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這部著作被譯成中文出版,對于我是莫大的榮幸。能夠應邀在這篇專門為中國讀者寫的前言里向你們致意,對于我更是極大的榮幸。因為我是一個西方人,而我既不是歷史學家,也不是漢學家,更不是中國史研究者。但是,后面這幾點也許對于我、對于中國的讀者和其他地方的讀者反而是件好事。其中的原因可以用我的兒子(他是哈佛大學研究中國歷史的學者)在送給我的中國禮物上寫的話來說明。這件禮物是一部新的歷史著作,是哈佛大學和美國最著名的中國史專家費正清生前撰寫的最后一部著作。我的兒子在上面寫道:一個觀察(研究)樹木的人送給一個觀察(研究)樹林的人。生日快樂!保羅。的確,幾乎所有歷史學家都只喜歡觀看具體的歷史樹木,他們忽視甚至否認樹林的存在,尤其是全球樹林的存在。但是,樹木是在樹林里生長的,必須在樹林里才能存活和繁殖。中國史學者,尤其是哈佛大學的中國史學者,確實往往會傾向于強烈的中國中心論。但是,他們的中國中心論主要表現(xiàn)為專注于中國研究或某些具體方面。他們根本看不見樹林,至少看不見一個全球世界的樹林的存在。
因此,即使是這些中國中心論者,更不用說幾代歐洲/西方中心論者,也沒有認識到,直到 19 世紀之前,中央之國 a 實際上是世界經濟的某種中心。而這恰恰是我的這部著作所要論證的東西。正是由于我既不是只看某棵大樹的歷史學家,也不是只專注于中國的中心論者,所以我能夠首先來嘗試著考察 1800 年以前的全球經濟整體,并發(fā)現(xiàn)中國在其中的中心地位和角色。而這是以前至少在西方從未有人哪怕是費心想一想的。
相反,在過去的一個半世紀里,所有西方人以及許多其他地方的人一直不假思索地認為,至少從 1500 年以來,西方是世界經濟的中心,是資本主義發(fā)展的發(fā)源地和動力。有些人甚至宣稱,自公元 1000 年甚至更早的時候起就是如此。他們認為,歐洲人的某些獨特性質導致了這種發(fā)展,特別是由于他們具有所謂早在基督誕生前就已經產生的猶太 - 基督教價值觀。人們已經多次證明,這種歐洲特殊論不過是一種勝利者的神話和十足的種族主義神話。本書在第 1 章和第 4 章中對這種論證做了回顧并加以擴充。
不過,本書還試圖比這走得更遠一些。在第 2 章中,我描繪和分析了 14001800
年間世界經濟的結構與發(fā)展。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作為中央之國的中國不僅是東亞朝貢貿易體系的中心,而且在整個世界經濟中即使不是中心,也占據(jù)著支配地位。按照我在第 3 章中的統(tǒng)計,表明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這種位置和角色的現(xiàn)象之一是,它吸引和吞噬了全世界生產的白銀貨幣的大約一半;這一統(tǒng)計還力圖表明,這些白銀如何促成了 1618 世紀明、清兩代經濟和人口的迅速擴張與增長。正如第 4 章所論證的,這一切之所以能夠發(fā)生,直接緣于中國經濟和中國人民在世界市場上所具有的異乎尋常的巨大的且不斷增長的生產能力、技術、生產效率、競爭力和出口能力。這是其他地區(qū)都望塵莫及的,只有印度能夠望其項背。另外,所謂中國自鄭和下西洋于 1433 年終止之后退出海上貿易的說法是不正確的。中國的出口商品和中國商人依然支配著中國海地區(qū)的貿易,從而為至今仍影響巨大的海外華人社群奠定了基礎。實際上,與大量的歷史神話相反,在亞洲(包括印度洋),歐洲人從未擁有或控制過超過 10%的海上貿易,在南中國海就更少了,在北中國海則根本無權置喙。因此,雖然許多人依然聲稱,中國和亞洲其他地區(qū)的民間制度和公共/國家制度由于某種原因比歐洲低劣,但這顯然不符合實際情況。亞細亞生產方式是歐洲人特別是馬克思發(fā)明的一個神話,其目的在于證明子虛烏有的歐洲獨特性。
只要我們對世界經濟進行客觀的考察,就會立刻發(fā)現(xiàn) 1 000 年前宋代中國的主宰地位。但這一點也不新鮮。本書的新穎之處在于,通過分析證明至少到 1800 年,亞洲(尤其是中國)一直在世界經濟中居于支配地位。直到 1800 年,具體到中國是直到 19 世紀 40 年代的鴉片戰(zhàn)爭,東方才衰落,西方才上升到支配地位而這顯然也是暫時的,從歷史角度看,這僅僅是很晚近的事情。因為世界現(xiàn)在已經再次調整方向(reorienting,重新面向東方),中國正準備再次占據(jù)它直到 1800 年以后一段時間為止歷來在世界經濟中占據(jù)的支配地位,甚至是中心地位。也就是說,既然世界本身正在調整方向,那么我們這些觀察者也該不失時機地調整我們的歷史學和社會理論以及我們的世界觀的方向(reorient,重新面向東方)。這正是本書的書名,表明本書旨在為實現(xiàn)這一重要目標而貢獻綿薄之力。
我希望,我所提示的微不足道的路標,當然更重要的是中國、亞洲和全世界當前發(fā)生的震撼世界的重大事件,能夠幫助中國讀者看清中國以及讀者本人在這種世界歷史進程中所處的位置,而這是西方大多數(shù)人至今無法認識到的主要是因為他們不想正視現(xiàn)實,而寧愿繼續(xù)仰慕西方的(尤其是美國的)大樹。
最近幾十年世界經濟的發(fā)展,尤其是 1988 年東亞地區(qū)的金融經濟危機,塑造、改變同時也扭曲了有關這種世界歷史進程以及各個地區(qū)在這一進程中的位置的觀念。首先,日本證明了其經濟能力、技術能力和競爭能力。因此,日本開始被許多人視為西方的一部分,日本人在實行種族隔離的南非獲得了尊貴白人的地位。有些美國人試圖在日本尋找相當于本世紀最重要的社會學家韋伯所謂的新教倫理的東西來解釋日本的成功,同時把中國和東亞其他地區(qū)的落后歸咎于古老的儒家思想。當韓國、新加坡(一半是華人)、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這四小虎或四小龍也在世界市場上大顯身手時,這種所謂的解釋便被拋棄了。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另一批小虎也接踵而至,在它們之后赫然凸現(xiàn)的則是中國大龍。這種情況實際上開始危及西方人的自信心和支配地位。于是,儒家思想或亞洲價值觀現(xiàn)在不再是進步途中不可逾越的障礙,而變成所謂的動力和同樣錯誤地被用于解釋成功的意識形態(tài)原因。正如本書第 1 章所指出的,西方開始出現(xiàn)一些著作,論述儒家思想支配下的東亞如何重返世界舞臺,但把這說成是在西方支配世界整整 1 000 年的所謂中斷期之后發(fā)生的情況,而且更沒有注意到,實際上亞洲和中國讓出這種支配地位才 150 年左右或六代人的時間。另外,擁有 2 500 年歷史的儒家價值觀幾乎不可能說明或解釋幾年、幾十年或幾個世紀之間經濟成敗的起伏變化。
最近的一次引人注目的變化是 1998 年東亞爆發(fā)的金融經濟危機,這次危機顯然使許多西方觀察家感到寬慰。結果,由于新聞媒體的逐日報道,以及短期經濟分析和政府政策的作用,甚至西方信息靈通的公共輿論也發(fā)生了變化。現(xiàn)在,東亞奇跡被說成不過是一種海市蜃樓,是一些人的美夢和另一些人的噩夢。有關成功的所謂解釋和可靠戰(zhàn)略,正如原先曾經迅速地變成時髦一樣,現(xiàn)在正被人們迅速地拋棄。我們再也看不到對亞洲價值觀的贊揚,看不到市場魔法所提供的保證,也看不到國家資本主義的安全性。如果真是那樣就好了,因為這些所謂的解釋和正確政策從來不過是一些意識形態(tài)的贗品。
本書中的歷史事實表明,任何一種具體制度或政治經濟政策都不可能導致或解釋競爭激烈、風云變幻的世界市場上的成功(或失。。當代現(xiàn)實也表明了這一點。在這方面,鄧小平的著名說法是正確的。問題不在于貓的制度顏色是黑是白,更不用說意識形態(tài)顏色了,F(xiàn)實世界的問題是,它們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中能否抓住經濟耗子。而這主要不取決于貓的制度顏色,而取決于它如何利用自己在世界經濟中某一特定時間和地點的適時地位。另外,由于在競爭激烈的世界市場上障礙和機遇隨時隨地會變化,要想成為下一只成功的經濟貓,無論是什么顏色的貓,都必須適應這些變化,否則就根本抓不著耗子。
在經濟危機期間,在世界經濟中處于何種位置,如何做出靈活的反應,是特別重要的事情危機一詞在中文里既有(消極的)危險的意思,又有(積極的)機遇的意思。在目前的經濟危機中,人們的注意力過分集中在顯然嚴重的消極后果上。但是,它所提供的機遇卻沒有受到充分重視。只有美國和中國例外。這兩個國家都在竭力從日本、韓國和東南亞的政治經濟困境和所謂的泡沫破滅中謀求競爭優(yōu)勢。
但是,低估東亞(尤其是中國)的經濟實力和發(fā)展前景,也許是過于草率了。這主要是由于目光短淺,沒有看到如本書中所展示的歷史事實,而且對當代現(xiàn)實也有一種完全錯誤的理解。我認為,最近這種匆忙貶低亞洲的看法是錯誤的。我的理由有許多,這里不妨舉出幾點:
(1)由于亞洲(尤其是中國)直到不久前為止曾經在世界上擁有強大的經濟力量,它們可能會很快重新崛起。
(2)中國和亞洲其他地區(qū)在歷史上的經濟成就不是基于西方方式獲得的,亞洲近期的許多經濟成就也不是基于西方模式獲得的。因此,中國人和其他亞洲人沒有必要照搬任何西方模式或其他模式。你們能夠安排你們自己的道路,現(xiàn)在沒有必要把西方方式當作所謂唯一能夠擺脫目前經濟危機的方式來取代自己的方式。相反,中國和亞洲其他地區(qū)依靠與西方不同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不是弱點,而是優(yōu)點。
(3)目前的危機是從金融部門蔓延到生產部門的,但這并不意味著后者具有致命的弱點。相反,目前的生產過剩和能力過剩危機恰恰表明了生產部門的潛在實力和恢復能力。
(4)未來也不可能避免或防止經濟衰退中國或蘇聯(lián)過去實行國家計劃時也從未做到。更重要的是,這次世界性衰退是一個多世紀以來第一次始于東方然后向西方蔓延的經濟衰退。因此,這次衰退與其說表明了東亞的暫時虛弱,不如說表明了東亞基本經濟實力的增長世界經濟的重心正在轉回到它在西方興起前的位置。
(5)這種基本的政治經濟實力,也使東亞(尤其是中國和日本)占據(jù)了遠比第三世界其他地區(qū),甚至俄國和東歐更有利的位置,從而能夠抵制西方的詆毀。美國財政部正在通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華爾街以及其他工具進行這種詆毀活動。
(6)在最近這次衰退期間,東亞面對西方的壓力采取了讓步措施,并付出了代價。這種情況再加上東亞自身的經濟條件,很可能會使東亞在政治上采取措施,尤其是建立新的金融集團和銀行制度,極力擺脫西方控制的資本市場的束縛,從而防止目前的情況在未來重演。
下面幾點理由是基于中文對危機一詞的解釋危機是危險和機遇的結合。
由于危機使得目前的局面難以維持,因此它也造成了實現(xiàn)重大變革的機遇。
(7)實際上,目前的斗爭,即由日本人挑起,現(xiàn)在又有中國人參加的斗爭,就是要改造美國從有利于自身的角度設計的世界金融和貿易體制。例如,鑒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設在華盛頓并聽命于華盛頓,日本要求建立一個亞洲貨幣基金組織,以遏止以往出現(xiàn)的那種衰退向縱深發(fā)展的情況。中國則希望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但是也謀求改革這個受西方支配的機構,使之對自己有利。
(8)相關的政治經濟斗爭是,借日本、韓國和東南亞破產之機,美國和中國為取代它們在市場上的份額而展開競爭。美國資本以最低廉的價格收購了東亞的一些生產設施,而中國則等待時機,等待它們被完全擠出競爭市場如果它們不采取聯(lián)合行動的話。哪種戰(zhàn)略更加有效,有待時間來證明,但是中國人(或許還有一些東南亞人)似乎更喜歡下長期賭注。
(9)同樣重要的是,中國和印度基本上沒有受到目前衰退的影響。其原因部分在于,它們的人民幣和盧比不可兌換,它們的資本市場沒有允許資本流入而限制資本流出的閥門。中國在東亞的競爭對手的通貨貶值,以及因東亞經濟衰退而造成的海外華人資本和日本資本流入中國數(shù)量的減少,也許會迫使人民幣貶值以保持競爭能力。但是,中國經濟看來已經而且將繼續(xù)可能擁有足夠強大的生產能力和競爭能力,來遏制和克服這些問題。
(10)這并不是說中國沒有經濟問題,它當然有許多問題。其中最重要的問題是生產資源分配,包括各地之間的人力資本分配的不平等日益加劇,以及各地內部和各地之間的收入不平等日益加劇。較貧困的內陸地區(qū)日益衰落,而沿海地區(qū)的經濟實力則日益增強。因此,正如在清代甚至明代就已出現(xiàn)的情況,北京在經濟、金融和財政方面的權威再次受到威脅。
值得注意的是,當今中國在經濟上最活躍的地區(qū)依然是清代甚至明代那些經濟上最活躍的地區(qū)。這在本書中也有所反映。它們是:依然以香港 - 廣州走廊為中心,與南中國海貿易相聯(lián)系的嶺南地區(qū);依然以廈門為中心,以南中國海的臺灣海峽貿易為重點的福建地區(qū);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流域地區(qū)上,F(xiàn)在已經再次超過前面提到的地區(qū)而居于領先地位;東北地區(qū)該地區(qū)的經濟與 200 多年以前一樣,形成與北中國海周圍的西伯利亞、朝鮮、日本之間的四角貿易關系。上述地區(qū)曾經是而且現(xiàn)在依然是或將重新逐漸成為世界貿易和全球經濟的重要部分。在這種意義上,盡管這段歷史已經在 1800 年結束,但是對歷史上的世界經濟以及中國當時在其中的支配地位進行考察,也能揭示出該地區(qū)當代經濟發(fā)展的最根本基礎,還能預示世界經濟在可預見的未來的發(fā)展。
因此,雖然本書寫于西方而且主要面向西方讀者,但我希望它也能獲得中國讀者的認同和批評。這本書也許能吸引中國讀者。其原因之一是,它摧毀了那些所謂西方天然優(yōu)越的說法的歷史依據(jù),那些說法在本質上是種族主義的觀念。另一個原因是,本書論證了中國在歷史上的世界經濟中的中心地位和角色,并且認為中國因此在未來也許還會擁有這種地位和充當角色。但是,我絕不像西方某些人所指責的那樣簡單地用中國中心論來取代歐洲中心論。如果中國讀者是基于這種想法而接受我的這部著作,那會使我大失所望。相反,本書最核心的科學論點是,過去和現(xiàn)在一直有一個全球經濟,在本書所考察的歷史時期中實際上沒有什么中心,在可預見的未來很可能也沒有什么中心。根據(jù)本書所提供的史實可以斷定,到 1800 年為止,歐洲和西方絕不是世界經濟的中心,如果非要說有什么中心的話,客觀地說,不是處于邊緣的歐洲,而是中國更有資格以中心自居。但是,即使是這種中心,也必須通過考察全球經濟整體才能得到合法的確認,甚至由此才能獲得提名。本書所傳遞的主要的意識形態(tài)信息實際上絕不是什么中心論,除非是人類中心論,當然最好是生態(tài)中心論。
由于本書提供了一種更充分的整體主義全球樹林框架,以對全球經濟社會現(xiàn)實進行科學分析,我希望中國讀者能和其他讀者一樣因此而對本書產生興趣,并從中有所獲益。此外,如果我們對 1800 年以前的整個世界經濟進行這種分析(如本書第 2、3 章),就會發(fā)現(xiàn)把中國稱作中央之國是十分準確的。因此,本書就至少初步揭示了某種觀念,用以取代西方勝利者的意識形態(tài),即他們對歐洲特殊大樹和(或)所謂抽象的市場魔力的贊揚。但是,本書還提示了一種觀念,用以取代馬克思主義的同樣屬于意識形態(tài)的發(fā)明,即亞細亞生產方式概念,甚至還有封建主義概念。任何地方都不曾有過此類東西,但后人盲目地接受和使用這些概念,從而把歐洲發(fā)生的真正的世界經濟發(fā)展錯當成歐洲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fā)展。最后,我還希望凡是想考察甚至改善中國在現(xiàn)實世界經濟中地位的中國讀者,能夠對本書中的全球框架和政治經濟 - 人口分析感興趣并有所獲益。我將因此而感到滿足。我把共同的人類(中心)事業(yè)概括為多樣性的統(tǒng)一。如果本書甚至能夠在這個共同的人類(中心)事業(yè)中對某些中國讀者有所裨益,那么本書的寫作和中文版的翻譯出版就是值得的。
安德烈·貢德·弗蘭克
1998 年 12 月 25 日初稿
1999 年 4 月 4 日改定于蒙特利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