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生活與心理健康(第二版)》反映了多年來我們把教學、咨詢與科研結合起來的工作成果。1996年至1997年我在北大看望心理學家陳仲庚先生時,他反復對我建議,應該把教學、咨詢、科研結合起來,咨詢中的問題可以作為研究課題,研究的結果可以指導咨詢與豐富教學,三方面互相促進。實踐中確實如此。在十多年的工作中我們一直堅持教學、咨詢、科研三位一體的原則,全體參編人員都是教師與咨詢師雙重身份,常年的積累給教材的編寫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教材中大量的個案分析基本都來自于我們自己的實踐與研究。
在我們得到的反饋中也有許多的建議,主要集中在教材的深度與時代性方面,這就迫使我們進一步審視教材,在批判與辨析中再對教材進行優(yōu)化,使教材的結構與內容、實例選擇和思考題設計等更貼近當代大學生的生活,讓這本教材成為大學生成長中的好伴侶。2014年我們用了半年多的時間,對各個章節(jié)做了認真的修訂。
第一部分 成長、壓力與心理健康
第一章 當代生活與心理健康
第一節(jié) 心理健康與理想人生
第二節(jié) 關于心理健康狀態(tài)的報告
第三節(jié) 心理健康意識
第四節(jié) 心理健康的理想狀態(tài)
第二章 成長與壓力
第一節(jié) 大學生心理發(fā)展階段
第二節(jié) 成長中的壓力
第三節(jié) 壓力在成長中的作用
第三章 壓力與心理健康
第一節(jié) 壓力的含義
第二節(jié) 壓力的反應
第三節(jié) 壓力與心理問題
第二部分 心理自助、求助與互助
第四章 心理自助——壓力的自我調節(jié)
第一節(jié) 應對
第二節(jié) 防御機制
第三節(jié) 其他調節(jié) 壓力的方法
第五章 心理求助——心理健康的社會支持
第一節(jié) 社會支持
第二節(jié) 社會支持資源
第三節(jié) 高校心理支持系統(tǒng)
第四節(jié) 心理危機干預
第六章 心理互助——同輩支持
第一節(jié) 同輩支持的含義
第二節(jié) 校園同輩支持資源
第三節(jié) 學習支持他人
第三部分 自我探索與人梏完善
第七章 自我意識與自我發(fā)展
第一節(jié) 自我意識
第二節(jié) 個體自我意識的發(fā)展
第三節(jié) 積極的自我意識——自尊
第四節(jié) 自我意識發(fā)展的促進
第八章 人格發(fā)展與完善
第一節(jié) 人格與發(fā)展
第二節(jié) 積極心理與發(fā)展
第三節(jié) 人格發(fā)展中的問題
第四節(jié) 人格發(fā)展促進
第四部分 發(fā)展中的心理課題和問題
第九章 大學生發(fā)展規(guī)劃
第一節(jié) 生命價值與人生目標
第二節(jié) 需要、動機、興趣與發(fā)展目標
第三節(jié) 成就與人生發(fā)展
第四節(jié) 大學期間發(fā)展規(guī)劃
第十章 大學生專業(yè)學習心理
第一節(jié) 大學生專業(yè)學習概述
第二節(jié) 大學生需要發(fā)展的學習能力
第三節(jié) 大學生的學習策略
第四節(jié) 學習中常見的問題與調整
第十一章 人際交往
第一節(jié) 人際交往概述
第二節(jié) 大學生的人際交往
第三節(jié) 人際交往的影響因素
第四節(jié) 人際交往的溝通實踐
第十二章 愛與性——大學里的親密關系
第一節(jié) 愛情
第二節(jié) 愛情的發(fā)展與沖突
第三節(jié) 大學生與性
第十三章 新媒體使用行為與心理
第一節(jié) 新媒體生活方式與心理健康
第二節(jié) 新媒體使用的偏差行為
第三節(jié) 新媒體使用的健康行為
(1)酸葡萄(Sourgrapes)。當自己所追求的東西因能力不夠而無法取得時,就貶低其價值,可稱為酸葡萄防御機制。此機制借自伊索寓言,狐貍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是酸的。在日常生活中像這樣的例子很多,如學不好某門課程,就說那門課和以后的工作關系不大,并不重要;應聘時某單位拒絕了自己,就說那個單位并不理想,自己本來就不想去;買不起大的房子,就說大房子搞衛(wèi)生很累,沒必要買大的。
。2)甜檸檬(SweetLemon)。自己做得不夠好,有失敗感,或對自己擁有的很不滿意,就找理由說服自己和別人,讓別人相信自己所做的或擁有的是好的。這也是借用伊索寓言,說的是狐貍餓極了,沒有辦法,拿檸檬充饑,卻說那檸檬好吃極了。我們面對生活中所發(fā)生的一些不如意的事,有時也會像這只狐貍一樣,努力強調事情好的一面,以掩飾和減少內心的失望和痛苦。如東西買貴了,就說那東西很值;實驗報告格式寫錯了,卻說自己喜歡這種有創(chuàng)意的格式;工作應聘時不如其他同學,就說先到艱苦的環(huán)境鍛煉幾年;研究生沒考上,就說最好是先工作幾年再考。生活中有時適當運用這種防御方式,能讓我們心理平衡,接受現(xiàn)實,但是如果過度使用,則會妨礙我們去追求進步。
。3)推諉(Buckpassing)。是把挫折或失敗的原因推給他人或他事,以減輕自己的壓力,保持自己的內心平靜的防御機制。例如有的學生考試失敗,不愿承認是自己不夠努力,而是說老師評卷不公,或說考題太偏;球賽輸了,就說場地不好,這些都是推諉的防御機制。過度運用推諉來防御,不敢面對失敗,不愿承擔責任,會養(yǎng)成不負責任、不敢擔當?shù)娜烁瘛?
2.反向(ReactionForination)
反向防御機制,是個體的欲望和動機不能被自己的意識或社會所接受,又怕表現(xiàn)出來,就將其壓抑到潛意識里,以相反的行為表現(xiàn)出來,所表現(xiàn)的外在行為與其內在的動機是相反的。反向行為在性質上也是一種壓抑過程,通常使用“反向”的人并未意識到自己在使用此機制。如某男生非常喜歡某個女生,但那女生很優(yōu)秀,自己覺得不可能和她建立戀人關系,他怕自己的想法流露出來,就把感情壓入潛意識,說那女生很討厭,并對那女生表現(xiàn)得很不友好,常去諷刺挖苦她,欺侮她。
反向行為如使用適當,可幫助人適應不如意的生活,避免愿望不能實現(xiàn)的痛苦。如新到一個崗位工作,對當前領導的做法和工作規(guī)則很不滿意,很討厭自己的領導和崗位,但是害怕被人知道自己的態(tài)度,就以反向的方式表示出來,說這個領導很好,這個崗位自己很喜歡很滿意。如此表達就不會引來領導的反感,也可能真正引導自己看到好的一面,減輕了因對領導和崗位的不滿帶來的煩惱。
但如果反向使用過度,不斷壓抑自己的愿望或動機.并以相反的行為表現(xiàn)出來,精神上就會很疲憊,會形成嚴重的心理困擾。
3.抵消(Undoing)
抵消的防御機制,是用某種象征性的行動或事情來抵消已經發(fā)生了的不愉快的事情,補償心理上的不適。如長年在外打工的母親,回家過年時,給留守在家的孩子買來貴重的玩具、漂亮的衣服和許多好吃的食品,以抵消自己沒照顧孩子的內疚與不安。又如在浙江臺州民間,人們受了驚嚇表現(xiàn)失態(tài)了,或在公眾場合打了個很響的噴嚏后,會不停地念叨“拍消拍消(百劫盡消)”,用手拍打自己的胸口,以排除自己影響了他人的內疚感。抵消可以使人感到心理平衡,減輕內疚等帶來的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