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口氣讀完《怪獸家長2:孩子復仇記》后,進一步的體會是:說情、述理、講故事的散文,有如莫泊桑與歐·亨利的短篇小說,教人在追蹤到畫龍點睛的收筆時,才彌深體會到豁然開朗。
《怪獸家長2孩子復仇記》切切關情的是警醒大家:“教育是這一代人欠孩子們與社會的必須償還的債務,培養(yǎng)孩子們正確的做人思想與良好習慣,是正確的還債方法。”若償還得不妥當,則后患無窮,因為孩子們會在成年人營造的社會中做出種種現(xiàn)世報的復仇--反映出不當思想培育下的言行習慣。
深感屈穎妍在《怪獸家長2孩子復仇記》中的殷殷諄諄,她想告訴為人父母的、為人師長的、教育當權的人,大家都能正視可能代代連鎖下去的“孩子復仇”的問題。
《南方周末》重點關注,“怪獸家長”現(xiàn)象繼續(xù)發(fā)酵!“中國狼爸”蕭百佑,電影導演、文化評論人江小魚聯(lián)合推薦,別用復仇的孩子,終止怪獸的家長!
屈穎妍,畢業(yè)于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曾任電視編劇。電影助理制片。中學教師,記者。編輯。副總編輯。雜志顧問。現(xiàn)為浸會大學新聞系兼職講師,并于《明報》副刊、《明報·教得樂》、《明報》網(wǎng)站撰寫專欄文章,亦曾于《蘋果日報》!缎聢蟆罚稏|周刊》!犊熘芸;《教協(xié)報》撰寫專欄.著作有;《怪獸家長》、《怪獸家長2;孩子復仇記》,《石破天驚——杰出華人指揮家石信之》!兑患宜凰罚队H親小熊貓》、《超人師奶與三囡囡》。
序一 莫怪“怪獸家長”
序二 一章一頁總關情
自序 一場人肉宴會
chapter① “港孩”長大了,世界會變成什么樣?
孩子復仇記
“港孩”故事,未完待續(xù)
反哺唯為
一揚手,賣掉孩子的耐性
錢太多,送你!
大師兄的睿智
賣掉的親子時光
獨處恐懼癥
不進三甲就是輸?
不上學的理由
“過氣”的雷鋒精神
沒手機會死
為什么要做李嘉誠?
賺錢是唯一的志愿
本能的缺失
期待一場教育革命
chapter② 孩子是我手上的十克拉鉆戒
孩子是我的電子寵物
外包教育
親子作弊大行動
名正言順的打孩子行為
桌布上的蝦餃
電子奶嘴
頑童醫(yī)生的感慨
蘋果核與雞胸肉
生日會上的成就展示
“學”就一個字
媽媽的特異功能
自食其力是留學必修課
我們都是“虎媽”
名牌井蓋
說謊的媽媽
電話中的秘密天地
chapter③ 落后在起跑線上又如何?
小數(shù)點后的功過
求學只是學英文?
升中學面試的技巧
返璞歸真,尋找老課本
何謂親子通識?
孩子眼中的內(nèi)地新聞
紅筆下的包容
20年后的開竅
傭人眼中的悲慘家庭
帶獅子去茶餐廳
胡思亂想的書蟲
吉姆?羅杰斯的預言
還你一個公道!
我沒有證書,只有生活
chapter④ 施與受之間的頓悟
大老板的訓導主任
宮商角徵羽里的育人故事
教育,不是博彩業(yè)!
生命中的前輩
心系祖國的勵姐
叫人窩火的常識書
老師也會有錯誤
體育課從來都是犧牲品
教師最后的尊嚴
好心人,我拿什么回報你?
chapter⑤ 萬里路上的異國教育
吃一粒時間停頓膠囊
ch一次腰纏萬貫
京都,要慢慢地走
大都市中的文化保護
沒有冷氣的國家
不能濫用“對不起”
陵寢前的集訓
急流上的榻榻米
好東西不分國界
下一代孩童的較量
細味生活
像螞蟻一樣生存
我們本就是生化戰(zhàn)爭的存活者
以后,還去看櫻花嗎?
何為人生必需品?
抱著“地球”上廁所
美國的“虎媽”爭辯愈演愈烈,甚至有評論說這是大國崛起的明證、美國人恐中情緒的投射等政治解讀。倒是“虎媽”的討論熱潮在香港吹不成風,導演張堅庭一語道出端倪:香港一幢大廈里大概有八成家長都是“虎媽”,有什么稀奇!
既然不是大話題,或許應該在這里作點小解說,事緣美國耶魯大學法學院華裔教授蔡美兒最近出版的一本書《虎媽的戰(zhàn)歌》。書中分享了她的教女經(jīng)驗,當中的要求如:必須考第一、分數(shù)不能低于A、不準看電視、不得打游戲、不可自選課外活動、不準在外留宿、必須學琴等,激起了崇尚自由的美國人的強烈反響,甚至有人指責這位“虎媽”是虐待兒童的魔鬼。
美國人認為這種教女的方法不可思議,但為什么香港人覺得“虎媽”沒什么大不了?答案很簡單,因為我們都是“虎媽”。
試問哪個父母不會在上述的“不準”中被說中一兩個?或者你的要求基本上跟“虎媽”沒什么兩樣?甚至更嚴?
“嚴師出高徒、玉不琢不成器”一直是中國人教育孩子的宗旨,早年便有本風靡內(nèi)地和香港的“育女心經(jīng)”《哈佛女孩劉亦婷》,今日“虎媽”教出了兩個成材女兒更是教育孩子從嚴的最佳明證!度A爾街日報》寫下“中國母親為何比較優(yōu)越?”,《時代》雜志則指出“現(xiàn)在25歲以上的亞裔人士,獲學士學位的比例遠高于整體美國人,上海學生的閱讀和數(shù)學能力傲視全球”等,再次在科學上證明了“中國式育兒”的奏效。
美國人真的驚慌了,中國去年的GDP(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已經(jīng)趕美超日了,難道中國的下一代真的會比美國優(yōu)越?放心,我不這么認為。
看過國內(nèi)培養(yǎng)的很多奧運新生代選手的紀錄片,有潛質(zhì)的選手都是從孩提時期就被選人訓練學校重點特訓的,他們的成材之路,有點像今日的孩子,從早到晚,一把眼淚一把汗,學學學,練練練,別無其他。
最后,百分之一或者千分之一熬出了頭,成了奧運冠軍。其余的千分之九百九十九沉落大地,流散在各省各鎮(zhèn),當個小教練,或者隱技埋才,做回一個平凡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