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德育論》立足于我國學校規(guī)訓式德育工作造成道德教育“祛魅”,學生德育主體地位喪失等問題的思考,并遵循學校教育合目的性與規(guī)律性統(tǒng)一建構的基本原則,試圖將“詩意”概念引入道德教育,在合理借鑒中國歷史上“詩教”成果的基礎上,依托民族特定的語言形式和美感形態(tài),力圖挖掘德育的詩意美,讓青少年從小就得到詩意熏陶,蘊蓄人生激情,堅定人文信念。
馮鐵山,1966年11月生,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區(qū)人,教育學教授,教育學博士,碩士生導師,寧波大學榮華學者;中國倫理學會德育專業(yè)委員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廣東中山紀中三鑫雙語學校實驗基地常務顧問。十余年一直致力于“新詩教”實驗、詩意語文、詩意德育以及詩意教師形象塑造等系列課題研究,在《教育研究》、《思想戰(zhàn)線》、《課程·教材·教法》、《語文建設》等權威期刊和核心期刊發(fā)表第一作者論文5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2部、主編教材3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全國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各1項,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課題、省市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5項,獲得省市級科研成果獎勵10余項。
導論
第一節(jié) 對學校德育“詩意”問題的發(fā)問
一 富有民族特色的詩書教化傳統(tǒng)怎么傳承
二 規(guī)訓式“祛魅”的德育如何“返魅”
三 德育是否存在“詩意”的形態(tài)
第二節(jié) 研究背景和研究綜述
一 馨園學校研究地點的選擇
二 詩意棲居者與導引者的角色說明
三 已有研究的綜述
第三節(jié) 研究的意義
一 有助于接續(xù)中華民族詩書教化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二 有助于復活新感性的教育價值
三 有助于建設富有民族特色的德育理論
四 有助于調整德育的實踐著力點
第四節(jié)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 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五節(jié) 研究的主要發(fā)現(xiàn)與創(chuàng)新之處
主要發(fā)現(xiàn)
創(chuàng)新之處
第六節(jié) 研究的不足之處與后續(xù)研究需努力的方向
第一章 學校詩意德育問題的抉擇與實驗的基本過程
第一節(jié) 咸淡水、榕樹與咸淡水文化
一 馨園學校的人文背景、地理環(huán)境
二 馨園學校的校園風貌
第二節(jié) 馨園學校德育“問題”的凸顯
一 馨園學校發(fā)展的三個階段
二 詩意德育“問題”的抉擇
第三節(jié) 詩意德育的價值判斷
一 精神相遇的活動
二 德育實效性的思考
三 詩意文化的價值判斷
第四節(jié) 詩意德育的價值訴求
一 詩意精神培育的德育目標
二 詩意生命棲居的師生關系
三 詩意生命互助的德育過程
四 積極人格激揚的德育評價
第五節(jié) 詩意德育實驗的基本過程
一 “新詩教實驗”的前期探索
二 “詩意教師培養(yǎng)”的發(fā)展研究
三 “詩意德育實驗”的深化研究
第二章 “詩意”的內涵與“詩意”德育溯源
第一節(jié) 關于“詩意”的各種“成見”
一 非理性的代名詞
二 應然存在的理想夢境
三 不可認知的神秘感覺
四 抒情和浪漫結合的詩篇
五 形象化語言表達的意境
第二節(jié) “詩意”的詞源學詮釋
一 漢語語境里詞源學的詮釋
二 英語語境里詞源學的詮釋
第三節(jié) “詩意”內涵的語用學詮釋
一 詩學的語用學分析
二 日常生活的語用學分析
……
第三章 詩意德育的研究起點及其基本內涵
第四章 德育的詩意本質與德育的言語實踐本體
第五章 詩意言說的導引與詩意德育內容的構建
第六章 學校詩意德育的發(fā)生機制與基本效應
余論:詩意德育引領詩意人生
參考文獻
附錄
后記
二 有助于復活新感性的教育價值
馬爾庫塞根據(jù)資本主義重規(guī)訓、壓抑的特點,分析人類的救贖之路在于通過審美道德去提升感性生命的質量。他把富有藝術的、審美特質的感性命名為新感性。所謂“新感性,表現(xiàn)著生命本能對攻擊性和罪惡的超升,它將在社會范圍內孕育出充滿生命的需求,以消除不公正和苦難;它將構織‘生活標準’向更高水平進化”①。新感性是對純粹理性的否定,意味著人的發(fā)展可以通過藝術的、審美的途徑去實現(xiàn)自由與幸福、感性與理性在更高的階段和諧共榮,變純粹理性的單維人為多維立體的健康人。詩意德育尊重學生,尤其是中小學學生,具有“詩人”般新感性的事實,力圖恢復教育對象德育的主體性與德性發(fā)展的主動性,縮短德育與生活的距離,尤其極力避免“單維人”②發(fā)展的弊端,還原學生存在應有的文化狀態(tài);以培育詩意精神與積極人格和諧發(fā)展為目標,以他們的“原初創(chuàng)造力”③為基點;通過詩意言說的方式,讓他們對周圍的世界保持旺盛的想象力,具有誠摯的情感,保持獨立個性,保持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充滿幻想,充滿熱情,懷著詩意般的生活態(tài)度等,謀求個人與他人、個人與自然、個人與社會關系的協(xié)調與和諧。這樣,他們即使身處逆境,也能夠張揚好勝的風帆;他們在看待歷史、當下乃至未來由于文化、經(jīng)濟、政治等差異導致的人際關系危機的時候,也能夠養(yǎng)成不同地區(qū)、不同民族、不同階層的人以同體共生、和諧共榮的詩意意識,自覺鍛造辨識與防止人類社會種族歧視、恐怖和仇殺而導致社會生態(tài)危機的詩意智慧,并以飽滿的熱情全身心投入到求知、做事之中去,主動超越“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利益主義”等外在物質層面的束縛,成為一個新感性與理性和諧發(fā)展的整體人、詩意人。
三 有助于建設富有民族特色的德育理論
本書以“詩意”作為中介解讀德育的本質屬性以及言語實踐本體存在等理論問題,既有來自傳統(tǒng)文化的理論支持,也有來自德育對象自身的范疇支持,自然有助于對富有民族特色的德育理論的梳理與建構。首先,從中介性的最基本要求看,詩意作為一種修飾方式,具有啟迪、溝通、融合、凝聚等功能。無論是處理與其他德育模式的邊界,還是融合詩學、哲學、德育學等學科的共性,均能自然地實現(xiàn)不同語域的邏輯整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