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的歐洲,也曾有一群年輕人,懷揣熾熱的革命理想,義無反顧地投身這個動蕩的世界,用自己的燃燒去換取歷史的進步,尋求光明的意義。
從德國黑森林“驚世駭俗”的“毛圣經”粉絲,到青年干部學院里單純青澀的學員;從覆滅的理想國度里的失意者,到媒體世界里創(chuàng)造收視率奇跡的領軍人物;佳杰思在他的自傳體小說《我的憤青歲月》里,以犀利生動且不乏幽默的筆觸向我們展現(xiàn)了他所經歷的風云變幻的三十年。佳杰思的敘述,顛覆了對那段歷史的刻板解讀。
一本令人忍俊不禁的書!《再見,列寧》已經描繪了成為昨日黃花的東德。而佳杰思從一個浪跡東方的西德人的獨特視角,講出他塵封多年的東德記憶。
——德國《明鏡》周刊
佳杰思的傳記讓人重溫民族和青春的記憶。
——《嘹望東方》周刊
佳杰思,作為一名中國問題專家,他的這部自傳體小說,想象力奇特,藝術水準高超,奄洞穿事物本質的才能,把國家歷史命運與個人的命運描寫得入骨三分。
——虹影
Adrian自g經歷非常神奇,幾乎是一個中國右派子弟的德國版。任何社會都排斥異己分子,而最后,人性還是能夠戰(zhàn)勝偏見的。
——洪晃
“憤青”貌似是當下中國的一個標簽,其實,作為一種思維和行為方式,憤青可以出現(xiàn)在任何社會、任何階段,或左或右的立場。佳杰思先生的自傳為我們提供了一面寶貴的鏡子。他的經歷跨度之大、戲劇性之強、見證的歷史時刻之多,用一句俗套來說,完全可以是一部大片的素材。但更有價值的是,它映照出我們的曾經、我們的如今,還有,萬變中的不變。
——周黎明
中文版序
黑森林里鬧革命
愛的禁區(qū)
自動步槍與平鴿
人在莫斯科
潛入紅燈區(qū)的探子
長鼻子老外在上海
中國特色的“小資”
后記
黑森林里鬧革命
在我的家鄉(xiāng)——布雷施高地區(qū)的斯陶芬,我一度曾是個驚世駭俗的人物。那時,我最要好同學的父親成天騎著自行車在我家門前巡邏,為的是不讓他兒子和我碰面。我對這個老家伙很是反感,他憑什么這么對我?說到底,我只是個手無縛雞之力之力的小毛頭,連混混都算不上。我一不偷、二不搶,成績優(yōu)異,留著一頭按當時的標準來說中規(guī)中矩的短發(fā),更別說沾過大_麻之類的東西。在性的方面我也非常保守,嚴格地說,我還沒和任何姑娘上過床——最多不過就是在一輛房車后面吻過莫妮卡,也就是酒商威斯勒的女兒。為這我老媽還拿地毯拍子把我狠狠揍了一通。
我從一個膽小如鼠的局外人變成全城上下婦孺皆知的叛逆者,和我生活中的很多東西一樣,是從一本書開始的——一本可以塞到牛仔褲屁兜里的小紅書。這本書的名字叫《毛澤東語錄》,在西方國家,人們把它稱作“毛圣經”。我是在我父親的書架里發(fā)現(xiàn)這本書的,他是一位自由攝影師。1933年以前他曾是德國共青團的成員,之后他雖然遠離政治,卻因為唾棄納粹而在二戰(zhàn)即將結束前不久被作為叛逃分子缺席審判,定為死罪。正因為這個原因,再加上他又生性溫和,所以對左翼思想和“毛圣經”都抱有一種寬容態(tài)度。
十二歲的時候,當同齡人忙著踢球或是和女同學搭訕的時候,我總是在學校的小操場上埋頭啃讀“毛圣經”。只要一看到我捧著“毛圣經”蹲在我們浮士德文理中學大禮堂里的時候,同學就罵我“赤豬佬”。對我友好一些的,則叫我
“紅耗子”。后來的幾年里,我們學校里的“紅耗子”越來越多,而我成了他們的頭頭。我們一起為低年級組織罷課,還通過斗爭在當?shù)亟ㄆ鹆艘粋青年活動中心;我們散發(fā)反對核導彈的傳單,在計劃修建懷爾核電站的工地上示威游行。
我母親的娘家姓叫茨威富爾,這個詞在德語里恰好是“懷疑”的意思。當年,身為空姐的她和我的父親在飛機上一見鐘情。我的母親,無論根據國籍還是信仰都屬于不折不扣的瑞士人,所以她對我所熱衷的活動自然也就嗤之以鼻!澳阏媸撬啦换诟陌!”她一面在我們家的樓梯上“哐哐哐”地上上下下,一面氣急敗壞地大聲抱怨。我的妹妹烏拉,多年后成了一位功成名就的芭蕾舞演員和編導,當時她每天都要去上舞蹈課。“我們家的孩子個個都中了魔怔,”她對鄰居抱怨道,“女兒是芭蕾舞,兒子呢?——共產主義!”
在我與“毛圣經”結緣的第六個年頭,還有幾個月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