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知識讀本》是在傳播中華五千年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養(yǎng)的大型知識讀本。
《中國古代武將壯士:一代兵圣韓信》為叢書之一,介紹了一代兵圣韓信傳奇的一生。
《中國古代武將壯士:一代兵圣韓信》中優(yōu)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tài)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點點滴滴的文化知識仿佛顆顆繁星,組成了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的天穹。能為弘揚中華五千年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增強(qiáng)各民族團(tuán)結(jié)、構(gòu)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盡一份綿薄之力。
韓信(約前231-前196),淮陰(今江蘇淮安)人,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杰出的軍事家,“漢初三杰”之一。曾先后為齊王、楚王,后貶為淮陰侯。為漢朝的天下立下赫赫功勞,但后來卻遭到劉邦的疑忌,最后被安上謀反的罪名而遭處死。韓信是中國軍事思想“謀戰(zhàn)”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為“兵仙”、“戰(zhàn)神”。“王侯將相”韓信一人全任!皣繜o雙”、“功高無二,略不世出”是楚漢之時人們對其的評價。
一、君本輕狂 奈何受辱
二、登壇拜將 壯志初展
三、明修暗度 還定三秦
四、力挽狂瀾 奇兵破魏
五、背水列陣 鏖戰(zhàn)井陘
六、虛心求教 以威降燕
七、以水截兵 大破聯(lián)軍
八、胸存大義 笑棄三分
九、攻心為上 平楚滅羽
十、兔死狗烹 英雄遺恨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蘄縣大澤鄉(xiāng)(今安徽省宿縣東南)起義后,在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的項梁和項羽叔侄也殺掉了會稽郡的朝廷命官,起兵反秦。正所謂亂世出英雄,在這個烽煙并起的年代,秦朝的統(tǒng)治走向衰敗,而年輕的韓信開始登上歷史的舞臺,走向自己的戎馬歲月。
韓信最初投奔到項氏營中,做卜個無足輕重的小官。項梁陣亡后,韓信歸到項羽的部下,任主更值宿衛(wèi)的郎中。這對于滿腹韜略兵法的韓信來說,根本無法展示其領(lǐng)兵征戰(zhàn)的特長。加之項羽的多疑與剛愎自用,使得韓信多次向項羽出謀獻(xiàn)策,都沒有得到重視和采納,因而郁郁不得志。
在韓信隨同項羽的大軍到達(dá)關(guān)中之后,正值項羽分封諸侯之時,韓信仍得不到項羽重用,于是在漢王入漢中時偷偷離開楚軍大營,投奔了漢王劉邦的部將夏侯嬰。夏侯嬰曾做過滕縣縣令,因而人們都敬稱他為滕公。韓信原想可以在滕公的帳下有一番作為,可滕公忌諱韓信是由項羽那里“逃走”的“叛將”,所以只是給他一個“連敖”職務(wù),不過是個負(fù)責(zé)接待官吏的小官而已。這樣,韓信的才干就又被壓制了。
接連的不受重用,仿佛將寶劍置于地下,使之蒙塵。韓信感到命運的殘酷作弄,每日醉酒,又回到當(dāng)初那個備受鄉(xiāng)里鄙夷的狂放少年。由于韓信的放蕩不羈,加之始終得不到信任和重用,空負(fù)了一身本領(lǐng)。這一日他恰逢酒醉,便對周圍的幾個人說道:“主公不賢,寶劍蒙塵!碑(dāng)時周圍人也附和起來。有人將這件事報告給滕公,滕公恐軍心不穩(wěn),就命人將韓信及其他十三個人抓了起來,依軍法處斬刑。前面和他觸犯同樣軍法的十三個人均已行刑問斬,最后輪到韓信時,韓信抬頭仰視,正好看見滕公,便大聲說道:“漢王不想成就奪取天下的大業(yè)嗎?為什么斬殺壯士!”這是韓信的一腔肺腑之言,就如同那掩埋地下許久的寶劍,出世的一刻放出了萬丈光芒。滕公聞聽韓信出言不凡,又見他相貌威武,便釋放了韓信,免他一死。滕公與韓信交談,問及兵書戰(zhàn)理,韓信都能應(yīng)對自如,并且表達(dá)自己獨特的見解,可謂活學(xué)活用。這樣就使得滕公十分賞識他,并把這一情況向漢王匯報,漢王任命韓信為治粟都尉,負(fù)責(zé)管理全軍的糧餉。對于韓信這是一次晉升的機(jī)會,不僅沒有被處死反倒得到提拔?身n信卻并沒有沾沾自喜,因為他知道自己的才能有多大,發(fā)誓要做出一番事業(yè)的男兒又怎肯拘于一個處理后勤事務(wù)的職位呢?為此韓信開始尋找機(jī)會,以前在項羽處直言進(jìn)諫、出謀劃策的經(jīng)驗告訴他,為人君主多少都會有些獨斷,自己的貿(mào)然自薦只會帶來尷尬,將自己置于不利的地位,而在此期間如果能找到一個深得大王信任的大臣舉薦,那么成功的機(jī)率就會大大提升。一番計劃思量后,他想到了一個人,而就是這個人影響了韓信的一生。他就是蕭何,“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個成語說的就是蕭何與韓信之間的故事。
韓信任治粟都尉后,有機(jī)會多次同蕭何促膝長談,他被蕭何認(rèn)為是位難得的軍事奇才。蕭何多次向漢王推薦其人,但漢王先前就聽說韓信的狂放性格,并且知道他曾被市井無賴當(dāng)街戲耍,所以敷衍蕭何。久而久之,韓信發(fā)現(xiàn)還是得不到漢王的重用和賞識,而治粟都尉一職,又不是他施展軍事才能的崗位。想來想去,決定不辭而別,去尋找他可以施展抱負(fù)的地方。一天夜里,月明星稀,韓信悄悄收拾好行裝,騎馬離開了漢營。韓信連夜逃離漢營的消息讓蕭何知道了’他跨上馬背就去追趕韓信,一則“蕭何月下追韓信”的動人故事也就由此發(fā)端了。
先交代一下“蕭何月下追韓信”的背景。當(dāng)時正是漢王劉邦帶領(lǐng)屬下一干人等趕回封國,走在南鄭的路上。由于當(dāng)時項羽勢力最大,且忌諱劉邦最先入主咸陽,所以處處對劉邦進(jìn)行壓制。雖說封劉邦為漢王,并賜予其封國土地,但實際上在其封國周邊鄰國布下許多精銳部隊,以牽制劉邦勢力發(fā)展。在這一路上,劉邦很多的部下都預(yù)感到事態(tài)不妙、危機(jī)四伏,悄悄地逃走了。而蕭何追趕韓信卻因為事態(tài)緊急并沒有事先告知劉邦,這時有人在漢王劉邦面前說道:“丞相蕭何逃跑了!”這下可嚇壞了劉邦。要知道蕭何是治國能臣,他在劉邦攻陷咸陽進(jìn)人城中之前,就告誡劉邦不要貪圖王都里的財富與美色,而要盡量搜集典籍地圖,以備今后與其他諸侯王作戰(zhàn)時取得先機(jī)。并且還讓漢王士兵不得騷擾城中百姓,違者立斬?恐┫嗍捄蔚慕ㄗh,劉邦才得以收攏天下民心,為今后作戰(zhàn)提供了后勤保障。這么重要的蕭何一走,劉邦就如同斷了手足一般,又急又怒。
交代完漢王劉邦那邊的情況,下面就讓我們看看蕭何是如何把韓信追回來的吧。蕭何本是文臣,布衣輕裝,按說無論如何也追趕不上勇武的韓信,可也許自有天意安排,一條名為寒溪的河流阻止了韓信的前行。入夜十允蕭何趕到寒溪河邊,看到一個牽馬的青年正在找尋過河之路。寒溪得名于其水之冰寒刺骨之意。蕭何立即下馬奔向韓信。韓信見來者是丞相蕭何,就知道了他的來意是勸自己回去,可自己是私自離開漢營,和逃跑無異,再者說得不到漢王的信任和重用,就算回去不被問罪也并非自己所愿,所以韓信便先對蕭何說明自己是不會回去的,以探虛實。蕭何不愧有知人善任之名,他猜到了韓信心中所想,于是開始對韓信分析利弊。蕭何說:“你這一走,天下人就會把你看做是左右搖擺的小人,不可能再有君王會任用你,你的抱負(fù)就不可能實現(xiàn);如果你相信我,我愿意以身家性命作保,舉薦你為大將軍,如果你怕回到漢營會因逃跑而受處罰,那大可不必。漢王是不會追究你逃跑這件事的,你因漢王不重用而離開,且離開后又能知返,不能算是大的過錯,漢王是會諒解你的。”此時看到蕭何以丞相之身追來,并吐露肺腑之言,韓信終于被打動了。蕭何為劉邦得到了武將韓信,韓信也看到了蕭何的胸懷,這是英雄間的心心相惜,傳為后世的美談。“蕭何月下追韓信”也成為對人才挽留、慧眼識珠的經(jīng)典成語流傳至今。
蕭何追回了韓信,先一步覲見漢王。劉邦聽說丞相蕭何回來了,真是又氣又喜,罵道:“你逃跑,是為什么?”蕭何答道:“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薄澳闳プ坊貋淼氖钦l?”蕭何說:“韓信啊!睗h王又罵道:“軍官跑掉的有好幾十,你都沒有追;倒去追韓信,分明是撒謊。”蕭何說:“那些軍官是容易得到的,至于像韓信這樣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個來的。大王假如只想作漢中王,當(dāng)然用不上他;假如要想爭奪天下,除了韓信就再也沒有可以商量大計的人。只看大王如何打算罷了!睗h王說:“我也打算回東方去口牙,哪里能夠老悶在這個鬼地方呢?”蕭何說:“大王如果決心打回東方去,能夠重用韓信,他就會留下來;假如不能重用他,那么,韓信終究還是要跑掉的。”漢王說:“我看在你的情面上,就封他做個將軍吧!笔捄握f:“即使讓他做將軍,韓信也一定不肯留下來的。”漢王說:“那么,讓他做大將軍!笔捄握f:“這太好了,韓信這下會留下來了!碑(dāng)下漢王就想叫韓信來拜將。蕭何說:“大王一向傲慢無禮,今天任命一位大將,就像是呼喚一個小孩子一樣,這就難怪韓信要走了。大王如果誠心拜他做大將,就該揀個好日子,自己事先齋戒,搭起一座高壇,按照任命大將的儀式辦理,那才行!”這在劉邦看來,是近乎不可能去做的事情,可一想自己丞相先前提到的那些建議,無一不為自己帶來巨大的好處,于是就答應(yīng)下來,命人開始準(zhǔn)備這些事務(wù)。那些始終效忠漢王劉邦的軍官們聽說了這個消息,個個暗自高興,人人都以為自己會被任命為大將軍,可等到舉行儀式的時候,才知道是韓信,一個平日不為人知的軍中小官,如今—下子拜為大將軍,軍中上下驚駭不已。幾位跟隨漢王出生人死、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將軍,反倒居于韓信之下,個個被弄得莫名其妙,面面相覷。劉邦早已意識到了這一點,便當(dāng)眾頒令道:“凡我軍將士,今后俱由大將軍節(jié)制,大將軍當(dāng)善體我意,與士卒同甘共苦,除暴安良,匡扶王業(yè)。發(fā)現(xiàn)藐視大將軍、違令不從者,準(zhǔn)以軍法從事,先斬后奏!”
大家都驚奇于為何漢王會如此器重這個輕狂的小子,其實就連漢王劉邦自己此時可能都想不清楚為什么。但是漢王心中尚存的這些疑慮,很快就消除了,因為韓信即將在全軍面前證明自己的實力,寶劍終會出鞘,劍氣直沖云霄。
韓信拜將受封大將軍以后,漢王劉邦就問道:“丞相蕭何曾多次向我舉薦過你,并且盛贊你的軍事才能,那么將軍有何定國治軍的良策,請說給我聽聽?”韓信對劉邦道:“大王不愿蝸居于此,想要找機(jī)會向東方進(jìn)兵,而同您東向而爭天下的不是項羽嗎?那么請問大王,您自己估計論我們兵力的多寡、武器的精良、士兵的銳氣這些條件,同項羽所部相比孰高孰低?”韓信接著說道:“請問在勇悍仁強(qiáng)方面,大王能與項王相比嗎?”劉邦沉默了一會兒,說:“我恐怕不如項王。”韓信見劉邦有自知之明,不是那種目中無人、不能進(jìn)言的君主,于是開始就項羽侃侃而談。他說:“項羽雖號稱勇悍仁強(qiáng),但徒有其名。項羽不能用人,不擇善而行,其‘勇’只是‘匹夫之勇’。項羽待人表面上恭敬慈愛,談吐也算溫和,部下有了疾病,他又很同情,倍加關(guān)注,但是部下立了功,他卻有功不賞,有時官印都撫摸得沒了棱角還下不了封賜的決心,這就是所謂‘婦人之仁’。項王雖然現(xiàn)在稱霸天下,要指揮各路諸侯,不在關(guān)中建都,卻東歸建都彭城,顯然是自失地利。而且,他還違背楚王原約,專以親疏劃分封地,諸侯自然生怒,并且起而效尤。試看山東諸國,已開始驅(qū)逐舊王,據(jù)國稱雄,這如何制止?項王起兵以來,所過之地?zé)o不大肆殺戮,百姓敢怒不敢言。眼下人們懼怕項王威勢,不敢背叛,將來各國勢力逐漸強(qiáng)大,何人肯再服他?項羽名為天下的霸主,實際上已經(jīng)失去了民心,項王雖強(qiáng),卻是極易變?nèi)醯摹,F(xiàn)在,大王如此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謀臣勇將,何愁敵人不被誅滅?率領(lǐng)將士,仗義東征,什么樣的城池不能攻破呢?”聽罷韓信的一番說辭,劉邦深思許久,連連點頭。韓信見劉邦點頭,知道自己的觀點得到了認(rèn)可,劉邦已經(jīng)開始信任自己了。
韓信繼而分析了劉邦爭勝天下的有利條件,說:“章邯、司馬欣、董翳三王雖然阻我東征之路,但他們本是秦之降將,率領(lǐng)秦國弟子已有數(shù)年,戰(zhàn)死和逃亡的人不計其數(shù),又欺騙自己的部下和將領(lǐng)投降了項羽,至新安,項羽用欺詐的手段坑殺掉秦朝投降的士卒二十余萬人,唯獨章邯、司馬欣、董翳得以脫罪免死,并且還封為王侯,秦地父老十分憎恨他們,怎肯誠心歸附于他們?而大王當(dāng)初率軍進(jìn)入武關(guān)之后,秋毫無犯,并廢除秦時苛政法令,與秦民約法三章,秦民無不愿大王治秦,在關(guān)中稱王。根據(jù)當(dāng)初諸侯的約定,大王理當(dāng)在關(guān)中做王,但項羽以勢壓人,迫使?jié)h王您讓位于他,此行無德無信,泰地的百姓無不怨恨項羽。在這種形勢下民心所向,大王如果東人三秦,號令一聲就能收復(fù)三秦之地。以三秦之地為依托,便可進(jìn)圖天下了!”聽完韓信的論說,劉邦對韓信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這次談話,韓信初露鋒芒,分析了楚漢雙方的利弊得失,指出了漢軍必勝、楚軍必敗的主客觀條件,并提出了東征的具體部署,使劉邦看到了希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韓信在分析形勢時,不是單純從軍事力量的對比著眼,而是把戰(zhàn)爭的勝負(fù)同人心的向背緊密聯(lián)系起來,表現(xiàn)了超人的政治遠(yuǎn)見和卓越的軍事才能。
如果說蕭何之前為劉邦奪取天下是做了政治上的準(zhǔn)備,那么韓信就是從軍事上論證了劉邦一爭天下的戰(zhàn)略可行性。韓信的這番議論,為劉邦制定了東征三秦以奪天下的方略,剩下的就是將構(gòu)想付諸實踐的過程了,而這場助劉邦稱雄的戰(zhàn)役就在新拜大將軍韓信的指揮下,全面展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