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遇而安(精裝)(迄今為止,孟非唯一人生回顧。華美精裝版,永久珍藏!四十年的經(jīng)歷,真實從容,順應(yīng)本心,不執(zhí)迷,不惘然。)
定 價:49.8 元
- 作者:孟非 著
- 出版時間:2014/1/1
- ISBN:9787550219472
- 出 版 社: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
- 中圖法分類:K825.42=76
- 頁碼:263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16開
這是孟非對過往四十年歲月的動情回顧、從容講述。
童年重慶、少年南京,不同的文化對他影響深遠。
中學時代嚴重偏科,黑暗得讓他看不到未來。
臨時工的日子辛酸艱苦,卻奠定了他往后的不平凡。
他從攝像、記者、編導(dǎo)、制片人、主持人的不同角色上一一走過。
四十年,人生坎坷,從平凡到精彩,命運總在不經(jīng)意間轉(zhuǎn)折。
順應(yīng)本心,淡定從容,坦然面對每一次改變。
隨遇而安,是很多人問起他的心路歷程時,他給出的唯一答案。
迄今為止,孟非唯一人生回顧! (nèi)文附有大量孟非生活、工作照片,記錄他的人生歷程,對于喜歡他關(guān)注他的讀者來說,具備了收藏價值! ∷氖甑慕(jīng)歷,真實從容,順應(yīng)本心,不執(zhí)迷,不惘然。 《隨遇而安》(精裝本)全新的設(shè)計,內(nèi)文裝幀更華美,封面采用PP環(huán)保材料,無磨損,永久珍藏!
孟非,江蘇衛(wèi)視著名主持人,主持過的節(jié)目《南京零距離》、《絕對唱響》、《名師高徒》、《非誠勿擾》。2003年被評為“中國十大新銳主持人”、“中國百優(yōu)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2007年、2008年、2009年主持江蘇衛(wèi)視《絕對唱響》、《名師高徒》。2010年主持《非誠勿擾》,收視率在全國同時間段獲得第一,節(jié)目受到觀眾和網(wǎng)友的廣泛關(guān)注。2011年6月起開始主持《非常了得》。
第一部分重慶·童年
一 鄉(xiāng)愁
二 童年
三 我的外婆
四 我眼中的重慶
第二部分南京,南京
五 小資本家爺爺
六 重慶和南京的差別
七 不堪回首的中學時代
第三部分印廠生涯
八 印刷工
九 這就是勞動人民
十 工傷
第一部分重慶·童年
一 鄉(xiāng)愁
二 童年
三 我的外婆
四 我眼中的重慶
第二部分南京,南京
五 小資本家爺爺
六 重慶和南京的差別
七 不堪回首的中學時代
第三部分印廠生涯
八 印刷工
九 這就是勞動人民
十 工傷
第四部分走進電視臺
十一 打雜
十二 成長
十三 “名記”
十四 遲到一年的公正
十五 轟動一時的報道
十六 走出低谷
十七 主持生涯
十八 他們說《非誠勿擾》
第五部分難忘新疆
十九 愛上新疆
二十 喀納斯
二十一 不醉不歸
二十二 異域風情
二十三 賈娜爾
二十四 死生帕米爾
二十五 塔吉克風俗
二十六 傳說有點兒美
二十七 公主堡歷險
二十八 塔克拉瑪干
二十九 克里雅
第六部分隨便說說
三十 我愛養(yǎng)狗
三十一 絮絮叨叨
第七部分希臘啟迪:民主與國民
三十二 民主的起源地
三十三 最后一分鐘哲學
三十四 希臘的笑容
第八部分德國:“人”字別有意味
三十五 不一樣的世界杯
三十六 德國人的性格
三十七 熟悉的陌生人
第九部分以色列十日談
三十八 神秘的國度
三十九 我們不了解的以色列
四十 “人民公社”基布茲
第一次去西安
我父母在西安團聚后,我去過西安兩次,都是去過暑假。我還記得在一九七八年我第一次去西安的情形。
放假以后,外婆買了火?票,把我送到菜園壩火車站,找了個列車員熟人把我送上火車—以他們的社會關(guān)系,最多也只能夠上列車員了。說是讓列車員關(guān)照我,但人家忙著呢,哪顧得上我。那個列車員阿姨就只是把我弄到列車員休息室,讓我在里頭坐著。我也聽話,挎著一個小包就傻乎乎地坐著,看見她開始掃地了,我還過去幫忙。列車員阿姨連忙說:“別動別動,好好坐著,別亂跑!”我就又乖乖地坐下了。
那時從重慶到西安要坐兩天火車,出門前外婆一再叮囑:“中途在哪兒停站都別下,等所有人都下的時候你再下,那是終點站。記住,等一車的人都走的時候你再跟著走!?懵懵懂懂地點頭說好。
其實那會兒我已經(jīng)明白了,尤其是一路聽見廣播里報站,等到聽見“西安站到了”,我也就毫不遲疑地跟著下車了。但是西安站那么大,對于一個八歲的小孩兒來說,那個世界瞬間變得不知道有多大,有那么多火車來來往往,有那么多人進進出出。我就記著外婆叮囑的—跟著大人走。于是,我就跟著我們那一列車上的我認得的人走。出去以后是哪兒,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爸媽和哥哥會來接我。
當時也就到大人屁股那么高的我,在黑咕隆咚的夜里,也不知道害怕,誰也不認識,就那么懵懵懂懂地出站了,來到一個陌生的世界?。出站沒走多遠就聽到了我哥叫我的聲音。
暑假過完,我又按照之前來的程序,坐上回重慶的火車。想想現(xiàn)在的父母,之所以不敢讓孩子這樣出門,恐怕也是因為現(xiàn)在的社會治安沒有當時那么好了。
西安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大雁塔、華清池、兵馬俑這些著名景點我都去過,但沒什么印象了,只對一頓飯印象特別深。
我第一次去西安,一家人難得聚在一起,父母特別高興,帶我們下館子。那是一個國營大館子,叫“五一飯莊”,當時是西安最高級的大飯店之一。下館子對當時的我來說是非常新鮮和高級的體驗,因為在重慶,節(jié)儉的外婆認為?館子是有錢人和不會過日子的人干的事兒。她什么都是買回家自己弄,把家里的伙食操辦得很好,所以我在重慶就沒有下過館子。
那天在五一飯莊我和我哥一人點了一碗面,是有澆頭的那種,還有兩屜小籠包。那是我第一次吃小籠包,一口下去我就震驚了,完全沒想到世界上還有那么好吃的東西;刂貞c之后,我對小籠包子的幸福回憶持續(xù)了將近一年。童年的我心里暗暗地想,我要是當了皇上,天天讓御膳房做小籠包子給我吃!直到今天,熟悉我的朋友、同事都知道小籠包子仍然是我最愛的食物之一。
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我在重慶的親戚都是最普通的勞動人民,文化程度都?高,但都同樣憨厚善良、熱情好客。他們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姨婆一家,我童年歡樂的記憶有很多都出自她家。長大以后我才知道,這個姨婆不是外婆的親妹妹,她們是在抗戰(zhàn)期間逃難的路上認識并結(jié)為姐妹的,但她們一輩子比親姐妹都親。我們兩家的關(guān)系甚至比有血緣關(guān)系的還好。
那是特別可愛而且有意思的一家人—他們家也是“母系氏族”。姨婆在印刷廠工作,是個整天樂呵呵的胖老太太,在我童年的記憶中,她嘴里永遠都有說不完的俏皮話,她?語言似乎與生俱來地帶有勞動人民草根式的幽默。她的那些話如果寫出來一點兒也不好笑,但通過她的嘴,用她特有的方言和腔調(diào)說出來,就特別好笑,特別有感染力。我外公外婆的話不多,更缺乏幽默感,相比之下我姨婆是個話癆。逢年過節(jié)去他們家,從一進門開始,她就說個不停,一屋子人都被她感染了,笑個不停。
我叫姨婆的兒子“舅舅”,他和我媽一塊兒長大的,一輩子都在供電局抄電表。打我記事兒開始就沒聽這個舅舅講過幾句話,偏偏我舅媽也是個話癆,也沒什么文化,跟姨婆還特別能講到一塊兒去。她們是我這輩子見過的關(guān)系最好的婆媳。?舅、舅媽生了一兒一女,分別是我表哥、表妹。表哥話也不多,表妹又是挺能說的人—說他們家是母系氏族真一點兒不夸張,他們家的話都讓女人說了。
后來我回重慶也常到舅舅家吃飯。他愛喝酒,也能喝,他喝的酒很便宜,經(jīng)常是幾塊錢一桶的散裝高粱酒。我和舅舅喝酒的時候,就聽舅媽、表妹一直不停地說,問這問那,他們家、我們家的事兒輪流說。舅舅在邊上默默地坐著,隔個兩分鐘就端起杯子沖我說“喝一個”,一斤酒喝到底兒了,他從頭到尾基本上只有這么一句話。
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還有我媽在重慶臺最要好的同事黃阿姨。她是電臺的資料員,前幾年她去世了。我記得當時我媽接到黃阿姨女兒報喪的電話時,我正好在吃飯,看到我媽拿著電話聽了沒有兩分鐘突然放聲大哭。
我小時候逢年過節(jié)有一半時間在姨婆家,另一半就在這個黃阿姨家。我從幼兒園放學回家只要媽媽不在,去的就是黃阿姨家。前面說到的,我媽和同事整夜聊天,基本上都是在黃阿姨家。黃阿姨家也有一兒一女,兒子叫小勇,女兒叫小輝(多么樸素的名字),我們也是從小一塊兒長大。后來我媽去西安了,我在重慶,只要放暑假,黃阿姨都到外婆那里把我接到她家住一陣子,每年如?。
黃阿姨話?太多,也做得一手好菜,非常賢惠,在我心目中她就是我姨媽。她老公姓陳,長相酷似朱時茂,也不怎么說話,我一直叫他陳叔叔。陳叔叔是原重慶紅巖電視機廠的總工程師,我人生中第一次看電視,就是在他們家。“文革”期間上上下下都在搞運動,陳叔叔卻在家里攢零件,省吃儉用,自己組裝了一臺電視機,九英寸的。在當時電視機是高科技的玩意兒,放電視的時候一個院子里的鄰居都聚在一起看,家里坐不下那么多人,就把電視機拿到院子里放,電線得拖得老長。黃阿姨家的院子里還有一棵黃桷樹,大人們在院子里站著坐著看電視,我?這些小孩兒就爬到樹上看電視。那個時候電視節(jié)目一天就播兩個小時,就跟看電影一樣。
現(xiàn)在我回重慶去,就看望兩家人,一個是舅舅,一個就是黃阿姨的兒女。在我看來,黃阿姨家姐弟兩個,就跟我的兄弟姐妹一樣,是一家人。他們帶給了我童年最為快樂和幸福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