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華語樂壇具有影響力的樂隊,Beyond的作品流傳甚廣。《樂與怒:Beyond傳》以另一種形式,恰與Beyond的音樂形成互文。 作者收集、整理、研究了大量文獻,采訪了十余位Beyond歷史的參與者和見證人,發(fā)掘出大量鮮為人知的故事,全面、系統(tǒng)、客觀地展現(xiàn)了Beyond從創(chuàng)隊到當紅直至解散的曲折歷史,尤其挖掘了黃家駒的成長史、創(chuàng)作史與思想質地。書中還首次梳理了家駒的感情史,以及樂隊成員在世紀之交分別的諸多原因。 作為Beyond的shou部全傳,作者以其專業(yè)的精神和詩性的筆觸書寫了一部Beyo
本書集結了作者高長安近年來在媒體刊發(fā)的130余篇新聞作品。全書分為人物篇、觀點篇訊、專訪等形式,以小故事反映大變化、小視角折射大時代,點滴記錄河北省乃至全國的專家觀點聲音、社會人文進步等,同時也體現(xiàn)了一名媒體記者的觀察和思考,洋溢著一位為廣大讀者普及科學知識、在全社會弘揚科學精神,激發(fā)人們的愛國情懷。
這是主流媒體評論員為移動端用戶精心烹制的熱點新聞評論“大餐”。本書收錄作品均出自《工人日報e網(wǎng)評》專欄,該專欄入選“2020年中國報業(yè)深度融合發(fā)展創(chuàng)新案例”。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和價值取向,該專欄貼近新聞現(xiàn)場、輿論現(xiàn)場,把握事實真相,凝聚理性聲音,引導輿論熱點,傳遞積極能量。
本書分為上篇耀閃亮之城,中篇合拾柴之眾,下篇紅赤色之魂。具體內容包括:鳳凰的概念;田地里生長的城市;江門大開;汕頭的“頭”;到黃埔去;汕頭奇物志;澳門性格;橫山道情;千古風流話平?jīng);今日光明;上虞的“上與下”;橫琴發(fā)新聲;千年傳奇“江之陽”;離太陽最近的城市等。
內容簡介:本書是一本非虛構的中短篇合集,由重慶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著名青年作家李燕燕近五年在《中國作家》《山西文學》《紅巖》發(fā)表的在全國具有較大影響的六篇非虛構作品《食味人間成百年》《雜病記》《老大姐傳》《師范生》《老廠記》《她們》組成。本書所選作品曾在《中國作家》《山西文學》《紅巖》等全國知名文學期刊發(fā)表,有著一定的影響力。作者李燕燕為重慶知名青年作家,獲得多項文學獎項,作品上榜數(shù)類權威榜單。其作品為紀實文學題材,關注社會現(xiàn)象,反映客觀真實的現(xiàn)實生活,情感飽滿,深入人心。
暫無
本書主要是記錄1998年肇源縣新站鎮(zhèn)抗洪搶險、抗災自救中的人物縮影和重要事件。1998年嫩江沿岸的新站鎮(zhèn)遭遇了300年未遇的特大洪水侵襲,從7月6日丁家圍子段出現(xiàn)險情以后,新站鎮(zhèn)10080米國堤險象環(huán)生,鎮(zhèn)村干部群眾在國堤上晝夜奮戰(zhàn),無一人下過堤,也無一人回過家。1998年8月15日凌晨2點20分,嫩江第三號洪峰攜狂風暴雨,以每天上漲70厘米的驚人速度撲向新站鎮(zhèn)胖頭泡段國堤,已經(jīng)被洪水浸泡、神撞四十多天的國堤最終不堪重負漫堤決口。險情出現(xiàn)后,近萬名解放軍、武警和預備役官兵及搶險群眾安全有序撤離,
阿云案又被稱作阿云之獄,這起小小的案件,竟牽動了諸如司馬光、王安石、呂公著、富弼、文彥博、唐介等眾多名臣的關注,還惹得宋神宗連下四詔,爭論了十幾年。即便是今天,阿云之獄也是學術界的熱門話題。 司馬光和王安石孰是孰非?阿云之獄是法律之爭還是政治斗爭?國家制定法律應該重刑還是寬刑?本書借用微觀史學的研究方法,從小事件入手重述歷史,講宋朝的司法制度、權利制度、婚姻制度、女性地位,力圖闡述宋代文明中包含的法治文明及其局限,從一個小切口折射了一部宋朝大歷史。
《見夢一小記者采訪行》小小一書,分作三篇,文字的智與美,愛與善,趣.....泉汨汨,溢于筆端。在第-篇小記者趴趴走,小作者從崢嶸歲月的廈門人民海堤精神說起,娓娓道來,跟隨踏踩春天的足印廈門日報社融媒體小記者看特區(qū)活動,走進了廈門各行各業(yè),小腳步實地探訪,用赤子之心講述廈門故事。在采訪金磚、申遺、國際洽談會過程中,用稚嫩的筆展現(xiàn)了現(xiàn)代廈門的生態(tài)、開放和智能。在紅色遺跡巡禮之旅,小作者勵志追尋革命足跡,向廈門英雄小八路致敬?芍^,尤見初心,薪火相傳。在第二篇七彩光絮絮語,小作者在-疊白紙上抒寫著七彩
本書是一部以扶貧中發(fā)生的典型故事,來反映成都市雙流區(qū)對口援建甘孜州巴塘縣脫貧攻堅的文學作品。記述時限起自2012年4月四川省對口支援藏區(qū)工作會議召開,下限原則上斷至2020年2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巴塘縣正式脫貧摘帽。采用文圖并茂的方式進行編撰,突破傳統(tǒng)志書寫作方法的束縛,采用“紀實”與“文學”相結合的寫作方法,選取援建過程中的典型事件,通過以事系人的方式,塑造鮮明的人物形象,展示偉大的脫貧攻堅精神。已向省局上交當?shù)匦麄鞑繉徸x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