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龍一生信奉“為政以德”“仁者愛人”的儒家思想,又信奉因果報應、行善積福的佛道觀念,總結出獨特的“天理良心”格言。在二十多年的官場生涯中,他過的是一種類似出家修行的清苦生活。布衣蔬食,淡薄自甘,平生的物質(zhì)享受,大概只有每晚的一壺老酒而已。
他從不貪取一絲半縷的不義之財,反而經(jīng)常捐出俸銀,用于賑災濟貧等慈善公益事務。當入不敷出、捉襟見肘之時,他經(jīng)常典當衣物騾馬,以糠粥青菜勉強度日。后世流傳了他大量的清廉傳奇。
于成龍乃百官之楷模,被清圣祖康熙皇帝譽為“天下廉吏*一”。他的廉潔之名堪比包公、海瑞,卻遠在他們之上。他為官二十余載,主食卻以粗糠、青菜為食,人稱“于糠粥”“于青菜”。
他雖為舉人,然卻有進士之才。于成龍不僅是位清官,而且還是位多才多藝的才子,工書法,擅長詩詞寫作,且功力嫻熟。
王振川,男,1968年生于山西萬榮縣東孝原村。現(xiàn)供職于運城市廣播電視臺。山西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運城市作家協(xié)會理事。著有《吏事千秋》《天理良心》《龍爭虎斗中國史?五代十國傳奇》《龍爭虎斗中國史?宋朝傳奇》《于成龍本傳》等。
第一章 于成龍傳略
第二章 廉能于成龍
第一節(jié) 副貢求官逢離亂 中年出仕艱難
第二節(jié) 清廉知縣成名吏 破敗羅城改舊觀
第三節(jié) 同知不厭糠粥味 太守能當十萬兵
第四節(jié) 救苦解冤八閩地 安民治吏兩司官
第五節(jié) 直隸巡撫行新政 清官沐皇恩
第六節(jié) 督江寧積毀銷骨 辭塵世動地感天
第七節(jié) 人去后政聲猶在 清廉風萬古長存
第三章 于成龍箴言
《廉能第一于成龍》:
最后在官吏考核中被舉為“卓異”,成為清初官場上一位基層“名吏”。后人評價說,于成龍“一生得力在羅城”,正是異常艱苦的羅城環(huán)境,造就了于成龍的卓絕品格。
大病消磨了英雄氣于成龍一行六人,在稷山縣告別了武祗通,繼續(xù)沿驛路南行。長途跋涉,鞍馬勞頓,氣候變化,水土不服,這一路果然走得十分辛苦。走到號稱“湘西南門戶”,即今永州市政府所在地的冷水灘時,眼看就要進入兩廣地面了,于成龍卻身染重病,痛苦不堪。
這是他出仕途中的第一場大磨難。
仆人們在冷水灘求醫(yī)問藥自然不必說了,于成龍的病體卻沒有好轉跡象。他是個倔強的人,不愿意耽誤行程,就拖著病體,繼續(xù)往前走。離了冷水灘,很快就進入廣西省。當時廣西省會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府,于成龍要到那里拜見廣西巡撫和其他省級官員,辦理報到手續(xù),并確定自己的任所。他拖著病體去報到,布政使、按察使等長官們看見他的樣子,都咋舌不已。長官們便奉勸于成龍不要急著赴任,就在條件較好的桂林城里暫住一些時日,把病養(yǎng)好了再說。
于成龍生性倔強,謝絕了長官們的好意,執(zhí)意要帶病赴任。長官們只好隨他的意,把他分配到柳州府羅城縣。在廣西省里頭,羅城縣屬于極偏遠極惡劣的地方,順治十六年(1659年)才納入清朝版圖,派了兩任知縣,死了一個,跑了一個,現(xiàn)在縣里頭還是無政府狀態(tài)。這個分配對于成龍來說,無疑又是一次沉重打擊。他后來回憶說:“抱疴之人,至是膽落。往日豪氣,何從得來?”本來他就是仗著一點英雄豪氣,才硬著頭皮來廣西上任的。老天爺好像在故意刁難他:“你不是有豪氣嗎?到羅城去試試豪氣!”這一通“殺威棒”,打得于成龍心驚膽寒,但事情還沒有完。于成龍辦完省里的手續(xù),繼續(xù)趕路,前往管轄羅城縣的柳州府,那里是唐朝時候山西老鄉(xiāng)柳宗元曾經(jīng)擔任過刺史的地方。
于成龍有一道上任手續(xù)要在柳州辦。柳州盛產(chǎn)好棺材,民間一向有“生在蘇州,穿在杭州,吃在廣州,死在柳州”的俗語。趕往柳州的路上,于成龍病情加重,幾乎到了死亡的邊緣,好像就是奔著柳州的棺材去的。但他被病痛折磨了好久,卻又活過來了。用于成龍自己的話說是因為“苦孽未盡不速死”,他把生病理解為前世惡業(yè)的報應,因為惡業(yè)太多,報應未完,所以不能馬上就死。這種觀念,也許帶給他很多精神安慰。到達柳州后,他的病情有了好轉。
羅城縣遍地荒草在柳州辦理完赴任手續(xù),接下來就要趕往目的地羅城縣了。這種偏遠地區(qū),官方修建的驛道驛站不太完善,于成龍一行人只能憑著大概的方向,一邊走一邊問,越走越艱難。進入融縣地面,聽說融縣的沙鞏與羅城接壤,于是又找路趕到沙鞏。到了沙鞏,仍是無路可循,不知道羅城在什么方向。
這時候,于成龍遇見一位“許鄉(xiāng)老”。于成龍向許鄉(xiāng)老仔細盤問,方才知道對面的大山就是羅城縣境。主仆六人費盡力氣爬上山頂,向羅城境內(nèi)眺望。這一剎那,倔強的于成龍徹底后悔了。王吉人的忠告忽然涌上了心頭,再也揮之不去。
羅城縣境內(nèi)大小山巒起伏林立,看上去像營陣一樣。滿目都是茂密的蒿草,看不見人行的道路。用于成龍自己的話說是:“山如劍排,水如湯沸。”主仆六人應該是放聲大哭了一場吧。于成龍在《治羅自紀》中寫道:“哀哉!此何地也!胡為乎來哉?悔無及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