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田玉(總第15輯)》力求更快地反映當代玉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更多地傳遞和田玉歷史文化、收藏創(chuàng)作和賞析方面的專業(yè)知識,更全面地展現和田玉產業(yè)與當代玉雕藝術發(fā)展的風貌。
池:人們都知道蘇州玉雕作品的古典。我們看到了部分玉雕名家的古典主義作品,在欣賞這些古雅別致的作品時,看到的是一件又一件中國傳統(tǒng)的寶物。我們仿佛在穿越千年的歲月時空,呼吸遠古文明的滄桑氣息。這些作品的古典元素中又有許多現代美的靈動。這種新古典主義的作品并非拘泥于古人,而是用新的創(chuàng)意整合傳統(tǒng)玉器的造型與治玉方式。
陳:如何在已有深刻烙印的傳統(tǒng)玉雕題材中做出“現代美”,這個問題考驗的不僅僅是玉雕家,可以交出答卷的還有兩類人,一是文人雅士,一是藏家玩家。前者這個族群曾經對蘇州手工藝的發(fā)展產生過持續(xù)的重要影響,甚至很多文人雅士本身就掌握了某些手工技藝,如竹雕和篆刻,他們與玉雕藝人的交流與指導,對玉雕審美品位的提升功不可沒。另一方面,什么樣的消費者培育出什么樣的市場,消費需求的變化與走向,最終都會體現在具體的作品之上。因此說“古韻今風”的設計理念是要求藝者能做到“走進去,打出來”,在全面掌握、了解傳統(tǒng)玉器造型、寓意、工藝等信息的基礎上,消化吸收,轉換融匯,在玉器形、神兩個層面上,與古人與經典保持著“似與不似”的呼應。
池:蘇州玉雕的古雅集禮器之精粹,融易經之風神。我們看到,當代蘇州名家們獨具匠心地將古代神器“琮、璧、圭、璜”及神獸“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巧妙地表現于當今作品。“琮”為萬流歸宗,“璧”是必定天下,“圭”為一歸大統(tǒng),“璜”為至高無上。而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則是傳統(tǒng)風水文化中代表四方朝貢、天下祥和之象征。所以,當代蘇州玉雕崇尚經典、精仿古器的特征十分明顯。當然,他們在古典元素的重組中融入了豐富的文化內涵。
陳:事實上,直到今天,有很多不同文化期玉器上的紋飾仍然是未解之謎,考古學家、歷史研究者、文化學者都試圖解讀那些神秘線條與圖案背后的“密碼”。如果我們能回到現場想象一下,某件精細的滿工良渚玉琮極有可能耗費一位玉工一生的時光,那么我們今天面對大量可供施藝的玉料和題材時,就更應該沉得住氣,靜得下心,扎穩(wěn)根基,從初級的模仿到中級的研讀到最終的超越,一步步地走下去。琮、璧、圭、璜等形制的玉器,是中國上古時期人們宇宙觀和哲學觀的物化體現,今天它們重回當代蘇州玉雕的視野,并被藝人們施以巧妙的變化,且深受藏家青睞,正是這種宏大文化基因作用于代代國人的具體證明。
池:蘇州文化底蘊深厚,藝人手巧工細、內心細膩。獨特的江南風情與人文氣氛構成了情趣獨特的生活風向。這種良性的城市特質給當代蘇州玉人諸多創(chuàng)作靈感。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作品將詩書畫印融入和田美玉的天然皮色巧雕之中,顯得生動自然,別有創(chuàng)意。這也是他們在詮釋玉人對生活的感受和對生命的感悟。
陳:首個將詩書畫印移植到玉器作品上的,是明代玉雕大師陸子岡,今天我們協(xié)會注冊擁有的“陸子岡”商標,也可以說是我們向一代宗師的致敬與禮贊。蘇州位于長江之畔,太湖之濱,優(yōu)越的資源條件與區(qū)位優(yōu)勢,使這座城市在明清之際的數百年間成為中國的文化和經濟中心。由“明四家”開啟的吳門畫派、吳門書道,把蘇州帶到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制高點,有此深厚的文化資源,蘇州玉雕得其滋養(yǎng)是水到渠成之事。把詩書畫印濃縮于咫尺之間的玉牌之上,令人首先深思的還不僅僅是陸子岡的巧工技藝,對今天而言最有借鑒意義和價值的仍然是陸子岡的創(chuàng)新意識。這種意識對于玉雕從業(yè)者而言才是最寶貴的財富。
……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