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jīng)>雖語言精練、文字不多,但真正讀懂并非易事,它縱橫天地,老道思辨,沒有相當?shù)闹R和閱歷,恐怕只能理解其話語表層,而難得其精髓實質(zhì)。因此作者為大家分別作了 句釋 和譯文,使讀者能明白文字背后的基本含義。最精彩的部分當屬品析。作者一生閱歷豐富,歷經(jīng)數(shù)十載,研習《道德經(jīng)》,探其玄理,悟其奧義,終于著成本書,對《道德經(jīng)》的宏奧哲理、高超智慧和博大精深的思想作了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的闡釋。他用從實際生活中參透的道教義理來注釋《道德經(jīng)》,并給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和規(guī)勸.
以今之視角重讀經(jīng)典,明其要義,取其精髓,為我所用。
目 錄 第一章 玄妙之道
第二章 無為之圣
第三章 去欲安民
第四章 沖而不盈
第五章 持虛守中
第六章 谷神不死
第七章 天地無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
第九章 功成身退
第十章 營魄抱一
第十一章 無之為用
第十二章 為腹戒目
第十三章 貴愛天下
第十四章 執(zhí)古御今
第十五章 善道不盈
第十六章 致虛守靜
第十七章 悠行貴言
第十八章 道廢德倫
第十九章 見素抱樸
第二十章 俗招我昏
第二十一章 孔德從道
第二十二章 曲全枉直
第二十三章 自然希言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重根靜君
第二十七章 善行無跡
第二十八章 大制不割
第二十九章 天下神器
第三十章 物壯則老
第三十一章 兵者不祥
第三十二章 道常無名
第三十三章 自知者明
第三十四章 大道之大
第三十
第一,在世界觀或哲學層面上,老子主張,“無”是世界的本源和本質(zhì),
萬物皆無,一切來源于無,因此,實現(xiàn)“無為”、“無知”、“無欲”,實際
上是對人本源的一種回歸,是人的本質(zhì)的體現(xiàn),是人之為人的根本要求。這實
質(zhì)上是對現(xiàn)實世界和現(xiàn)實存在的一種理論否定和顛覆。
第二,從社會文化和生活哲學上看,老子認為,當時的社會矛盾和動蕩,
人生的痛苦和迷茫及種種不良社會現(xiàn)象的存在,皆源于人的智慧和欲望,特別
是當時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和社會文化,如對智賢的崇尚、對仁義的提倡、對欲
利的鼓勵等,這是造成社會紛爭、人心混亂的根本原因。因此,要實現(xiàn)由亂到
治,必須從根本上清除現(xiàn)實文化對人的一切污染和侵蝕,甚至棄絕一切智慧和
欲望,使人們的心靈重新回歸無知無欲的本源狀態(tài),讓人們在原始簡樸生活中
享受自然的本我生活過程。
第三,從社會管理和政治哲學角度看,老子認為,當時天下大亂、社會不
治,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統(tǒng)治者過于有為,虛偽狡詐,追名逐利,甚至是胡
作非為,另一個原因是被統(tǒng)治者受統(tǒng)治者的教化污染,人心不古,為盜行賊,
貪欲弄巧。因此,最簡單、最徹底、最有效的解決方案,就是實行禁欲主義和
愚民政策。統(tǒng)治者要淡泊名利,實行無為而治,老百姓要無知無欲,回歸自然
生活,全社會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絕圣棄智,絕仁棄義,絕巧
棄利,如此,則社會太平,天下大治。
很明顯,老子的理論充滿了“反動”色彩。這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
是對當時社會的“反動”,他對當時社會各種病態(tài)現(xiàn)象的分析和批判,充滿深
刻的辯證法思想和戰(zhàn)斗精神,這是它的真理性和積極意義之所在;二是對社會
發(fā)展規(guī)律的“反動”,他由對人類欲望和智慧負面作用的批判,進而對其采取
徹底否定的態(tài)度,忽視乃至無視欲望和智慧在人的發(fā)展和社會進步中的本質(zhì)和
動力作用,希望用禁欲主義和愚民政策使社會重新回歸其所謂理想的自然原始
狀態(tài),完全違背了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在實際中也是根本行不通的,這是它
的謬誤和消極作用之所在。正如我在前章所講,他對當時社會存在的種種社會
問題,看對了病,卻開錯了藥。他的這種理論不僅不能解決當時的社會問題,
大道無垠
109
而且對其理論中其他積極因素的發(fā)揮產(chǎn)生了較大的抑制作用,致使他的理論在
中國社會發(fā)展中始終難于從正面發(fā)揮主導作用,而常常只是作為潛文化在暗中
發(fā)揮影響。更可悲的是,他的這種理論,開創(chuàng)了中國愚民政治文化之先河,對
后世產(chǎn)生了極壞的影響。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實踐充分證明,愚民政策是一種十分
可惡而愚蠢的政治選擇,它實際上成了后來各種專制政治的得力幫兇,無形中
轉(zhuǎn)化為麻痹民眾毒害社會的一種精神鴉片。
【原文】
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
賊無有。此三者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
學無憂。
【句釋】
絕圣棄智,民利百倍——斷絕聰明,擯棄智慧,人民會得到百倍的好處。
圣:聰明。
智:智慧。
絕仁棄義,民復孝慈——斷絕仁愛,擯棄義禮,人民會復歸孝慈。
復:恢復,復歸。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斷絕機巧,擯棄私利,盜賊自然會消失。
巧:奸詐,機巧。
利:私利。
此三者為文不足——僅以上述三條(絕圣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作
為治國之道是不夠的。
此三者:指上述所言“絕圣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帛書本
為“以三言”,省是。
為文:為,作為,當作。文,法令條文,泛指文道,文治之道。
不足:不足以治理天下。
故令有所屬——所以必須讓老百姓的思想有所歸屬。
令:命令百姓,讓百姓做什么。
見素抱樸——外表單純,內(nèi)心質(zhì)樸。
110 智
慧
的
維
度
——《
道
德
經(jīng)
》
品
悟
素:沒有雜色的絲,白色,引申為單純。
樸:未經(jīng)雕刻的木材,引申為質(zhì)樸。
見:同“現(xiàn)”,顯現(xiàn)、顯示。
抱:抱持。
少私寡欲——減少私心、淡薄欲望。
絕學無憂——不去學習那些投機取巧、虛偽奸詐的東西,使心靈保持在無
所憂慮的境界。
學:指當時社會所提供的各種思想、學問。老子認為,正是這些“圣智”
之學,使人泯滅了純樸自然的天性,必須徹底拋棄這些“學問”,才能重新回
歸本性,重新回到無憂無慮的生活狀態(tài)。
有的版本將此句列在下章開頭。
【譯文】
斷絕聰明,擯棄智慧,人民會得到百倍的好處。斷絕仁愛,擯棄義禮,
人民會復歸孝慈。斷絕機巧,擯棄私利,盜賊自然會消失。僅以上述三條作為
治國之道是不夠的,還必須讓老百姓的思想有所歸屬:外表單純,內(nèi)心質(zhì)樸;
減少私心、淡薄欲望;不去學習那些投機取巧、虛偽奸詐的東西,使心靈保持
在無所憂慮的境界。
【品析】
本章在邏輯上是與前兩章相接承的,其核心是圍繞實行無為而治在制度和
政策層面完善其政治理論或治國理念,為實現(xiàn)其政治理想重塑社會文化,重建
社會基礎(chǔ)。為此,老子從正反兩個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張。
第一,從否定的角度,實行“三絕三棄”,從根本上鏟除或消滅現(xiàn)有文化
1.絕圣棄智。就是要徹底地拋棄現(xiàn)實社會中的一切圣智之學,以及各種
崇智尚賢的制度和政策,消除人們希望通過智慧或心計獲取利益的念頭和可
能,進而消除社會競爭,使人們安于自然的生活狀態(tài),如此,就可以消除社會
紛爭,使人民過上和平安寧的生活,老百姓會因此獲利百倍。
大道無垠
111
2.絕仁棄義。老子認為,“大道廢,有仁義”“六親不和,有孝慈”,
各種社會矛盾和家庭矛盾的產(chǎn)生,是由于統(tǒng)治者廢棄“大道”、使社會陷入混
亂的結(jié)果。因此,欲使社會、家庭重歸正常的倫理之道,必須徹底拋棄所謂的
“仁義”、“孝慈”等虛偽的道德說教,用“道”的理念教育和管理社會,讓
人們按照自然法則自由自在地生活,不用講仁義道德,老百姓自然會行善積
德,家庭自然會父慈子孝。
3.絕巧棄利。所謂“巧”,意為心術(shù)、機巧,泛指人們利用心智去獲取
個人利益的各種意念和技巧。所謂“利”,意為私利、貪欲,按老子本意,是
指各種不當?shù)睦嬉。老子認為,正是由于當時社會對利益和智慧的推崇,
誘發(fā)了人們貪得無厭的欲望和投機取巧的心理,致使人們紛紛采取種種不正當
的心術(shù)、智巧,去謀取不正當利益,進而導致了盜賊蜂起,社會不寧。因此,
必須從根本上消除人們的貪私意識和投機心理及與此相關(guān)的各種社會文化和制
度,才能使人心重歸自然、使社會重回安寧,進而實現(xiàn)“天下無賊”。
但是,老子認為,僅僅做到上述三點,是不夠的,還必須從建設的角
度,使人們的心靈有所歸屬,為此,他也從正面闡述了他的主張。
第二,從建設的角度,推行“三種”理念,重塑人的心靈歸屬
1.見素抱樸。所謂“見素”,就是要使人們的外在表現(xiàn)和行為,像沒有
染色的絲織一樣,潔白、單純。所謂“抱樸”,就是要使人們的內(nèi)心或內(nèi)在品
質(zhì),像沒有雕琢的原木一樣,純真、質(zhì)樸。合而言之,就是要使人們從外到內(nèi)
表里合一,全面回歸自然,達到并保持原始純真的狀態(tài)。在老子的觀念,這本
是人原有的、本質(zhì)的狀態(tài),所謂“令有所屬”,就是要讓人們重新回歸這樣的
狀態(tài)。
2.少私寡欲。所謂“少私”,就是減少私心;所謂“寡欲”,就是淡薄
欲望。老子認為,正是人的私心和欲望,污染人的原本樸素的心靈,因此要達
到見素抱樸,必須要少私寡欲,這是見素抱樸的內(nèi)在要求,也是實現(xiàn)心靈回歸
的必由之路。
112 智
慧
的
維
度
——《
道
德
經(jīng)
》
品
悟
3.絕學無憂。所謂“學”,是指當時社會所提供的各種思想、學問。老
子認為,正是這些“圣智”之學,使人泯滅了純樸自然的天性,學會了虛偽狡
詐、追名逐利,時時為欲利所擾,處處為爭紛所困,結(jié)果心神不定,生活不
寧。因此,必須徹底拋棄這些“學問”,不去學習那些投機取巧、虛偽奸詐的
東西,重新回歸自然原始的生活,重新回到無憂無慮的狀態(tài)。
從三者關(guān)系上看,見素抱樸,是核心,是根本,是目的。而少私寡欲、
絕學無憂則是手段,是途徑,是方式。老子希望通過推行這三種理念,使人
們的心靈重新找到歸屬,進而達到天下大治,實現(xiàn)無為而治的理想。
本章集中體現(xiàn)了老子“反圣智”的智慧觀、“反仁義”的道德觀和“反欲
利”的利益觀,他的愚民思想、非道德主義和禁欲主義的色彩是十分明顯的。
但是,老子在《道德經(jīng)》的不同章節(jié)中,有關(guān)對“圣”、“智”、“仁”、
“義”、“私”、“利”等概念和觀念的表述,其角度、語境、含義和意義是
有很大區(qū)別的,對有關(guān)現(xiàn)象和對象的態(tài)度和評價也是時有不同的,有時甚至是
相互矛盾的。因此,正確理解老子的這些觀點,需要前后對比,全面分析,整
體把握。
如:老子對“圣”、“智”的表述和評價!兜赖陆(jīng)》中多處使用“圣
人”、“智者”概念,如第三章所講“圣人之治”,第七章所講“圣人后其身
而身先”,第三十三章所講“知人者智”,這里的這些“圣”、“智”都是褒
義詞,他對“圣”、“智”的評價和態(tài)度是充分肯定的。但本章所講“絕圣棄
智”,其用詞則是貶義的,其態(tài)度和評價完全是否定的。因此,在老子的觀念
中,實際上有兩種“圣”兩種“智”。第一種“圣”、“智”,是如他所描述
的那些在對道、對自然法則正確理解和自覺遵守基礎(chǔ)上所反映出、體現(xiàn)出的人
的聰明和智慧,這種“圣”、“智”,對保持人性的自然本質(zhì)和人們的自然
生活狀態(tài)是具有維護和促進意義的,因此,也是他所肯定和提倡的。第二種
“圣”、“智”,亦如他所批判的,是那些違反道、違反自然法則,并將人性
和人的生活引上虛偽、貪戀之路的所謂的機巧、知識、學問等,正是這些所謂
的智慧,擾亂了人的心靈,使人和社會走上了歧途,因此也是他竭力揭露并主
大道無垠
113
張徹底根除的。但是,老子的主旨思想是自然無為,主張人們回歸最自然簡樸
的生活狀態(tài),因此,從根本上講,他所提倡的“圣”、“智”,除對自然之道
的體會和修煉之外,是排除一切知識和學習的。所以,將他的思想歸結(jié)為愚民
思想是不過分的,只不過在老子看來,這不叫愚民,這叫智民。
又如:老子對“私”、“利”的表述和評價。《道德經(jīng)》中也多處用到
“私”、“利”兩字,但其語境、角度、含義及意義也是有差別的,老子對
其的態(tài)度和評價,也是有褒有貶的。如第七章所講“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
私”,本章所講“少私寡欲”,其中,“無私”、“少私”之私,指的是人的
不正當利益和需求,因此,才要“無私”和“少私”。而“成其私”之私,指
的是個人的正當利益和需求,因此,可以“成其私”。又如第八章所講“水
善利萬物而不爭”,本章所講“絕圣棄智,民利百倍”,這里的“利”意為
“利它”和“利民”,因此,這是老子所肯定和提倡的。但本章又講“絕巧棄
利”,這個“利”意指“私利”和“不正當?shù)睦妗被颉巴ㄟ^不正當手段獲得
的利益”,因此,是老子所否定并極力主張擯棄的。所以,在老子的觀念中,
也是有兩種“私”和“利”的。第一種“私”、“利”,是指與人的自然本
性和自然生活相適應的個人的正當利益和需求,而且這種“私”、“利”及
其主觀取向是“利他”的,這是老子所肯定甚至是提倡的。第二種“私”、
“利”,是指超出或違背人的自然本性和自然生活的個人的不正當?shù)睦婧托?br>求,而且這種“私”、“利”及其主觀取向是“利我”的,這是老子所否定并
主張徹底根除的。但是,老子所肯定的“私”、“利”,也僅僅是限于自然生
活狀態(tài)下的最簡單的生活需求,因此,說他是禁欲主義者,也是不過分的。只
不過在老子看來,這不叫禁欲,而是人人應當追求和享有的、正常的生活,是
一種理想的、無憂的、快樂的生活。這正是老子的價值觀。
114 智
慧
的
維
度
——《
道
德
經(jīng)
》
品
悟
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