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船舶力學>叢書:空化機理》共八章:概論、空化核、空化初生機理、空化發(fā)展機理、渦空化機理、空蝕機理、空化相似與空化比尺效應、空化機理與工程應用。從某種意義上講,前七章是為第八章鋪墊和服務的,而第八章并沒有詳細展開,只是將方向和方法點到為止,讀者可以從前七章中找到進一步的闡述�!�<現(xiàn)代船舶力學>叢書:空化機理》中沒有煩瑣的數(shù)學推導,重點在于講概念、講思路、講方法,把很大的空間留給讀者自己去發(fā)揮。書中有一些內(nèi)容是作者們的研究成果,有的還是從未正式發(fā)表過的。凡是引用他人的數(shù)據(jù)和資料的,書中都標明了出處。
潘森森,1941年出生,1962年復旦大學物理系物理專業(yè)畢業(yè),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退休研究員。長期從事與空化相關(guān)的試驗、研究、教育、工程及開發(fā)工作。
彭曉星,1963年出生,1984年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流體力學專業(yè)畢業(yè),1987年中國艦船研究院碩士.2004年香港科技大學博士,現(xiàn)為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第一章 概論
1.1 空化現(xiàn)象
1.1.1 歷史回顧
1.1.2 空化外貌
1.1.3 空化是禍也是福
1.2 空化概念
1.2.1 空化與沸騰
1.2.2 空化的內(nèi)涵
1.2.3 空化的定義
1.3 空化相似參數(shù)
1.3.1 空化數(shù)的定義
1.3.2 空化數(shù)的作用
1.3.3 空化數(shù)的缺陷
1.4 空化研究方法
1.4.1 空化自身的特征
1.4.2 空化的試驗模擬
1.4.3 空化的數(shù)值模擬
參考文獻
第二章 空化核
2.1 空化核的提出與氣核悖理
2.1.1 空化核、氣核
2.1.2 空化核模型
2.1.3 運動平衡與“氣核悖理”
2.2 氣核的慣性生長
2.2.1 Rayleigh-Plesset(R-P)方程
2.2.2 氣核的生長、潰滅與回彈
2.3 氣核的質(zhì)量輸運生長
2.3.1 穿過泡壁的質(zhì)量運輸方程
2.3.2 分子擴散解和對流擴散解
2.4 氣核沿其運動軌跡的生長
2.4.1 Johnson-Hsieh(J-H)方程
2.4.2 篩核效應
2.5 空化核譜
2.5.1 空化核譜比較
2.5.2 氣核密度分布函數(shù)
2.5.3 由氣核譜函數(shù)派生的幾個推論
2.6 空化核群模擬與氣核播種
2.6.1 空化核群模擬
2.6.2 氣核播種
2.7 以液體抗拉強度作為空化的介質(zhì)參量
參考文獻
第三章 空化初生機理
3.1 空化初生要素分析
3.2 空化初生的黏性效應
3.2.1 邊界層流態(tài)特征與空化初生的關(guān)系
3.2.2 巨大的壓力脈動
3.2.3 人為改變空化初生狀態(tài)
3.2.4 黏性流動與空化初生關(guān)系
3.3 空化初生的物面效應
3.3.1 不平整表面
3.3.2 孤立型粗糙對空化初生的影響
3.3.3 均布型粗糙對空化初生的影響
3.3.4 粗糙表面的空化初生
3.4 空化初生的介質(zhì)效應
3.4.1 空化的介質(zhì)參量
3.4.2 介質(zhì)因素與壓力場因素的相互作用
3.5 空化初生的預報方法
3.5.1 泡動力學預報方法
3.5.2 壓力場預報方法
3.5.3 模糊預報方法
3.6 空化的模糊預報
3.6.1 模糊空化系統(tǒng)
3.6.2 空化核群的隨機模擬
……
第四章 空化發(fā)展機理
第五章 渦空化機理
第六章 空蝕機理
第七章 空化相似與空化比尺效應
第八章 空化機理與工程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