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內容選取設置與編寫體例結構看,具有內容多元面廣、內在組織邏輯嚴謹、案例經典且搭配合理、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等特色,符合新聞傳播學、影視傳播學、視聽新媒體等專業(yè)的研究生及本科生的教學要求。
具體來看,本書既有對紀錄片選題、策劃、內容、創(chuàng)作、運作模式、發(fā)展趨勢上的宏觀審視,又有對一個具體節(jié)目的影像結構、敘事文本、影像表達的微觀關照;既有按照國內外紀錄片發(fā)展歷程中典型案例的縱向梳理,又有對國內外同類紀錄片典型案例的橫向比較?傮w看,本書編寫風格具有典型性、針對性、實用性、時代性、開放性等特點。
王長瀟,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中國電視藝術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廣播電視協(xié)會會員等學術兼職。學術方向主要為新媒體、視聽新媒體等領域,并取得了一系列學術成果,在該領域已經具備較好的學術積累和經驗。先后發(fā)表與新媒體、視聽新媒體、移動互聯(lián)網、電視媒體有關的學術論文33篇,先后出版主編《電視影像傳播概論》、主編《新媒體論綱》、專著《chao越傳統(tǒng)---電視影像傳播的嬗變》。
第一章 《人生七年》的時光雕刻
第一節(jié) 《人生七年》的生命意義
第二節(jié) 《人生七年》的美學特征
第三節(jié) 《人生七年》的創(chuàng)作理念
第二章 《鳥瞰中國》的影像魅力
第一節(jié) 《鳥瞰中國》的形象展示
第二節(jié) 《鳥瞰中國》的形象塑造
第三節(jié) 《鳥瞰中國》的形象輸出
第三章 《海洋》里的“天·地·人”
第一節(jié) 尊重自然
第二節(jié) 追問生命
第三節(jié) 思考生態(tài)
第四章 《超級中國》 的“他者”呈現
第一節(jié) 《超級中國》的敘事結構
第二節(jié) 《超級中國》的文化呈現
第三節(jié) 《超級中國》的跨文化傳播
第五章 《激流中國》的“異國”監(jiān)督
第一節(jié) 《激流中國》的敘事與呈現
第二節(jié) 不同的聲音:《激流中國》VS《中國力量》
第三節(jié) 從《激流中國》看媒體的“異國監(jiān)督”
第六章 《互聯(lián)網時代》的人文情懷
第一節(jié) “高冷”《互聯(lián)網時代》為何受熱捧
第二節(jié) 《互聯(lián)網時代》的敘事與表達
第三節(jié) 從《互聯(lián)網時代》看科技類紀錄片的制作傳播
第七章 《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
第一節(jié) 《我們的孩子》的成功之道
第二節(jié) 《我們的孩子》的不足之處
第三節(jié) 《我們的孩子》的“藝術”與“真實”
第八章 《華氏911》的自由焚毀
第一節(jié) 《華氏911》的政治訴求與個人介入
第二節(jié)《華氏911》的紀實風格與藝術表達
第三節(jié) 從《華氏911》看政治娛樂化
第九章 《穹頂之下》 的中國霧霾
第一節(jié) 《穹頂之下》的敘事模式
第二節(jié) 《穹頂之下》的傳播策略
第三節(jié) 《穹頂之下》的發(fā)展路徑
第十章 《雪崩》的融合效應
第一節(jié) 《雪崩》的制作與體驗
第二節(jié) 《雪崩》的敘事與呈現
第三節(jié) 《雪崩》的熱議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