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連》中的兄弟連指的就是101空降師中的E連, 也就是《拯救大兵瑞恩》中的瑞恩所屬部隊, 是1942年美軍最優(yōu)秀的作戰(zhàn)精英。1944年4月, 美國把E連所屬部隊的6700名傘兵全部送往前線, 由于飛機受到襲擊, 幾乎所有的傘兵都沒能在預(yù)定地點著陸。于是, E連一邊尋找隊伍, 一邊開展艱苦的戰(zhàn)斗, 死傷率高達(dá)150% (因為死傷后補充的人又再次負(fù)傷死去), 但卻圍剿了希特勒位于西特斯加登的大本營。該連幸存的最年輕的士兵萊斯特, 在世紀(jì)之交把自己作為盟軍在諾曼底的難忘經(jīng)歷和對兄弟連戰(zhàn)友血淚凝結(jié)的珍貴回憶, 告訴了曾擔(dān)任電影《拯救大兵瑞恩》歷史顧問的二戰(zhàn)史專家史蒂芬·安布羅斯, 后者在對幸存者進(jìn)行長時間訪談并參考了當(dāng)年戰(zhàn)士的日記和家書后, 寫出了《兄弟連》一書。
同名改編劇《兄弟連》是永恒的熒幕經(jīng)典,曾創(chuàng)HBO史上最昂貴迷你劇記錄,豆瓣評分9.6分,超10萬人評價。
他們孤膽,他們并肩——八十年前,這支感動、激勵無數(shù)人的E連成立了。
還原二戰(zhàn)中真實的人性和大量鮮為人知的細(xì)節(jié)。
隨書附贈作戰(zhàn)地圖及珍貴歷史照片。
斯蒂芬·E.安布羅斯(Stephen E.Ambrose,1936-2002)
美國著名二戰(zhàn)史專家、傳記作家,新奧爾良大學(xué)歷史系榮譽教授。曾任艾森豪威爾中心榮譽主任、《軍事史學(xué)季刊》主筆、并且是“國家D日博物館”的創(chuàng)建者。
安布羅斯28歲時,獲美國前總統(tǒng)艾森豪威爾賞識,并被指定為其作傳。1992年,《兄弟連》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榜,使他躋身歷史暢銷書作家行列。他還曾擔(dān)任斯皮爾伯格的影片《拯救大兵瑞恩》的歷史顧問,并參與了HBO史詩性連續(xù)劇《兄弟連》的制作。
1998年,安布羅斯榮獲美國國家人文獎?wù)隆?000年,他獲得美國國防部杰出公共服務(wù)獎?wù)隆?
前言
第1章 “我們想要佩戴銀翼徽章”
托科阿營地 1942年7—12月
第2章 “起立,掛鉤!”
本寧堡,麥考爾營,布拉格堡,尚克斯?fàn)I 1942年9月—1943年9月
第3章 “廁所勤務(wù)兵的職責(zé)”
奧爾德本 1943年9月—1944年3月
第4章 “希特勒,當(dāng)心!我們來了!”
斯拉普頓沙灘,厄波特里機場 1944年4月1日—6月5日
第5章 “跟我來!”
諾曼底 1944年6月6日
第6章 “開始行動”
卡朗唐 1944年6月7日—7月12日
第7章 療傷及任務(wù)被取消
奧爾德本 1944年7月13日—9月16日
第8章 “地獄公路”
荷蘭 1944年9月17日—10月1日
第9章 島嶼
荷蘭 1944年10月2日—11月25日
第10章 休息,恢復(fù),重新裝備
大莫米昂 1944年11月26日—12月18日
第11章 “他們把我們包圍了——這幫該死的混蛋”
巴斯托涅戰(zhàn)役 1944年12月19—31日
第12章 崩潰邊緣
巴斯托涅 1945年1月1—13日
第13章 攻擊
諾維爾 1945年1月14—17日
第14章 偵察
阿格諾 1945年1月18日—2月23日
第15章 “世間最美的感受”
莫米昂 1945年2月25日—4月2日
第16章 開始認(rèn)識敵人
德國 1945年4月2—30日
第17章 喝希特勒的香檳
貝希特斯加登 1945年5月1—8日
第18章 軍人夢寐以求的生活
奧地利 1945年5月8日—7月31日
第19章 戰(zhàn)后生涯
1945—1991年
鳴謝和資料來源
譯后記
《兄弟連》試讀
皮科克走時,約翰·馬洛尼神父正用吉普車把喬·托伊從巴斯托涅的救護(hù)站接回來。他在路邊把托伊放下。托伊開始穿過田地向前線走去。溫特斯看到他時,他正往前線走,胳膊吊在胸前的吊帶里。
“你去哪兒?”溫特斯問,“你不必回前線的!
“我想回來和弟兄們在一起!蓖幸吝叴疬吚^續(xù)走。
1月3 日下午,溫特斯帶領(lǐng)2、3 排和從第10 裝甲師配屬來的一支火箭筒分隊離開了有利的位置。他把1 排留下暫時歸D 連, 因為D 連和101師的大多數(shù)連隊一樣,人員已不足編制的一半,守住主防線感到人手不夠,需要支援。2 排和3 排開始往回撤,準(zhǔn)備撤回到俯瞰福瓦村的那片樹林里。
3點30分,先頭分隊決定抄近路橫穿空地,在天黑前趕回散兵坑。其他分隊緊跟其后。德軍看到了他們。
他們剛鉆進(jìn)樹林就注意到,德軍大炮已轟炸過這里。散兵坑四周到處是彈坑和炸落的樹枝。彈坑很大,分明是重炮炸的,可能是170 口徑的。不等有人下令,所有人都立即動手,加固散兵坑的防護(hù)。
利普頓抓過一把斧子,跑向離洞口50 米外的小樹。這是離他最近的樹。聽到德軍的大炮打過來,他因為來不及逃回自己的洞里,于是就跳進(jìn)一個敞開的小洞,那是個別人挖了一點就丟棄了的洞。洞太淺,即使平躺著,利普頓頭部鼻子以上的部位仍露出地面。所以他看到第一批炮彈在樹林里爆炸。
聲音震耳欲聾,十分恐怖。地面像地震一樣搖晃;鸺诜株牭娜擞捎跊]有散兵坑,兩人當(dāng)即被炸死,數(shù)人受傷。
喬·托伊中士在外面叫士兵們躲好。他回憶說:“人們常說你若能聽到炮彈打來,你就沒事。我沒有聽到炮彈。”一顆炮彈就在他上空爆炸。落下的彈片打斷了他的右腿,打中了他的肚子、胸部和雙臂。(胸部的彈片單獨做了兩次手術(shù)才從背后取出。)
轟炸突然開始又突然停止。這是E 連在本次戰(zhàn)役中遭受到的最嚴(yán)重的一次轟炸。樹林里到處都有人呼救。利普頓估計會有步兵來襲,就跑回洞里拿槍。他聽到隔壁洞中有人呻吟。原來是一棵直徑16 英寸的大樹倒在洞口。利普頓想挪動那棵樹,但挪不動。有士兵過來幫忙,從樹邊挖了個口,二等兵謝普總算從里邊爬了出來。
托伊大聲喊救命,想要別人把他拖回自己的洞里。瓜奈若中士第一個趕過來,動手拖他。
轟炸又繼續(xù)了。德國人計劃得很好。正如他們所料,停火時大家都走出散兵坑,救護(hù)傷員。一顆炸彈在瓜奈若頭上爆炸。彈片擊中他的右腿,把腿炸爛了。幾分鐘后,炮火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