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書單推薦
新書推薦

教育與美好生活

 教育與美好生活

定  價:40 元

叢書名:世界教育名著譯叢

        

  • 作者:[英] 伯特蘭·羅素 著 張鑫毅 譯
  • 出版時間:2017/5/1
  • ISBN:9787208144149
  • 出 版 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G610 
  • 頁碼: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32開
9
7
1
8
4
7
4
2
1
0
4
8
9
《教育與美好生活》這部教育名著篇幅不長,除一個簡短的引言之外,總共十九章,分三篇。該書的前兩章構成了*篇,綜論現(xiàn)代教育的基本原理和目的。民主可以說是羅素教育思想的一條門檻式原則,他開宗明義地提出我們所追求的未來的教育體制必須給每個孩子提供現(xiàn)有的zui佳機會,如果一種教育方法不可能普及,我們就無法將其視為令人滿意的。正是基于這種精神,他對傳統(tǒng)的教育理論、英國貴族式的傳統(tǒng)教育特別是公學制度多有反思和批評,希望采用蒙臺梭利等現(xiàn)代教育家摸索出的理論和方法破舊立新。不過,他并未一概否定古典人文教育的合理性和重要性,而是指出這方面的教育一定要在內(nèi)容上有所取舍、方法上有所改良,人類知識的總量和人類問題的復雜性正在不斷增長,因此每一代人都必須為了找時間學習新東西而改進其教育方法。羅素推重的第二個基本原則是自由。他認為,絕不能像舊時那樣通過恐嚇、強迫甚或體罰來管束和訓導兒童,而應該培養(yǎng)兒童的自律和主動。一方面要借助現(xiàn)代心理學知識來把握和利用兒童的心理特性,另一方面要傳授真正有價值的知識來激發(fā)兒童的學習欲望。品性和美德的養(yǎng)成絕非依賴外在強制,也不能訴諸意志控制,而是取決于兒童早期確立的良好習慣,好習慣幾乎可以自動產(chǎn)生大部分美德。在羅素看來,理想人格的基礎是活力、勇敢、敏銳和理智等四種品性。他特別指出,傳統(tǒng)教育的一大缺陷是輕視理智,而沒有理智, 教育者們常常因為熱衷于灌輸所謂的正確信念而疏于對理智的訓練。即便時至今日,這樣的提醒仍舊值得我們謹記。
第二篇包括十一章,考察的主題是品性教育,即道德教育。羅素對此所作的討論是異常全面而具體的,他的許多見解尤其可以供中國的家長們借鑒。例如,他認為,道德訓練應該在嬰兒的出生之日就開始,這樣*有益于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習慣和自律能力,即便是一個剛剛出生的嬰兒,也要把他當作一個將會在世界占據(jù)一席之地的人來尊重。不能為了貪圖一時便利或照料孩子的樂趣而犧牲他的未來;例如,要培養(yǎng)孩子的勇敢品質(zhì),我們應該盡可能地通過學習操作性或控制性的技能,而非通過跟他人進行身體競爭;例如,父母的關愛是孩子應得的權利,而不是一種需要償還的債務,父母對子女的回報應該當作純粹的額外收獲而懷著感激之情去接受,就像春天里的好天氣,而不應該將其作為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來期盼。
第三篇共六章,羅素探討了智力教育。他非常清醒地認識到要限制乃至排除道德因素對智力教育的影響,在道德問題上花費大量時間或心思,應該是大可不必的,因為孩子所需的其他美德應該是純粹的智力訓練所自然產(chǎn)生的結果,所傳授的知識應當是出于智力上的目的而傳授,而不是為了證明某個道德或政治結論。但他認為,智力教育要獲得成功,離不開這些品質(zhì):好奇心、開放心態(tài)、相信知識難求卻可得、耐心、勤奮、專注和精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羅素對精確的強調(diào)。他贊成將精確作為理智生活所遵循的道德準則,因為我們在思想、語言和行為上的精確程度可以大體衡量我們對真理的忠實程度。為了追求精確,值得忍受枯燥,學習精確知識容易使人厭倦,但這是每一種卓越所必不可少的。越是深入和高階的教育越需要精確,關鍵在于領會那些枯燥知識的重要性,以及養(yǎng)成一種理智上的冒險意識。羅素還從普通教育、專業(yè)教育和大學教育等三個方面對智力教育展開了細致討論。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您的姓名   驗證碼: 圖片看不清?點擊重新得到驗證碼
留言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