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系統(tǒng)地介紹了800多種表面工程技術工藝方法。其主要內容包括:表面預處理、氧化處理、磷化處理、鉻酸鹽處理及鈍化處理、著色和染色處理、電鍍單金屬、電鍍合金、特種電鍍、電刷鍍和非金屬刷鍍、化學鍍、熱浸鍍、涂裝、熱噴涂、堆焊、化學熱處理、表面熱處理、物理氣相沉積、化學氣相沉積、高能束表面改性技術、防銹封存、其他表面工程技術等。本書既包含了生產實踐中廣泛應用的成熟工藝方法,又兼顧了近年來發(fā)展的新工藝方法。本書內容覆蓋面廣,內容簡明扼要,具有系統(tǒng)性、實用性、新穎性。
適讀人群 :表面工程技術人員、工人使用,相關專業(yè)在校師生和研究人員
本書在參閱大量國內外文獻資料的基礎上,結合作者多年來在表面工程科研和教學工作中積累的理論與實踐經(jīng)驗,并吸收了國內外同行許多寶貴經(jīng)驗,以條塊形式介紹了800多種表面工程技術工藝方法。這800多種表面工程技術工藝方法既包含了生產實踐中廣泛應用的成熟工藝方法,又兼顧了近年來發(fā)展的新工藝方法。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表面預處理、氧化處理、磷化處理、鉻酸鹽處理及鈍化處理、著色和染色處理、電鍍單金屬、電鍍合金、特種電鍍、電刷鍍和非金屬刷鍍、化學鍍、熱浸鍍、涂裝、熱噴涂、堆焊、化學熱處理、表面熱處理、物理氣相沉積、化學氣相沉積、高能束表面改性技術、防銹封存、其他表面工程技術。
表面工程是指通過多種技術處理,改變零部件表面的化學成分、組織結構、應力狀態(tài)、顏色、使用功能及使用壽命的系統(tǒng)工程。
從使用的角度分析,多數(shù)零部件往往是通過產生與表面有關的摩擦、磨損、腐蝕等現(xiàn)象而導致最后失效或破壞的。因此,材料的表面改性、零部件的表面處理集防腐、裝飾、表面強化于一體,不僅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而且在工程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實用價值。表面工程技術廣泛應用于機械、輕工、儀器儀表、冶金、化工、交通運輸、能源、環(huán)保、航空航天、兵器等國民經(jīng)濟各個行業(yè),以及微電子、計算機、通信、光、電、聲、磁等各個領域。為了適應表面工程技術飛速發(fā)展的需要,我們編寫了這本系統(tǒng)介紹各種表面工程技術工藝方法的實用書籍。
本書在參閱大量國內外文獻資料的基礎上,結合作者多年來在表面工程科研和教學工作中所積累的理論與實踐經(jīng)驗,并吸收了國內外同行許多寶貴經(jīng)驗,以條塊形式介紹了819種表面工程技術工藝方法。其中,表面預處理32種,氧化處理43種,磷化處理18種,鉻酸鹽處理及鈍化處理18種,著色和染色處理29種,電鍍單金屬74種,電鍍合金79種,特種電鍍20種,電刷鍍和非金屬刷鍍24種,化學鍍124種,熱浸鍍16種,涂裝42種,熱噴涂22種,堆焊17種,化學熱處理128種,表面熱處理15種,物理氣相沉積26種,化學氣相沉積12種,高能束表面改性技術19種,防銹封存31種,其他表面工程技術30種。這819種表面工程技術工藝方法既包含了生產實踐中廣泛應用的成熟工藝方法,又兼顧了近年來發(fā)展的新工藝方法。
本書由關成、蔡珣、潘繼民編著,李孔齋對全書進行了認真審閱。
在本書編寫過程中,參考了國內外同行的大量文獻資料,謹向有關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錯誤和紕漏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前言
第1章表面預處理
第2章氧化處理
第3章磷化處理50
第4章鉻酸鹽處理及鈍化處理60
第5章著色和染色處理70
第6章電鍍單金屬94
第7章電鍍合金136
第8章特種電鍍183
第9章電刷鍍和非金屬刷鍍197
第10章化學鍍214
第11章熱浸鍍295
第12章涂裝308
第13章熱噴涂340
第14章堆焊356
ⅩⅪ ⅩⅫ 第15章化學熱處理367
第16章表面熱處理426
ⅩⅩⅤ ⅩⅩⅥ 第17章物理氣相沉積435
第18章化學氣相沉積455
第19章高能束表面改性技術465
第20章防銹封存481
第21章其他表面工程技術518
參考文獻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