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澤厚研究(第1輯)》力圖 深入地分析李澤厚美學思想形成的時代條件、歷史因 緣與文化背景,指出了當代中國五六十年代的美學大 討論和八十年代掀起的美學熱,作為突出的學術文化 現(xiàn)象,各有不同的時代原因、問題意識和思想局限。
李澤厚關于美本質問題的“客觀社會論”在五六十年 代崛起為一大美學流派,體現(xiàn)了學術的創(chuàng)造性與哲學 智慧,保證了美學大討論的學術品質與理論水平,但 不能不受到當時思想界整體狀況的限制。思維對存在 的蘇式馬克思主義的約束,不能不從根本上桎梏李澤 厚美學建構的創(chuàng)造性。八十年代以來,李澤厚則以主 體性實踐哲學(“人類學歷史本體論”)為學術基礎 與理論構架,空前系統(tǒng)地展開了他的美學建構與文化 學開拓,發(fā)生了巨大的社會影響。
趙士林,1954年生,吉林人。1982年吉林大學中文系文學學士,1984年北京大學哲學系哲學碩士(美學專業(yè)),1985年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師從著名學者李澤厚教授,1988年獲哲學博士學位(美學專業(yè)),F(xiàn)任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美國哈佛大學高級訪問學者,日本東京大學特邀研究員,美國(波士頓)美中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EMBA、北京大學高管研修班、北京大學國學百家講堂特聘教授。兼任中華全國美學會理事。主要著作有《國學六法》、《李澤厚思想》、《中國的思想》(譯)、《當代中國美學研究概述》、《心學與美學》、《心靈學問》、《荀子》、《不識時務》、《交叉的視野》等。趙士林教授學養(yǎng)深厚,見識頗高,加之講課風格深入淺出、幽默風趣,本人不僅被評為北京市教學名師,而且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北京大學高管研修班的授課均受到熱烈歡迎。期間,趙士林在山東教育衛(wèi)視主講的《中國大智慧》、《國學六法》受到學界和觀眾的一致好評,尤其是《國學六法》引起較大反響,在山東教育衛(wèi)視熱播的同時,由江蘇文藝出版社出版發(fā)行,目前銷量已超過七萬冊。同時,由他主講的視頻公開課程“中國傳統(tǒng)文化二十講”在同類課程中點擊率名列前茅。
高明,祖籍河南滎陽,1978年生于甘肅寧縣,現(xiàn)為西南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先后就讀于吉林大學行政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宗教所和中央民族大學哲宗學院,分獲法學學士、哲學碩士和哲學博士學位。碩士論文:《我可以希望什么:對康德<純粹理性界線內的宗教>的一種解讀》,博士論文:《<成唯識論>探微——以遮破二執(zhí)與證有阿賴耶識思想為中心》。著有《佛法講什么》,曾發(fā)表有關康德宗教哲學、唯識學論文數(shù)篇。主要研究領域:佛教唯識學、宗教哲學。
李澤厚的中國“度”
李澤厚論中西哲學思維差異
李澤厚哲學體系的門外描述
生命的同心圓
——李澤厚《哲學綱要》評注
論李澤厚美學思想的人類學走向
李澤厚美學思想的文化背景與當代價值
李澤厚與“審美代啟蒙”
“五四”:不斷重臨的起點
——重識李澤厚《啟蒙與救亡的雙重變奏》
中國當代思想的困境與出路
——評李澤厚哲學與美學的最新探索
中國實踐美學60年:發(fā)展與超越
——以李澤厚為例
重評五四啟蒙運動三題
——兼評李澤厚諸先生之說
走進世界的李澤厚
20世紀80年代的李澤厚與“史”:一個觀察近年的文學走向的視角
從“巫史傳統(tǒng)”到“儒道互補”:中國美學的深層積淀
——以李澤厚“巫史傳統(tǒng)說”為中心
《哥倫比亞二十世紀哲學指南》中的李澤厚
《諾頓理論和批評選集》“李澤厚”條
海外書評:李澤厚《華夏美學》英譯本書評之一
海外書評:李澤厚《華夏美學》英譯本書評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