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書單推薦
新書推薦
|
管理決策 直面真實世界
管理的核心是決策。而有限理性乃決策者的常態(tài)。由于認知偏差、時間壓力、成本約束、政治隱情等多種因素的制約以及與決策相關的各種復雜性與不確定性的影響,決策的優(yōu)化通常不可能實現(xiàn)。如何基于有限的信息進行局域性的搜索和適時有效的判斷,從而達到相對滿意的決策結果,乃決策者面臨的實際挑戰(zhàn)。
《管理決策: 直面真實世界》破除管理謊言,直面真實世界,探討的不是管理決策者在理想狀態(tài)下應該怎么做,而是更多地關注真實世界中人的行為以及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幫助管理決策者提高在現(xiàn)實條件下的判斷能力和決策質量。 《管理決策: 直面真實世界》的題材和內容,涵蓋了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以及管理學領域內多個相關學科的精華,并融入了作者基于中國情境的獨特思考和案例解讀。各類組織的各級管理決策者,都可從本書中找到契合點,并獲得頓悟和啟發(fā)。
有關管理決策的書籍和文章,可謂汗牛充棟,洋洋大觀。但對于管理決策者真正有用的,大概比例甚小,甚至少得可憐。希望這本書能夠算是一本,可以勉強登堂入室,裝模作樣。這本書直面真實世界,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或者認為原本應該是的那個理想世界,而是我們每天必須切身應對的那個不夠完美的、不盡如人意的、充滿了復雜性和不確定性的真實世界。如此,我們探討的不是管理決策者在理想狀態(tài)下應該怎么做,而是大家在現(xiàn)實中實際在怎么做,并期望能夠幫助管理決策者在基本無須改變現(xiàn)有約束條件的前提下把事情搞定,實現(xiàn)目標,完成使命。本書的主要內容,可以基本概括為三大核心問題。
如何理解和看待管理決策者的有限理性? 怎樣應對決策情境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 如何洞察并應對決策的社會與政治過程? 如果你是管理決策者或者相關人士,已經比較系統(tǒng)地接觸了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詹姆斯·馬奇(James March)、查爾斯·林布。–harles Lindblom)、詹姆斯·布萊恩·奎因(James Brain Quinn)、巴瑞·斯?jié)˙arry Staw)、卡爾·崴克(Karl Weick)、格雷厄姆·埃里森(Graham Allison)等學者關于組織與管理決策的各類原版論著,也許你沒有必要讀這本書?梢哉f,本書里的東西基本上都不是我的原創(chuàng),也不一定都經過實證研究的檢驗或者證偽,而只是我傾向于信奉與推介的東西,一個在管理學領域浸淫了三十多年的管理學教授個人所偏愛的東西。僅此而已。當然,書中肯定有我自己獨特的解讀、演繹和發(fā)揮。 如果你讀到的西蒙或者馬奇等人的論著只是質量參差不齊的中文翻譯版之類的貨色,我勸你還是看一看這本書——至少能讓你看懂。對管理學的領悟、對英文文獻的把握、中文辭章的功底,筆者在這三方面至少都還能夠勝任擔當。這一點,筆者還是些微有點自信的。否則,也不敢這么大膽地出來胡言亂語,混淆視聽。此前,筆者就已經推出了《決策就是拍腦袋》和《管理的偏見》等貌似離經叛道的言論了。 如果你是工程師或者技術人員,習慣于用數(shù)據(jù)說話,迷戀于用最優(yōu)化的方法解決問題,你可能會看不慣本書中描述的現(xiàn)象及其背后的道理。但如果你想要在企業(yè)里有所成就,就必須理解你的管理者們如何思考和應對問題,學會察言觀色,包裝自己,談判溝通,尋找契機。決策靠的主要不是你擅長的決策樹、線性規(guī)劃、馬爾科夫過程、貝葉斯模型。除非你是超凡的技術發(fā)明天才,有資格糞土西裝革履和管理! 自從1996年在美國首開MBA的管理決策選修課——“復雜組織中的決策”開始,在過去的20年間我曾分別用英文和中文在美國和中國的多種場合講授這門課程,學生包括MBA、EMBA、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企業(yè)高管培訓學員。眾多學員對本門課程探討的話題和內容頗為欣賞和頗具共鳴,認為它們充滿了強烈的現(xiàn)實意義和實用理性,與管理者每日的工作和經歷息息相關,甚具啟發(fā)意義。 這門課最初始的所有閱讀材料,都是英文的文獻和案例,其后不斷地融入了中國情境下的思考和實例,在尊重傳統(tǒng)和保留經典的基礎上,不斷更新,與時俱進。實際上,被某些人不分青紅皂白地籠統(tǒng)地劃歸為不正之風的東西,西方的學者是做了認真的學術研究的。其出發(fā)點,是準確地把握人之本性特征。其歸宿,則是希望能夠提高和改善決策者的效率和有效性。而探究和理解,通常是改善的前提。此乃本書的初衷。具體而言,本書由八個章節(jié)構成。 第一章陳述有限理性學說。我們所有人處理信息的能力都是有限的。我們試圖做到理性,但不可能完全理性。雖然我們的認知有諸多的偏差、誤區(qū)和陷阱,但這并不一定是病態(tài)。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都是“正常的傻瓜”。也許偶爾可以略微變得聰明一些,但有限理性乃是決策者的常態(tài)。如此,與其不切實際地追求最為“優(yōu)化”的結果,不如通過局域性的搜索去獲得對問題相對“滿意”的解答。事實上,那些務實的決策者往往正是如此作為的。 第二章考察團隊與群體決策。小組或者團隊作為決策主體,也會受制于有限理性的約束,難以準確地處理信息,有效地應對問題。比如,常見的群體思維現(xiàn)象,會導致不同意見的缺失,造成虛假共識,可能致使大家集體亢奮、鋌而走險,也可能造成團隊消極被動、貽誤戰(zhàn)機。我們還探討了團隊決策中精英與群體的關系以及獨裁的作用與誤區(qū)。最后,我們介紹了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社交網(wǎng)絡在群體決策中的應用前景。 第三章聚焦在問題的定義上。對核心決策問題的選擇和定義,是決策的實質性和關鍵性的要務。它體現(xiàn)的是組織的話語權和掌控力,既有實質性的利益,也有象征性的意義。對決策問題的定義,通常不是靜止的、一成不變的,而是貫穿于決策的整個過程。問題的定義是決策的行動前提,在決策過程中漂移變遷,并被作為決策階段性實施的結果得到總結與追認。從某種意義上說,決策就是如何定義問題。 第四章探討組織決策的政治過程。組織中的重大管理決策,通常離不開核心“權力聯(lián)盟”中組織精英的同情與支持。精英的存在保證了組織的穩(wěn)定性和連續(xù)性。權力聯(lián)盟依據(jù)不同的決策問題而聚散。精英群體的利益以及精英之間的沖突與合作,影響管理決策的出臺與實施。面對組織內外因素可能導致的組織變革與創(chuàng)新,如何誘引和說服精英,乃是組織中各級決策者必須積極應對的要務和挑戰(zhàn)。 第五章考察決策情境的復雜與不確定性?梢哉f,管理決策者的日常工作本身就是到處救火,應對危機。許多情況下,決策者還要面臨從未出現(xiàn)過或者從未應對過的突發(fā)事件與疑難問題。重大災難或者危機可能威脅到組織的生死存亡。管理決策者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經驗去仔細分析,必須憑借自己的臨機判斷去即興發(fā)揮和果斷應對。事后需要反思,如何去增強組織在應對危機和壓力時的快速應變能力。 第六章探究那些基于漸進主義的決策方法。復雜和不確定的決策情境、難以避免的政治游戲與權力斗爭,導致認知偏差的有限理性。這些因素的交互作用,意味著管理決策者通常不可能擁有絕對的權威和準確的信息去通過一攬子規(guī)劃解決問題。遇事并不刨根問底,而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不斷探尋與摸索,以期改善當下的處境。這種“治標不治本”的決策思路與方法充滿實踐理性,但其成功應用則需要足夠的智慧、耐心與自律。 第七章,討論決策的倫理道德約束。通常,管理決策者不僅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決策,在倫理道德方面也必須堅守某種基本底線,從而保證決策過程和結果的社會合法性。如果忽視決策的社會合法性考量,即使決策在事實判斷層面無懈可擊,也會對決策的實施過程以及實際結果產生負面影響。如何保持某種既定的倫理道德底線,相對公正地制定和實施決策,乃是對管理決策者的重大挑戰(zhàn)。 第八章,探討多種決策理論的綜合應用。盲目偏執(zhí)地堅持用單一視角和立場去機械、線性地看待和應對問題,可能會事與愿違,達不到決策的目標和初衷。心平氣和地從多種角度看問題,包括對手的角度和第三方的角度,則可能更加有效和穩(wěn)妥。能夠從多種角度思考問題并保持頭腦清醒,是對管理決策者相對較高的要求。決策者不僅要關注決策不同側面和維度的分歧與融合,也要注重對所謂“度”與平衡的把握和拿捏。 后記追溯了筆者過去三十多年的人生軌跡和二十多年的職業(yè)生涯,回顧了對有限理性學說的逐漸理解和欣賞以及貌似一以貫之的應用與踐行。筆者本來是學管理科學與管理工程的。后來的道路,則與所謂的管理科學漸行漸遠。也許,我們需要真正地意識到社會科學亦是科學,對世事客觀真實的描述與分析乃是屬于科學的范疇,而不能一廂情愿地把科學框定為某種臆想的理想狀態(tài)下的精準與無懈可擊。 其實,有限理性概念的提出者西蒙教授及其早年在卡內基理工學院(卡內基梅隆大學的前身)的同事們(比如馬奇和賽爾特等),并不是從哲學思辨的角度或者從管理實踐的感悟中意識到有限理性的存在以及人的實際行為對決策過程和結果的影響。恰恰相反,這些人首先都是科學家、管理科學家,而且他們數(shù)理分析的技術能力超強,是最早接觸和應用計算機進行組織行為研究的先鋒學者。 正是在發(fā)現(xiàn)無法精準地通過數(shù)學模型去描述和計算優(yōu)化結果的時候,他們才意識到有限理性是一種自然存在的實際現(xiàn)象,而經濟學一直以來的理性假設只不過是一種被大家習慣性地接受了的理想化預期。這樣看來,雖然以數(shù)理模型為主要研究方法的領域被傳統(tǒng)地稱為管理科學,但基于有限理性學說的研究,無論采用什么研究方法,不管是在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還是管理學領域,也都是廣義的科學范疇之內的事物。 本書的題材和內容,正是涵蓋了上述多種學科的精華,而且聚焦在以企業(yè)為代表的各類組織中的管理決策這一特定實踐領域。這種跨學科的借鑒和融合,在學術文獻和商業(yè)媒體中都是相對比較罕見的。有關決策的大部分書籍和文獻都是以某個學科的特定視角與研究范式來呈現(xiàn)的?鐚W科的解讀與互鑒,尤其是基于同一主題的梳理與整合則是相對稀缺的。希望筆者的擷英集萃可以給讀者帶來有益的啟發(fā)。 正是: 臆想理性是瞎掰,決策就是拍腦袋; 認知偏差人皆有,行為政治難避開。 問題定義可操縱,急欲結果找獨裁; 危機壓力不確定,倫理道德莫忘懷。 本書的案頭工作橫跨20年,而其主題的根芽則啟蒙更早。1989年秋季,在得克薩斯大學讀管理學博士的第一學期,我的導師大衛(wèi)·杰米森(David Jemison)教授開設的“戰(zhàn)略管理基石”課程上,每周要通讀一至兩本經典名著。這里,我首次接觸到哈佛商學院約瑟夫·鮑爾(Joseph Bower)教授的名著《資源分配過程》。該書解釋了企業(yè)中的投資決策,往往不是按照時髦的資產定價模型(CAPM)進行的技術分析,而是一個涵蓋社會政治行為因素的多方互動過程。在此課上,我也初步接觸了赫伯特·西蒙和詹姆斯·馬奇的組織理論、查爾斯·林布隆的公共政策理論、詹姆斯·布雷恩·奎因的邏輯漸進主義,強化了對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有關現(xiàn)實中管理者角色和行為描述的理解和欣賞。 隨后,我在組織理論大家喬治·休伯(George Huber)教授的組織理論和管理決策兩門課程上,得以見識或者進一步深入接觸與決策理論相關的大家學者(格雷厄姆·埃里森、查爾斯·林布隆、詹姆斯·馬奇、杰弗里·費佛、巴瑞·斯?jié)、赫伯特·西蒙、威廉·斯塔巴克、卡爾·崴克?的經典著作,可謂群星璀璨,蔚然大觀。在魯賓·麥克丹尼爾(Reuben McDaniel, Jr)教授的政策分析課程中,我接觸了大量公共政策分析的文獻,體會了應用研究的奧妙,見識了珍妮特·韋斯(Janet Weiss)和阿倫·威爾達夫斯基(Aaron Wildavsky)等公共管理學者的洞見之作。是他讓我記住了管理學的一個重大課題:為什么聰明人在組織中故意辦傻事兒? 感謝過去20年間曾經上過我管理決策課程的所有學生。他們的參與和貢獻使我能夠不斷提高和更新對經典文獻和相關話題的認識和理解。自2004年在北京大學講授管理決策課程以來,數(shù)千名學生上過該課。學生們針對中國案例和情境對課程材料的解讀和應用更是使我受益匪淺,收獲良多,并同時增強了我對這些理論和研討在中國的適用性之信心。衷心希望本書對管理決策的研討和實踐能夠做出些許貢獻。 感謝北京大學出版社總編輯助理、經濟與管理圖書事業(yè)部主任林君秀老師對本書出版的大力支持。感謝北京大學出版社的編輯張燕女士一直以來的不懈努力和全面支持以及對本書的積極策劃與精心編輯。 衷心感激摯親家人之愛與眾位師友的支持。轉眼間,我的女兒已經升入中學,兒子也將進入小學的最后一年。他們的健康成長令人快慰欣然。愛妻袁遠是我們一家人的領導,我和孩子們深深地受益于她的決策。我們也真誠地希望孩子們正直善良、自信樂觀、豁達大方、平實坦然、剛柔相濟、知行互鑒、慎獨自律、合作友聯(lián)。希望明智的決策與他們終生相伴,成全自己,增益社會。 于我而言,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微薄成就,離不開父母的悉心恩養(yǎng)與一貫支持。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有關我和我們家庭的所有決策,父母總是力盡所能,傾其所有,義無反顧地把我的學業(yè)進步和職業(yè)發(fā)展放在第一位。他們的明智決策使我受益終身。他們的自我犧牲激勵著我去善待我的后輩和所有親人。滿懷摯愛與感激,我將本書敬獻給我的父母雙親。 馬浩 謹識 北京海淀馬連洼 2016年4月20日
馬浩,北京大學國家發(fā)展研究院發(fā)樹管理學教授,北京大學BiMBA商學院教授兼學術委員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企業(yè)經營戰(zhàn)略與商業(yè)模式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與創(chuàng)新管理等。主要講授戰(zhàn)略管理、商業(yè)模式創(chuàng)新、管理決策、并購管理等課程。曾獲北京大學“正大教學獎”。在北美和歐洲的英文管理學主流期刊上發(fā)表20篇論文,在中文報刊上發(fā)表文章逾百篇。出版著作十余種,包括《競爭優(yōu)勢:解剖與集合》《戰(zhàn)略管理:商業(yè)模式創(chuàng)新》《管理的幻覺》等。為眾多國際及國內企業(yè)提供高層管理培訓、戰(zhàn)略咨詢和定制研究。
第一章 決策個體:有限理性乃常態(tài)
第二章 決策團隊:群體與個體關系 第三章 決策目標:關鍵是問題定義 第四章 決策過程:政治與權力應用 第五章 決策情境:復雜與不確定性 第六章 決策方法:漸進的摸索探尋 第七章 決策底線:倫理道德的約束 第八章 決策總覽:多視角綜合應用
群體決策中精英與群體的關系
倚重精英:別拿諸葛亮不當干部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甚至“賽過諸葛亮”。這種說法,很多人也許會認為話糙理不糙,縱然貌似夸張,畢竟有些道理。其意大抵是說眾人的集體才智往往會高于任何個體,無論該個體如何聰慧機敏、精明強干。因此,決策需要發(fā)動大家,群策群力。果真如此嗎?未必!上述俗語中名狀的情形發(fā)生的可能性當然存在。而三個臭皮匠永遠也頂不上一個諸葛亮的境況則亦是屢見不鮮,甚至可能更為常見。因此,偏執(zhí)地認為集體智慧必定高于個人決斷或者可以替代個體的決斷,則無疑是夸大了集體智慧的作用,并同時低估了個體智慧與專長在管理決策中的不可或缺性。 皮匠與諸葛亮各自“暴強” 首先,至少存在這樣一種可能性:皮匠與諸葛亮的智慧高能點是針對不同任務環(huán)境和活動領域的,屬于完全不同的類型,因而在其功能上不可能互相替代。如此,在諸葛亮擅長的領域里(比如軟件開發(fā)),三百個臭皮匠(比如不通技術的行政管理者)信誓旦旦地赤膊上陣,也抵不上一個諸葛亮。同樣的道理,在皮匠們專長的領域里(比如掄錘砸線、修鞋補包),三個諸葛亮也可能比不上一個臭皮匠。所謂術業(yè)有專攻,隔行如隔山。不可相提并論,難以互相比較。諸葛亮不會當皮匠,皮匠不敵諸葛亮。各有絕活,兀自“暴強”。無謂攀比,兩敗俱傷。決策的正確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判斷的質量。在不同的決策領域,由該領域的專家“拍腦袋”決策,方為上策。誰該干啥就干啥,而不是事事共同討論,或者干脆讓外行做決策,讓團隊成員做自己并不擅長的事情。試想如下假設之場景: 哈佛大學:“為了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并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新生一律參加一個學期的軍訓。” 學生:“我要是沖著軍訓來上大學的,早就直奔西點軍校了!” 西點軍校:“孫子曰,兩軍交鋒,得算多者勝。為軍者不可不算。哪位的高等微積分科目不及格就不準畢業(yè)!” 學生:“您饒了我吧!我要是微積分玩兒得轉,早去加州理工大學了!” 皮匠和諸葛亮皆不敵泥瓦匠 將領域專攻與專業(yè)限制的道理想通了,也可以幫助我們避免把諸葛亮和皮匠拿到各自強項領域之外的第三方領域去比較。比如說,隨便找一個體育教練和一個包工頭,讓他們比賽唱卡拉OK,很難在事前系統(tǒng)地預測和斷定誰輸誰贏。從技術上來說,他們各自的行業(yè)專長都與所比試的科目沒有直接關系。從社會實踐而言,二者出沒娛樂場所的機會大概也是旗鼓相當、半斤八兩。這就好比讓皮匠和諸葛亮一起比賽當泥瓦匠,基本沒有什么意義。我們也許不知道誰砌墻的本事更大,但我們大概會知道無論皮匠還是諸葛亮在砌墻時都不敵泥瓦匠。誰在自己專長的領域之外賣乖,都是扯淡。試想如下假設之場景: 周瑜:“既生瑜,何生亮?!” 諸葛亮:“到處都是泥瓦匠,為什么非要我當泥瓦匠?!” 劉備:“諸葛同志,你敢不服從分配?把你下放到三線廠中去!” 泥瓦匠:“本來就已經僧多粥少了,怎么又來一個光說不練的?” 諸葛亮:“我也沒辦法,這年頭都講究跨界人才、一專多能! 人力資源部:“你要爭當諸葛亮們當中最好的泥瓦匠、泥瓦匠中最好的諸葛亮!” 皮匠乃是局部諸葛亮 在某一任務環(huán)境下,如果皮匠與諸葛亮的智慧是可以替代的,則上述俗語可能會成立。皮匠們可以通過其智慧組合模擬諸葛亮。比如,某一個管理問題,可以由三個專長領域較窄的專家共同解決。經過他們若干天正規(guī)系統(tǒng)的分析和研究之后,問題得到解決。而同一個問題,也可以由經驗豐富的管理高手(真正的諸葛亮們)在五分鐘內靠豐富的經驗和敏銳的直覺搞定,而最終結果完全相同,可謂殊途同歸。此時的皮匠們其實是整體諸葛亮不同局部的構成要素。道術可能不同,資質可能各異,但團隊才能的互補可以避免任何單一成員才技之不足,從而可以集體替代多面手諸葛亮的復合才能。然而,縱然二者的結果一樣,諸葛亮仍然顯得技高一籌、及時迅捷。 比如,世界著名的設計公司IDEO,其設計團隊通常會由工程師、藝術人員、心理學家等多重才能的人構成。這樣的人才結構和才藝互補,可以盡可能地使設計決策在多方面合乎潛在用戶的需要。然而,即使在這樣的多兵種團隊中,往往也會有某些高手,比如身經百戰(zhàn)、經驗豐富的主設計師或者團隊主管,見多識廣、技高一籌。他們通?梢员葎e人更加迅捷地對許多問題進行有效的判斷,果敢拍板,而且命中率較高。試想以下假設之場景: 諸葛亮:“決策就是‘拍腦袋’!” 局部諸葛亮們:“科學決策離不開!” 總設計師:“不爭論!” 局部諸葛亮們:“有什么了不起的?條條大路通羅馬。” 諸葛亮:“伙計,時間不等人呀!” 總設計師:“讓一部分問題率先得到解決! 皮匠乃是預備諸葛亮 如果皮匠與諸葛亮的智慧是完全同質的,只是在量上存在區(qū)別,則上述俗語也可能成立。前提是,皮匠們的智慧是可以線性疊加或相互激發(fā)放大的,因而可以在總量上超出諸葛亮的智慧水準。這時的皮匠則可以被認為是小諸葛亮、預備諸葛亮或者見習諸葛亮。其實,皮匠之說,大概只是謬傳。原本用來與諸葛亮比較的是與“皮匠”諧音的“裨將”(副將之意)。幾個小徒弟,道行相加,可能會高于師傅。然而,遺憾的是,上述情形的前提通常是很難滿足的。力量可以疊加,而智慧則是難以疊加的,大多是在某一特定水平下同質性的重復。所謂“一個好漢三個幫”,好漢多了更適合打群架,并不能提高智慧的絕對值。 如果每個皮匠的個體智慧水準都遠遠地低于諸葛亮的智慧水準,則會出現(xiàn)諸葛亮一枝獨秀、鶴立雞群的局面。此時,存在如下的可能性,那就是無論皮匠們的集體智慧如何疊加、激發(fā)、放大,都無法達到某種臨界點或者關鍵聚集度,因而其智慧總量集合也無法趕超諸葛亮。此時皮匠們的集體智慧,不敵諸葛亮一人的智慧。即使將諸葛亮與皮匠放在一起作為一個統(tǒng)一的集體來考察,個體的平均智慧水準也注定要低于諸葛亮個人的智慧水準,但應該會高于諸葛亮以外所有皮匠的平均水準。 如此,恰恰是由于諸葛亮的參與,整個集體智慧的水準比原先得到了提升,而不是集體的智慧蓋過了諸葛亮的個體智慧。如果皮匠們足夠多,則集體的平均智慧水準就幾乎完全接近于皮匠們的平均智慧水準。諸葛亮,作為統(tǒng)計上的離散點,則是勢單力孤,被迫向低水平回歸,“泯然眾人矣”。此時的所謂集體智慧,便無法逾越或者替代諸葛亮作為該集體中最優(yōu)秀個體所具有的高超智慧。 俗話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俗話又說:“你就是渾身是鐵,又能打幾顆釘子?” 諸葛亮:“打仗不是打鐵!哪那么多俗話?!” 管理學家:“讓各自領域最高水平的專家來決策,而不是簡單地依據(jù)大多數(shù)人的意見行事或者無論什么事情都讓大家參與一下。” 皮匠們:“憑什么呀?肉食者鄙。群眾智慧大無邊!” 卡萊爾:“我不相信一群愚笨之徒的集體智慧!” 筆者認為,通常情況下,諸葛亮是不可替代的。所以,請不要老拿皮匠說事兒。一句話,團隊中精英的判斷通常是無可替代的。 我不害怕由綿羊率領的雄獅大軍;我害怕由獅子統(tǒng)領的綿羊隊伍。 亞歷山大大帝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