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的心理世界》一書作者米蘭妮?于賓-蓋特是法國兒童心理學家,長期在產(chǎn)科醫(yī)院從事研究工作。她結合自己多年臨床實踐和心理學最新研究成果,以簡潔的方式和科學的視角,系統(tǒng)地分析了人們對于嬰幼兒養(yǎng)育的一些普遍看法,如喂養(yǎng)方式、睡覺姿勢、環(huán)境的影響、安撫奶嘴的利弊等,為新手父母解除了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惑。
很多觀點和想法,且不論其正確與否,隨著時間的推移,往往就成了一種定論。
時代的變遷,人和物與環(huán)境都在演變,科技的進步更是顛覆著人類的生活方式,那么面對無數(shù)的定論,我們是否有勇氣去重新審視,做一次智慧追尋之旅呢?
【我社相關圖書】
《俗見新解 譯叢》—《嬰兒的心理世界》《兒童心理學》《心理治療》《抑郁癥》《黑手黨》
前 言
“從嬰兒學到育嬰常識”
歷史上嬰兒的地位
“母愛是一種新出現(xiàn)的情感”
“孩子天性善良”
“學著做母親”
“生育只能是件幸福事”
嬰幼兒的能力
“出生時寶寶看不見”
“初生嬰兒什么都能聽懂”
“寶寶知道媽媽的感受”
“寶寶很聰明”
“寶寶們長得都一樣”
母親的照管
“最好的方法是母乳喂養(yǎng)”
“應該放手讓寶寶哭個夠”
“吮吸安撫奶嘴是一種不好的習慣”
“人們有區(qū)別地對待男孩和女孩”
“身體接觸在母親-嬰兒關系的基礎”
嬰幼兒與環(huán)境
“母親與孩子之間的關系是獨有的、優(yōu)先的”
“如果我孩子入托,他將更善于社交”
“要激勵自己的孩子”
“孩子需要一個心愛物來安慰”
結 語
“嬰幼兒的成長是普遍的”
Bébé
來自英語單詞baby,在19世紀后半葉與另一個外來詞nurse一起流行于上層社會,最開始是指十歲以下的幼兒。孩子(法文為enfant)一詞在西方中世紀時專指剛出生的小男孩或小女孩,后指年輕的貴族男子,很快它的詞義擴展,覆蓋了從出生到青少年期的這整個年齡階段。新生兒(法文為Nouveau-né)一詞從七世紀開始使用,而(吃奶)嬰兒(法文為nourrisson)和嬰兒(法文為poupon)直到16世紀才出現(xiàn)。當時新生兒(nourrisson)僅指被哺乳中的孩子,而和嬰兒(poupon)用來俗稱搖籃中的孩子。此后,nouveau-né和nourrisson在醫(yī)學上均被使用,來區(qū)分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nouveau-né小于28天,也可以稱之為初生嬰兒或未滿月的嬰兒,nourrisson涵蓋的年齡段是一個月到兩歲。Bébé沒有取代以上任何一個詞語,也不是它們的同義詞。令人吃驚的是,使用如此廣泛和特殊的一個詞,居然如此之晚才填補法語的空白。如今,bébé一詞隨處可見,可見人們對于嬰幼兒的關注已經(jīng)到了何等程度。
“寶寶知道媽媽的感受”
人們一直強調(diào),對于寶寶的感受,
媽媽有敏銳的感受力。
然而他們是否知道,
寶寶感受媽媽心情的程度呢?
嬰兒剛出生后,媽媽對寶寶說的主要都是表述愛意的話語。隨著嬰兒逐漸長大,話語主要用來傳遞信息,但在最初的幾個月里,親子交流主要還是情感交流。當媽媽對寶寶講話時,所建立起的交流模式距離語言本身甚遠。在這種被稱為“次語言”
的交流模式下,相對話語交流而言,母子間更多的是情感方面的交流。
然而,對于胎兒洞察母親情緒的能力的科學研究,至今還是空白。有一些在懷孕期間受過刺激的母親認為,她們的寶寶在當時感受到了媽媽的情緒,擔心這可能會影響孩子日后的成長。我們今天仍無法證實這個猜測,但是注意到這種想法不約而同的存在于各種文化之中。例如,印度的傳統(tǒng)醫(yī)學就認為孕婦的情緒、行為和思想會對胚胎產(chǎn)生影響。
達爾文是最早對嬰兒情緒進行研究的科學家之一。他強調(diào),自我表達能力和識別情感能力具有普遍性。初生嬰兒具有喜悅、難過、驚奇、恐懼、憤怒和厭惡這六種“天生”的情緒反應,他身邊的人可以識別到,嬰兒自己也能從別人身上識別出來。嬰幼兒通過姿勢和身體的曲張來表達情緒,抱著他的人能很快察覺出來。同樣,嬰兒對母親通過姿勢、運動和抱孩子的方式所表達出的情緒也很敏感。一個情緒緊張的母親懷抱寶寶的方式不會與心態(tài)平靜的母親一樣,她當時的情緒狀態(tài)也隨之傳遞給了孩子。
對他人情緒反應的敏感性和反應力在發(fā)育過程中不斷演變。在生命的最初階段,憑借與生俱來的心理機制,嬰兒可以近乎本能地理解他人的情緒反應。七到九月齡時,嬰兒有意識地分享與各種事件和物體相關的經(jīng)驗,分享身邊人的情緒反應。這種變化可以說是嬰兒能將自己與母親相區(qū)別的結果。此時,在嬰兒心理上出現(xiàn)了一個根本性的變化:他察覺出和別人也可以擁有或者創(chuàng)造出與自己一樣的心理狀態(tài)。至此,對嬰兒而言,與他人分享一種感言,一種情況成為了可能之事。
從這一年齡階段起,可以辨明嬰兒通過哪些方法去感受他人的情緒。
所有這些方法中,情感協(xié)調(diào)這種實驗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這種經(jīng)驗不是簡單的模仿別人的情緒狀態(tài),而是用另外一種形式傳遞出來。舉例而言:一個九月齡的嬰兒坐在媽媽對面,手持玩具由高至低搖晃,顯得比較有興趣和開心。他媽媽觀察到之后,開始跟隨著寶寶運動的節(jié)奏,從上至下?lián)u晃腦袋。
在嬰兒六個月之前,母親往往有大量的模仿行為,幾乎都采用了和嬰兒一樣的運動模式。通過模仿行為,寶寶發(fā)現(xiàn)媽媽理解了他的行為,但是此時并不能產(chǎn)生一種情感上的交流。為了讓寶寶能夠分享情感,父母必須學會從寶寶行為中讀懂他的情緒狀態(tài),然后行為表現(xiàn)出和寶寶一致,而不一味的去模仿,進而讓寶寶明白父母的行為與自己最初的情緒有一定關聯(lián)。
情感協(xié)調(diào)并不僅僅只是他人對嬰兒內(nèi)心狀態(tài)的一種“反射”,它更能說明他人感受并且分享了這種狀態(tài)。
將近一周歲時,嬰兒開始尋找身邊人表達感情的方式。當遇到判斷不準的情景時,他非常積極地參照成人的反應。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社會參照”。例如,在實驗中給嬰兒看一個不常見的刺激物,比如,一個嘟嘟作響的閃光機器人玩具向孩子靠近,后者看著媽媽。如果媽媽對著機器人微笑,孩子則也一樣。更常見的例子,當小孩摔倒在地,他首先看周圍人的反應,并沒有開始大哭。在大部分情況下,如果他發(fā)現(xiàn)沒有人注意到他摔跤,他就安靜地接著玩。
當母親和嬰兒之間情感交流重要性被發(fā)現(xiàn)之際,情感互動這個概念就誕生了。媽媽發(fā)覺自己表達感情有困難時(如患有抑郁癥的媽媽),孩子也會受到影響!盁o表情的面孔”(英文是:still
face,法文是:visage
impassible)這項實驗突出了情感互動的重要性:三個月大的嬰兒,放松的坐在媽媽對面。媽媽開始與寶寶在游戲,隨后停止游戲,面無表情三分鐘。在嬰兒身上我們觀察到了什么?他在試圖用眼神、微笑和手勢重新建立起交流。如果媽媽置之不理,他就退出互動,滿臉憂慮地大哭起來。如果媽媽繼續(xù)游戲,寶寶稍事停頓之后,重新開始與媽媽互動交流。
心理學家推測,“無表情的面孔”中的情景再現(xiàn)了抑郁癥母親的真實經(jīng)歷?梢,對母親們情緒上出現(xiàn)的問題做好預防工作,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