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格麗特·阿特伍德被譽為加拿大文學女王,是一位勤奮多產(chǎn)的作家,享有國際聲譽
《使女的故事》作者阿特伍德更多因其小說而享譽世界文壇,但她的文學創(chuàng)作始于詩歌,《吃火》是她的詩集代表作 ◎在大量關(guān)注女性話題的詩作中,她以尖銳的筆觸揭示了男權(quán)社會對女性的壓迫與暴虐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是加拿大著名詩人、小說家、文學批評家、隨筆作家以及環(huán)保主義者。她也是迄今在中國被翻譯和研究得最多的加拿大當代作家。在中國內(nèi)地,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這位當時被認為有才華的中年女作家和她的主要作品首次得到介紹(黃仲文《加拿大的英語文學》,《外國文學》1981年第10期)。其后,《世界文學》《外國文學》《詩刊》《當代外國文學》等雜志陸續(xù)譯介、刊發(fā)過她的短篇小說和詩作。1991年,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出版了她的長篇小說《假象》(Surfacing)和文學批評論著《生存加拿大文學主題指南》,兩本書原版于1972年。Surfacing是阿特伍德的第二部長篇小說,她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可食的女人》(1969年初版)于1994年譯介出版。這兩部小說后來又有了新的譯本,分別以《浮現(xiàn)》和《可以吃的女人》為新譯書名,于1999年由譯林出版社和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那以后,阿特伍德得到了更廣泛的譯介,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為止譯介作品已逾三十種,包括獲得布克獎的長篇小說《盲刺客》,以及代表作品《別名格雷斯》《神諭女士》《貓眼》《羚羊與秧雞》《珀涅羅珀記》《強盜新娘》等。譯介集中在小說方面,另有短篇小說集《藍胡子的蛋》《荒野指南》等和隨筆集、評論集若干。
長久以來,阿特伍德更多因其小說而享譽世界文壇,但她的寫作生涯始于詩歌。十九歲發(fā)表第一首詩,第一個出版物是一本詩歌小冊子《雙面珀爾塞福涅》(1961),由一家名叫Hawkshead的獨立出版社出版,只印了兩百本,如今已成珍稀出版物。第一本正式出版的詩集《圓圈游戲》(1964)即獲得加拿大總督文學獎。在三十歲出版第一部長篇之前,阿特伍德已出版過6種詩集和詩歌小冊子,成了當時加拿大最著名的青年詩人。她同時寫作詩歌、小說、兒童文學、非虛構(gòu)文學(隨筆和評論)等,并在她涉獵的不同文體上成果卓異。截止到2014年,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共計出版過詩集十七部,長篇小說十四部,短篇小說七部,童書八部,非虛構(gòu)文集十一部,另有小型出版物多種,包括七本詩集,四本小說集,以及電視劇腳本、廣播劇腳本、編纂書籍、聲音出版物多種。
在加拿大和英語文學世界,阿特伍德也是被公認的重要的當代詩人之一。
阿特伍德在一篇回憶文章中稱,自己是在十六歲時成為一名詩人的。當時還是中學生的她,在陽光燦爛的某一天,穿過球場,走在從學校回家的平常小道上,忽然,她感覺到一只巨大的拇指無形地從天空降下來,壓在我的頭頂。于是,一首詩誕生了。盡管只是首年少之作,但作為一個禮物,這首詩來自于一位匿名恩賜者的禮物,既令人興奮又險惡不祥(《指令之下》)。這既可以理解為文學靈感的神秘和支配性,也如阿特伍德所言,預(yù)示了我從非寫作者變成寫作者的轉(zhuǎn)變(《與死者協(xié)商》)瞬間。
誠如上文所言,阿特伍德的詩歌差不多和她的小說同時在內(nèi)地得到譯介,但比較而言,詩歌翻譯零散,兼常有重譯,以致她的詩歌面貌遠不如她的小說留給讀者的印象清晰并深刻。我對作為詩人的阿特伍德產(chǎn)生進一步閱讀的興趣,是在讀了詩人翟永明的短文《日漸衰老的女詩人坐在陽臺上》(《紙上建筑》,1997年)之后。2000年4月,短期訪問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期間,我在悉尼大學附近一家名為Gleebooks的書店買到詩集Eating Fire (《吃火》)!冻曰稹罚1998年出版)是阿特伍德的第十六本詩集,精選了她的三種詩集《詩選:19651975》《詩選:19761986》和《早晨在燒毀的房子里》中的作品兩百十二首,體現(xiàn)了她1965年至1995年三十年間詩歌創(chuàng)作的主要成就,三種詩集里的前兩種囊括了前二十年中阿特伍德出版的十一部詩集里的主要作品。
我著手翻譯《吃火》,起先是為了在女性詩歌民刊《翼》上介紹這位女詩人。后接到當時在河北教育出版社任職的楚塵先生約稿,計劃譯出整本詩集!冻曰稹烦醺遄g成于在2003年非典(SARS)疫情嚴峻時期,不過,譯稿的修訂進行得相當緩慢,而出版也歷經(jīng)了幾番周折。2014年,《吃火》譯稿輾轉(zhuǎn)至河南大學出版社,在楊全強先生的努力下,終于可以與讀者見面。好事多磨,還是回到作為讀者的我,對阿特伍德詩歌的理解與認識吧。
阿特伍德的詩歌總體上呈現(xiàn)為一種克制、冷靜、含蓄的語調(diào);蛟S因為寫小說慣常運用描繪與記述,在詩中,她不喜鋪排的描摹或想象,而著力于句子中節(jié)奏靈敏的探索,在整體的敘述性中蘊藏了多樣的情緒切換,富有戲劇性。阿特伍德寫作無韻的自由詩,在詩歌體式上有多樣的探索?v觀阿特伍德的詩歌,比照《吃火》中詩人早期和晚近詩作,我們能夠看出,她的寫作呈現(xiàn)出日益明晰、坦率和質(zhì)樸的趨向。選詞更簡明,語序更自然,斷行遵從深長、平穩(wěn)的呼吸,甚至修辭也逐步簡省,這使得阿特伍德晚近的詩歌更平易、耐讀。這是我特別喜愛《吃火》集子中《早晨在燒毀的房子里》的詩作的原因。
通讀阿特伍德的詩歌,不難發(fā)現(xiàn),阿特伍德幾乎每一本詩集都是對一個相對完整主題的挖掘,同時,詩人也為不同的主題找到相應(yīng)的獨特形式。詩集《蘇珊娜穆迪日志》以加拿大早期移民作家蘇珊娜穆迪的經(jīng)歷為素材,采取日記體,以后者的口吻描述加拿大早期拓荒者在同大自然斗爭的過程中矛盾而艱難的內(nèi)心歷程。詩人不僅模擬蘇珊娜穆迪的日記,書寫了后者在叢林中開荒、扎根的經(jīng)歷,還想象她死后乃至復(fù)活實際是其精神延續(xù)性的內(nèi)心世界。日志分為三部分,是由二十七首短詩構(gòu)成的長詩!稄姍(quán)政治》探討了兩性關(guān)系,諷刺了浪漫愛情的欺騙性,具有鮮明的女性主義色彩。這本詩集中的詩句多口語化,常以輕松、自然、戲謔的口吻描述日常生活細節(jié),漫不經(jīng)心而又一針見血地指出不平等的兩性之間的權(quán)力關(guān)系。在以書寫女性經(jīng)驗為主旨的詩集《雙頭詩》中,阿特伍德將筆觸探向她的母系家族史和加拿大歷史,為女性身份、女性書寫正名,剖析加拿大人身處兩種文化之間的尷尬。初版于1978年,《雙頭詩》或許標志著阿特伍德的詩歌風格邁入了沉郁、深厚的新一階段。套用當代中國詩歌批評中的一個概念,可以說,阿特伍德進入了熔鑄現(xiàn)實與歷史、神話與想象、觀察與內(nèi)省的中年寫作。其中,《為祖母而作的五首詩》、《嫁給絞刑吏》等都是撼動人心的佳作。也許是因一度致力于小說寫作而在詩壇沉寂近十二年之故,1995年出版的《早晨在燒毀的房子里》,無論題材、主題與風格都相當豐富多樣。其中第IV部分追悼她的亡父之作,以平實的語言記述記憶中的生活場景,幾乎不加修飾,卻真摯動人。
童話、神話、加拿大歷史故事、政治事件、經(jīng)典文學和藝術(shù)形象等,是阿特伍德在各個時期的詩歌中經(jīng)常運用的素材;蚴峭ㄟ^改寫、重寫,或是糅合詩人的生活經(jīng)驗書寫,或是將神話、童話寓言化,阿特伍德都能感發(fā)激勵,化腐朽為神奇,使舊典煥發(fā)新鮮的藝術(shù)魅力。在《變形者之歌》《蛇之詩》《無月期》等詩集中,有大量改寫和重寫神話、童話的詩歌作品。而《早晨在燒毀的房子里》的II、III、IV部分,神話、歷史、經(jīng)典文學形象元素不斷出現(xiàn)在詩歌中,成為阿特伍德借以觀察現(xiàn)實,處理日常經(jīng)驗不可或缺的出發(fā)點和方法。如果從文學原型和批評方法的意義上理解,這或許部分地得益于她大學時代的老師、加拿大著名神話-原型批評家諾斯羅普弗萊的啟發(fā)。那些負載著集體無意識的神話、童話形象不僅為詩人提供了現(xiàn)實故事的敘事原型,也是詩人藉此探尋主體性,營造現(xiàn)實的有力的替代物。詩人仿佛可以隨時戴上或摘下這些面具,既扮演又觀察,既體驗又批評。
阿特伍德在詩歌語言上力求準確、明晰,帶有鮮明的敘述性與戲劇感,也有一些詩作側(cè)重抒情性,或摻入文字游戲。在大量世情觀察的詩歌中,阿特伍德將作為小說家的冷靜與尖銳,轉(zhuǎn)化為富有銳利質(zhì)感的語言!赌闫鹾衔摇肥窃娂稄姍(quán)政治》中的題詩,詩人巧用鉤子(hook)與眼睛(eye)這兩個詞語在英語中的雙關(guān),形成了兩組意義翻轉(zhuǎn)的意象,諷刺了浪漫愛情關(guān)系中的暴力與不公
You fit into me
like a hook into an eye
a fish hook
an open eye
你契合我
像一枚搭鉤契合一只扣眼
一枚魚鉤
一只睜開的眼
第一節(jié)中的hook和eye,指人們常見的衣服上的搭扣,由搭鉤與扣眼組成,高度契合,美好之愛也如用了契合的搭扣的衣服般,讓穿它的人感到舒暢。第二節(jié)并列的兩個短語,hook與eye,代表其初義,形象鮮明,閃現(xiàn)出充滿暴力的緊張感。眼睛的脆弱,魚鉤的尖利,通過契合一詞獲得巨大的反諷張力。在《一個女人的問題》中,詩人冷靜地描繪作為展品的幾個女人被侮辱和被摧殘的身體,克制的口吻中蘊藏著憤怒的力量。在詩的末尾,詩人質(zhì)問:
這不是博物館。
誰發(fā)明了愛這個詞?
在大量有關(guān)女性題材的詩歌作品中,阿特伍德揭示男權(quán)社會對女性壓迫和施暴的詩句常常尖銳到近乎殘酷,反映了詩人精神底蘊的強大。這也與她追求簡練、清晰和準確的總體詩歌風格密不可分。
阿特伍德開始寫作的年代,也是加拿大英語文學邁向成熟階段的歷史時期。阿特伍德的寫作始終堅持探尋加拿大文學的主體性,圍繞著生存或幸存(生存和幸存是英文survival的兩種含義)這一既是歷史和現(xiàn)實的也是象征性的關(guān)鍵詞展開,并使主題延伸或衍生出豐富的內(nèi)涵,去觸及時代、現(xiàn)實社會和大千世界。在阿特伍德的詩歌中,貫穿著人與自然、人與動物、人與人、人與歷史以及人與文化之間復(fù)雜纏繞的沖突、交流和平衡意識。這也使得她的寫作突破了民族的和文學史的文化空間視野的拘囿。讀阿特伍德的詩,我們既能了解加拿大的自然風光和歷史文化,也能體察詩人融合日常生活、情感歷程與心靈沉思的審美情懷,還能感受到詩人對人類中心主義的警惕與反省!对绯吭跓龤У姆孔永铩穼懙皆娙送昃幼∵^的房子毀于大火,詩人想象自己回到那所記憶中的房子里吃早餐,在回憶和想象之中,細節(jié)清晰起來,森林、火、廚房里的器物、湖面、天空、我等一一展現(xiàn):
一切都長久地完結(jié)了,
水壺和鏡子,勺子與碗,
包括我自己的身體,
包括我曾經(jīng)的身體,
包括我現(xiàn)在的身體
當我坐在這個早晨的桌邊,孤單而快樂,
赤裸的孩子的雙腳踩在燒焦的地板上
(我?guī)缀跄芸匆姡?br />穿著我燃燒的衣服,那單薄的綠色短褲
還有臟兮兮的黃T恤
托著我灰燼的,不復(fù)存在的,
發(fā)光的身體。閃耀。
因為父親是一名昆蟲學家,阿特伍德幼年和童年時代有很長時間跟隨父母居住在森林里。表面上看,這首詩是回憶之作,隨著詩句的展開,畫面感的增強,我們仿佛能夠看到森林里的湖,湖邊的小屋,屋里的陳設(shè),只是人去屋空,而詩人把童年的自己安置在這所不存在(因為已被燒毀,變成回憶中的存在)的房子里,看著自己和房子一起燃燒起來。寫下這首詩的詩人早已告別了童年,永恒的活火燒毀了舊屋,也燃盡了過去的時光。一切皆流,人不能兩次走進同一條河流,萬物相互轉(zhuǎn)化,唯有精神的生命持續(xù)著,不朽而永恒。
阿特伍德的詩也是對翻譯的考驗,簡練的散文風和自由體雖使譯者不致總是糾結(jié)于詞語的精確及押韻與否,但詩歌之所以是詩歌必須有其音樂性。詩歌翻譯中,譯者尤其需要一雙靈敏而謙卑的耳朵,如同音樂家,能準確辨別原詩的聲音特征。整體而言,《吃火》譯文盡量遵照原詩的口吻,不刻意追求漢語詩歌語言的風格化。雖然換一位譯者,也不排除漢語中的阿特伍德帶有另一種聲音的可能性。在識準聲音的基礎(chǔ)上,尋求詞語的準確,勾勒詩人阿特伍德的三維形象。原詩中的某些特殊形式比如阿特伍德有一段時間喜歡在詩中用符號&作連詞,譯文也作了保留。
對作家阿特伍德的總體研究,在漢語世界已出版兩本專著,《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研究》(傅俊,譯林出版社2003年出版)和《生態(tài)批評視野中的瑪格麗特阿特伍德》(袁霞著,學林出版社2010年出版)。前一種以阿特伍德的生平為線索,概述了她各個階段的寫作面貌,側(cè)重考察了她的長篇小說、詩歌和短篇小說中的代表作品。后一種著作以生態(tài)批評為文學、文化研究方法,將阿特伍德的文學寫作分成四個主題,并結(jié)合作品一一加以探析。這兩本專著就阿特伍德的寫作所涉獵的題材、主題,以及總體藝術(shù)特征進行了全面的概括。
譯文校對過程中,我要感謝來自美國的詩人、漢學家徐貞敏(Jami Proctor-Xu)的無私襄助。感謝楊全強先生的耐心和堅持。因本人學識有限,譯文中難免疏忽和錯誤,苦心的努力也可當作拋磚引玉,期待方家與同道指正。
2015年3月
重版后記
自2015年3月《吃火》中譯本出版至今,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又出版過小說與詩歌作品多部,并在世界文壇聲譽日隆,而她在漢語中也得到了更深入的譯介。2016年8月,在馬其頓斯特魯加國際詩歌節(jié)期間,我有幸見到阿特伍德本人,聽她讀詩,談話,為她的幽默和智慧所折服。此次借上海譯文出版社推出新版《吃火》之機,我仔細校訂了原譯,糾正了一些明顯的譯誤,并調(diào)整了之前譯文中部分帶有個人習慣的語序傳達和略顯夸飾的譯法。校訂過程中,我喜歡反復(fù)出聲地讀出譯文,希望在聽覺上,使?jié)h語中的瑪格麗特阿特伍德更加可感可觸,貼合我關(guān)于她的聲音印象。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對當代中國詩人的啟發(fā)與影響也不容忽視。
或許,我們的印象里,在中國,被談?wù)摰耐鈬娙,多是些?jīng)典大詩人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重要詩人,而且大部分是以詩歌為主要創(chuàng)作文體的作家。同時,因文學市場和文學潮流左右的翻譯的不確定性,我們發(fā)現(xiàn),不同時期受到關(guān)注的外國詩人也有所不同。在當下的文學語境中,一個時期特別受到重視的外國詩人,通常是在某些方面對中國詩歌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參照價值的詩人。從寫作立場、詩歌觀念、主題,到具體的寫作技藝等方面,均如此。以上情形可以理解為,是客觀上出自自身的需要而選擇翻譯對象的情況。另一方面,部分中國詩人已經(jīng)自覺到,需要對同時代其他國家的詩歌同行給予更多的重視與關(guān)注,由此,通過閱讀、譯介同期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當代外國詩人,是一種平等的文學和文化上的交流與競技。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詩人就注意到了瑪格麗特阿特伍德,沈睿、翟永明、蔡天新、黃燦然等詩人,或翻譯或撰文談?wù)撨^她的詩。進入新世紀,又有宇向、董繼平、楊向榮等詩人與譯者,繼續(xù)深入全面地譯介作為詩人的阿特伍德。1990年代與新世紀的前十年,這二十年是中國當代詩歌最具活力的年代,詩歌觀念的更新、詩歌思潮的涌現(xiàn)、詩歌爭論的激烈與頻繁,顯示了多元活躍的詩歌生態(tài)。我于2000年左右開始翻譯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的詩,在翻譯過程中,曾經(jīng)跟詩人翟永明、朱朱、鴻鴻(臺灣)分別有過不只一次的討論,顯然,從了解程度可知,他們是把阿特伍德作為身邊同行來看待的。
所以,這是作為共時性現(xiàn)象或知音現(xiàn)象的詩人之間的惺惺相惜嗎?就像我在馬其頓見到阿特伍德,她和我說的第一句話是北京的空氣質(zhì)量怎么樣?,我意識到,這種現(xiàn)實感與連帶感只有在開放又嚴肅的心靈之間才能產(chǎn)生。
如果把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的詩歌在中國詩人中引起共鳴的時間,集中在我所說的1990年代至2000年代,那么,我們便可以從詩歌的敘事性、主題詩集寫作、女性詩歌寫作、對童話與神話的當代改寫,以及詩歌的戲劇性探索等多個方面,來考察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對于中國當代詩人的影響。當然,圍繞這些議題,我們不可能只將阿特伍德作為唯一的影響源,甚至,也不便輕忽中國詩人自身的創(chuàng)造性。這也是我在此文中,寧肯使用啟發(fā)、共鳴和連帶感等詞匯的原因。這種偏離了傳統(tǒng)比較文學的影響研究意義上的相互比照,理應(yīng)另辟新文詳加闡明,或可借此發(fā)現(xiàn)更有趣而多面的故事。這里,我僅把問題提出來,以待有興趣者與我共同探討。
是為記。
2024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