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人海雜言
下卷·荊天叢筆
總而言之:女子死了丈夫,便守著,或者死掉;遇了強暴,便死掉;將這類人物,稱贊一通,世道人心便好,中國便得救了。大意只是如此。
康有為借重皇帝的虛名,靈學家全靠著鬼話。這表彰節(jié)烈,卻是全權都在人民,大有漸進自力之意了。然而我仍有幾個疑問,須得提出。還要據我的意見,給他解答。我又認定這節(jié)烈救世說,是多數國民的意思;主張的人,只是喉舌。雖然是他發(fā)聲,卻和四支五官神經內臟,都有關系。所以我這疑問和解答,便是提出于這群多數國民之前。
首先的疑問是:不節(jié)烈(中國稱不守節(jié)作“失節(jié)”,不烈卻并無成語,所以只能合稱他“不節(jié)烈”)的女子如何害了國家?照現(xiàn)在的情形,“國將不國”,自不消說:喪盡良心的事故,層出不窮;刀兵盜賊水旱饑荒,又接連而起。但此等現(xiàn)象,只是不講新道德新學問的緣故,行為思想,全鈔舊帳;所以種種黑暗,競和古代的亂世仿佛,況且政界軍界學界商界等等里面,全是男人,并無不節(jié)烈的女子夾雜在內。也未必是有權力的男子,因為受了他們蠱惑,這才喪了良心,放手作惡。至于水旱饑荒,便是專拜龍神,迎大王,濫伐森林,不修水利的禍祟,沒有新知識的結果;更與女子無關。只有刀兵盜賊,往往造出許多不節(jié)烈的婦女。但也是兵盜在先,不節(jié)烈在后,并非因為他們不節(jié)烈了,才將刀兵盜賊招來。
其次的疑問是:何以救世的責任,全在女子?照著舊派說起來,女子是“陰類”,是主內的,是男子的附屬品。然則治世救國,正須責成陽類,全仗外子,偏勞主體。決不能將一個絕大題目,都閣在陰類肩上。倘依新說,則男女平等,義務略同?v令該擔責任,也只得分擔。其余的一半男子,都該各盡義務。
不特須除去強暴,還應發(fā)揮他自己的美德。不能?繎蛣衽樱闼惚M了天職。
其次的疑問是:表彰之后,有何效果?據節(jié)烈為本,將所有活著的女子,分類起來,大約不外三種:一種是已經守節(jié),應該表彰的人(烈者非死不可,所以除出);一種是不節(jié)烈的人;一種是尚未出嫁,或丈夫還在,又未遇見強暴,節(jié)烈與否未可知的人。第一種已經很好,正蒙表彰,不必說了。第二種已經不好,中國從來不許懺悔,女子做事一錯,補過無及,只好任其羞殺,也不值得說了。最要緊的,只在第三種,現(xiàn)在一經感化,他們便都打定主意道:“倘若將來丈夫死了,決不再嫁;遇著強暴,趕緊自裁!”試問如此立意,與中國男子做主的世道人心,有何關系?這個緣故,已在上文說明。更有附帶的疑問是:節(jié)烈的人,既經表彰,自是品格最高。但圣賢雖人人可學,此事卻有所不能。假如第三種的人,雖然立志極高,萬一丈夫長壽,天下太平,他便只好飲恨吞聲,做一世次等的人物。
以上是單依舊日的常識,略加研究,便已發(fā)見了許多矛盾。若略帶二十世紀氣息,便又有兩層:一問節(jié)烈是否道德?道德這事,必須普遍,人人應做,人人能行,又于自他兩利,才有存在的價值。
現(xiàn)在所謂節(jié)烈,不特除開男子,絕不相干;就是女子,也不能全體都遇著這名譽的機會。所以決不能認為道德,當作法式。上回《新青年》登出的《貞操論》里,已經說過理由。不過貞是丈夫還在,節(jié)是男子已死的區(qū)別,道理卻可類推。只有烈的一件事,尤為奇怪、還須略加研究。
照上文的節(jié)烈分類法看來,烈的第一種,其實也只是守節(jié),不過生死不同。因為道德家分類,根據全在死活,所以歸人烈類。性質全異的,便是第二種。
這類人不過一個弱者(現(xiàn)在的情形,女子還是弱者),突然遇著男性的暴徒,父兄丈夫力不能救,左鄰右舍也不幫忙,于是他就死了;或者競受了辱,仍然死了;或者終于沒有死。久而久之,父兄丈夫鄰舍,夾著文人學士以及道德家,便漸漸聚集,既不羞自己怯弱無能,也不提暴徒如何懲辦,只是七口八嘴,議論他死了沒有?受污沒有?死了如何好,活著如何不好。于是造出了許多光榮的烈女,和許多被人口誅筆伐的不烈女。只要平心一想,便覺不像人間應有的事情,何況說是道德。
二問多妻主義的男子,有無表彰節(jié)烈的資格?替以前的道德家說話,一定是理應表彰。因為凡是男子,便有點與眾不同,社會上只配有他的意思。一面又靠著陰陽內外的古典,在女子面前逞能。然而一到現(xiàn)在,人類的眼里,不免見到光明,曉得陰陽內外之說,荒謬絕倫;就令如此,也證不出陽比陰尊貴,外比內崇高的道理。況且社會國家,又非單是男子造成。
所以只好相信真理,說是一律平等。既然平等,男女便都有一律應守的契約。男子決不能將自己不守的事,向女子特別要求。若是買賣欺騙貢獻的婚姻,則要求生時的貞操,尚且毫無理由。何況多妻主義的男子,來表彰女子的節(jié)烈。
以上,疑問和解答都完了。理由如此支離,何以直到現(xiàn)今,居然還能存在?要對付這問題,須先看節(jié)烈這事,何以發(fā)生,何以通行,何以不生改革的緣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