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聚集了數以千萬計的外來工(農民工),他們的生存狀況如何,令世人關注。從2000年以來,作者劉林平及其研究團隊對此做了多次大規(guī)模的問卷調查和深度訪談,積累了大量資料,并濃縮寫作出《權益、關系與制度:十年(2001-2011)勞工研究》的十多篇論文。這些文章力圖從社會學的新制度主義視角和社會網絡視角來透視工資、超時加班、勞動合同、精神健康、群體性事件等現象,并與長三角進行對比研究,得出了一些新的結論。十年辛勞,終成《權益、關系與制度:十年(2001-2011)勞工研究》。
《權益、關系與制度:十年(2001-2011)勞工研究》里所收集的文章是2000年之后作者劉林平在《中國社會科學》、《社會學研究》等刊物陸續(xù)發(fā)表的。這些文章力圖從社會學的新制度主義視角和社會網絡視角來透視工資、超時加班、勞動合同、精神健康、群體性事件等現象,并與長三角進行對比研究,得出了一些新的結論。
劉林平,1959年生,湖南平江人。1982年1月畢業(yè)于湘潭大學哲學系,獲哲學學士學位;1986年畢業(yè)于南開大學社會學系,獲法學碩士學位,F為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組織社會學和農民工問題。在《中國社會科學》、《社會學研究》等刊物上發(fā)表論文多篇,主要著作有《關系、社會資本和社會轉型——深圳“平江村”研究》。
外來人群體中的關系運用
——以深圳“平江村”為個案
企業(yè)性質、政府缺位、集體協(xié)商與外來女工的權益保障
二元性、半合法性、松散性和農民工問題
企業(yè)的社會資本:概念反思和測量途徑
——兼評邊燕杰、丘海雄的《企業(yè)的社會資本及其功效》
制度短缺與勞工短缺
——“民工荒”問題研究
農民工工資:人力資本、社會資本、企業(yè)制度還是社會環(huán)境?
——珠江三角洲農民工工資的決定模型
交往與態(tài)度:城市居民眼中的農民工
——對廣州市民的問卷調查
網絡的差異性和求職效果
——農民工利用關系求職的效果研究
行為趨同與去污名化
——賣淫行為的“合法性”獲得研究
制度合法性壓力與勞動合同簽訂
——對珠三角農民工勞動合同的定量研究
農民的效益觀與農民工的行動邏輯
——對農民工超時加班的意愿與目的分析
勞動權益與精神健康
——基于對長三角和珠三角外來工的問卷調查
勞動權益的地區(qū)差異
——基于對珠三角和長三角外來工的問卷調查
勞資矛盾的升級與轉化
——對潮州古巷事件與增城新塘事件的思考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