕細琢詞句;訂閱高則盡可能拉長作品的長度,100萬字只是起步,上千萬字也屢見不鮮,訂閱差則會“砍文”;甚至是為了迎合讀者在故事情節(jié)上打“情色”“暴力”的擦邊球。最后是為了收益而保持超快的更新速度,在犧牲質量的同時也嚴重透支著創(chuàng)作者的身體。另外,有網絡作者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將網絡文學內容生產真正演變?yōu)榱魉模式,采用團隊分工合作的方法進行網絡文學創(chuàng)作,由此也帶來了一些問題。
傳統(tǒng)文學是單一的文學藝術,即語言藝術。作者通過語言塑造人物形象,通過語言表情達意。而網絡文學是一種交融性的綜合藝術。計算機技術使信息的物理性從模擬信號變?yōu)閿底中盘,存儲形式同時發(fā)生改變,比起傳統(tǒng)文學那種單一文本來,藝術感染力增強了!由單文本轉為超文本是網絡文學的一個突出特點。以往,讀者、研究者面對的是某一個單一的文本,而進入因特網后,藝術的組織形式發(fā)生了變化,不再僅僅是一篇文章或一本書的形式,而是一個“超文本”。其中的某些字、詞、符號、短語或圖像起著“熱鏈路”的作用,顯示在屏幕上,其字體或顏色發(fā)生變化,或者還有下劃線,以區(qū)別于一般正文。當用鼠標器的光標移至該字詞或圖像時,光標的形狀由箭頭變成手的形狀,點擊鼠標,屏幕顯示主頁會跳到鏈接的新內容上,亦即鏈接到另一個文本。這樣,超文本成為文本之間相互鏈接所形成的文本網絡。
從閱讀來看,閱讀傳統(tǒng)文學作品時,順著句子、章節(jié)、段落,從一頁翻到下一頁,一個情節(jié)到下一情節(jié),一個故事進入下一故事,這是一個不可逆的線性閱讀過程;而網絡文學作品,瀏覽時往往可以鏈接到相關主題、情節(jié)、故事,類似于電影畫面蒙太奇式的切換,導演是瀏覽者本人。傳統(tǒng)文學是一種“只讀藝術”,只可被動觀看,空間上有一定距離,網絡藝術是一種“可讀寫藝術”,空間上的距離縮短為不到1米,一旦操起鼠標進行修改、反饋,距離消失為零。
網絡文學的變革,帶來文學的新面貌。受眾的大眾化,使文學有了更廣泛的讀者;文學的娛樂性在網絡文學中體現得更充分;文學的審美性實現了生活化,審美不再是批評家的專利,群眾從文學中學會審美,然后運用到生活里,出現了生活審美化,表現在家庭生活和處世藝術等方面,都有了文學色彩;文學的商業(yè)化,各種網絡稿件交易中心、約稿之家等,都是為文學走向市場服務的,文學作品質量的優(yōu)劣,通過交易也可看得出來,文學的價值更好地得到實現。從文學樣式來看,網絡文學出現了許多新樣式,如小說接力、散文詩接力、詩歌跟帖賽等,與手機短信文學等新的樣式也實現了對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