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萬年的滄海桑田造就出今日的太行山脈,大山養(yǎng)育了聰慧的太行山民,他們世代生息繁衍在太行山深處,用漫山遍野的石頭建造出屬于自己的房屋——石阪巖民居:并一代代地傳承下去。在這石板巖民居中,太行山民演繹著一幕幕真實的山中生舌,走進太行深處,便像是走進了遙遠的從前……
多年來因工作走南行北的寫生考察,到過中國許多地方。其間看過美麗的自然山水風光,走過喧鬧的繁華都市,但性格粗糙外向的我還是最喜歡中國大地上那些風格形態(tài)千差萬別,地域民族特色鮮明的各類民居村落。它們有的點綴于田野鄉(xiāng)間,有的藏匿于深山老林,有的端坐于海岸灘涂,有的則倚臥于溪水河畔,這些民居村落個個風情萬種、古老迷人,其中也不乏我特別中意的。
一次風景寫生的機會,通過一位老友的推薦,我來到了河南林州太行大峽谷中的石板巖村落,在這里度過了十來天的時光。沒有想到這片土地竟會如此深深地吸引著我,以至于此后的幾年中,我又三次踏上這片土地,去享受太行村落的晨曦黃昏與春夏秋冬。
太行山脈赤峰拱翠、臺壁交疊、溪瀑無數(shù),太行深處石板巖村落,氣候宜人,民風淳樸,在我眼中,更美的則是太行峽谷中那些獨具特色的石板房。這里的民謠唱道:“石板路上石板凳,石板路邊石板房,石板房里石板炕,石板炕上石板人。石板人在石板村,石板村人打石板,石板巖呀石板景,石板村里石板人”。這些石板房如此安靜地坐落于雄秀并蓄的太行深處,它們有的成群密集形成村莊,有的則零星散落在山坡山腳。這些鱗次櫛比的石頭建筑由于極具特色的建筑材料、營造方式,以及古樸的面貌,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識與贊美,而這里相對閉塞的環(huán)境還保留下許多石板巖特有的風俗習慣。
我們關注石板巖不僅僅是因為它美,更重要的它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建筑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我們應該為它保留每一份印記,讓它的美與魅力延續(xù)下去,讓我們的子孫后代也可以去了解太行深處的石頭世界。
第一章 太行深處有人家
太行深處有人家
前世今生石板巖
第二章 石板巖民居
太行石板房
太行民居建筑的建材
太行村落的選址與規(guī)劃
石板巖民居豐富的美感
第三章 漫步石板巖
三合庭院的秘密
石板房的門與窗
石碾碾春秋
患心歲月
土地公公山神爺,大小神仙佑太行
第四章 原生態(tài)的自然村落
美麗的高家臺
無人的紅土崗
盤山踞頂朝陽村
遙遠的水段
錯落有致西鄉(xiāng)坪
第五章 太行風物
荊條織出大世界
手搟面、千層餅和大燴菜
年年歲歲石板巖
太行風俗
第六章 四季太行
春灌太行
夏蔭石板巖
太行秋日勝春朝
石板巖之冬
第七章 太行乏寶
山植樹之戀
玉米高掛在石壁
柿子成熟時
后記:走出石板巖
“耙子”也是太行石板巖民居中比較特殊的建筑材料。耙子位于椽子與石板頂之間。當?shù)厝擞靡环N被他們叫做“黃花條”的枝條編織成一塊塊長兩米左右,寬一米五左右的長方形片狀物,這就是“耙子”。黃花條就是連翹樹的枝條,因為它在春天開滿黃色的花朵,所以被人們形象地稱為黃花條。耙子平鋪在椽子之上,再糊上麥草泥,就可以往上蓋石板了。
為了給自己和家人更好的居住環(huán)境,對于房屋內(nèi)部,太行人也進行了精心的裝飾。他們先用摻雜有麥秸稈的麥草泥漿給石頭內(nèi)墻糊上厚厚一層,將原本凹凸不平的墻面壓鏜平整,把那些石頭縫隙都填得嚴嚴實實,密不透風。泥土本是易碎的物質,但中間夾雜著一些麥秸稈等纖維狀物質之后,便增強了泥土的韌性與堅固度。但泥漿畢竟不是石灰水泥,經(jīng)不住長年的使用,所以每隔幾年人們就會對其翻新維護,以達到煥然一新的效果,如果長時間無人維護,墻壁上有些地方就會剝落,露出里面的巖塊。泥土色彩黃灰,不夠明亮,最后人們在泥層上還會刷上一層白灰泥,這樣屋內(nèi)就變得明亮整潔了。在屋頂上,有的人家還用織好的蘆葦席吊一層頂,不僅美觀,而且通風透氣保暖。太行山的冬天嚴寒無比,石頭、泥墻、耙子的保溫效果良好,所以這種房屋住進去冬暖夏涼。山中有此居所,生活自然稱心如意。
石板巖民居在建筑材料的選擇上是具有典型地域特征的,建筑材料全部就地取材,而且為了不浪費太多材料也不會對其做很細致的處理,這一特點集中體現(xiàn)了民間造物中“就材加工”與“量材為用”兩條最基本的原則。這些建筑材料對于石板巖居民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也是最經(jīng)濟理想的,不需要花費太多的錢財,只需要花費技術與力氣就可以建造一座座遮風避雨的房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