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俗是炎黃子孫溝通情感的紐帶,是彼此認同的標志,是規(guī)范行為的準繩,是維系群體團結的黏合劑,是世世代代錘煉和傳承的文化傳統(tǒng)。在民俗中凝聚著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文化創(chuàng)造、民族的真善美。
中央文明辦、文化部、民政部、新聞出版,總署等六部委主辦的“萬家社區(qū)圖書室援建和萬家社區(qū)讀書活動”重點圖書,其中的《民間技藝》榮獲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第一屆“三個一百”原創(chuàng)出版工程圖書獎。一個人從在胎中孕育直到死去,甚至到死去很久很久,都始終處于民俗的環(huán)境中,民俗像空氣一樣是人們須臾不能離開的,對于民眾社會來說,民俗又是溝通情感的紐帶,是彼此從不同的標志,是規(guī)范行為的準繩,是維系群體團結的粘合劑,是世世代代錘煉和傳承文化傳統(tǒng)。
劉魁立,著名民俗學家,民間文藝學家,哲學博士(俄羅斯),研究員、教授、博導,中圈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中國民俗學會理事長。
張旭,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曾任《群眾文化》、《文化月刊》主編,現(xiàn)為文化部社會文化圖書館司(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司)司長。吳裕成天津《今晚報》高級編輯,副刊部主任。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民俗學會理事,天津市政協(xié)文史委委員。著有《十二生肖與中華文化》、《中國的門文化》、《酉雞有吉》、《中國龍》、《中國的井艾化》、《生肖與中國文化》等著作。
第一章 十二生肖的由來
十二生肖名稱多
秦代簡書記生肖
生肖十二:“天之大數(shù)”
日月經(jīng)天與干支紀歲月
“斗柄回寅天下春”
從“中華第一龍”說起
古人奇思妙想釋生肖
關于生肖來源的傳說
我國各民族的十二生肖
第二章 十二生肖與宗教
道教與十二生肖
佛教與十二生肖
第三章 細數(shù)十二生肖
鼠排第一引發(fā)的話題 第一章 十二生肖的由來
十二生肖名稱多
秦代簡書記生肖
生肖十二:“天之大數(shù)”
日月經(jīng)天與干支紀歲月
“斗柄回寅天下春”
從“中華第一龍”說起
古人奇思妙想釋生肖
關于生肖來源的傳說
我國各民族的十二生肖
第二章 十二生肖與宗教
道教與十二生肖
佛教與十二生肖
第三章 細數(shù)十二生肖
鼠排第一引發(fā)的話題
丑牛辟地
“山中寅日,有自稱虞吏者,虎也”
“卯酉日月門”:月兔傳說
龍,生肖中唯一的虛擬動物
屬相蛇,稱小龍
“吉日庚午,既差我馬”
三陽開泰大吉祥
“申日稱人君者,猴也”
酉雞有吉貼“道酉”
鳳伯犬首戊之神
“家”中有“豕”也有“亥”
第四章 民間習俗中的十二生肖
本命與本命年
屬羊屬虎的性別歧視
生肖取名
育兒習俗
婚姻習俗
屬相論命不足信
“牛馬年,好種田”
幾龍治水和幾牛耕田
從“石敢當”說到巧借屬相日
第五章 藝術作品中的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詩文
美術為生肖造形
一歲一個吉祥物
太古洪荒,原始人環(huán)顧四野,仰望天空,最能引起注意的,一定是太陽和月亮!翱h(懸)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易·系辭》說的就是這么一回事。
太陽結束寒夜,結束隱藏在黑暗中的恐怖。太陽帶來了光明和溫暖,帶來了捕獵采摘以充饑腸的良辰。對原始人說來,朝霞滿天,紅日東升,日復一日地上演著生活的開幕式。
日升日落,月圓月虧,運動與變化為兩顆天體增添了神秘,也產(chǎn)生了許多瑰麗的神話!渡胶=(jīng)·海外東經(jīng)》說:“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國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蓖瑫洞蠡臇|經(jīng)》也記:“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于烏!睘,《淮南子·精神篇》“日中有踆烏”,踆烏即三足烏。大木、扶木則是神話傳說中的扶桑樹,其高“三百里”,十顆太陽如紅彤彤的果子掛在枝葉間,并輪流躍上樹梢,俯照大地。你升他降的間隙,便由黑夜來間隔。
太陽怎么會是十兄弟呢?《山海經(jīng)·大荒南經(jīng)》描述:“東南海之處,甘水之間,有羲和之國。有女子名日羲和,方浴日于甘淵。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币粋龐大的家族,一個充滿母愛的母親,羲和養(yǎng)育了十個兒子,在甘淵為她的太陽孩子們洗澡。十日神話,應是先民們對于晝夜轉換的想象,也是對于嚴重旱災的一種感受!俺嗳昭籽姿苹馃,何況十個太陽!十日并出成了災害的代稱。
神話描繪自然界的神威,也幻想人類征服自然的偉力!痘茨献印け窘(jīng)篇》所記錄的傳說,在講述“堯之時,十日并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的慘相之后,為民除害的神話英雄上場了:“堯乃使羿……上射十日”。羿仰天控弦,一口氣射掉九顆太陽。“羿焉彈日?烏焉解羽?”經(jīng)屈原《天問》這么一問,使得后羿射日的故事更加圓滿:羿開弓放箭,太陽里的金烏不免要羽毛紛落的。
20世紀70年代初,長沙馬王堆一號、三號漢墓出土了兩幅T形帛畫。兩幅帛畫均分天上、人間、冥間三部分。在天上部分,均畫有蟾蜍、兔、月亮,居畫面左側;畫有陽烏、太陽,居畫面右側,并畫扶桑枝蔓簇擁著日輪。其中一號墓帛畫,陽烏紅日居上,八顆小太陽在下,散布于扶桑的枝蔓之間,共計大小九個太陽。
與十日神話珠聯(lián)璧合,是十二月亮的故事!渡胶=(jīng)·大荒西經(jīng)》載:“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二,此始浴之!钡劭】墒莻多福的天神,他不單擁有十個太陽兒子,他的妻子還為他生下十二個月亮——月屬陰,這應是六雙女兒了。
十日和十二月的神話,可作為探究天于地支的材料。朱熹《楚辭集注》引述“天有十日,日之數(shù),十也”的說法,認為“此十日,本是自甲至癸耳,而傳者強以為十日并出之說”。他將十日神話與十天干相提并論,認為先有甲乙丙丁十天干,后有十日并出的故事附會。
數(shù)學十進位制的發(fā)明,派生出類似“旬”的概念,影響了十日神話和十天干的產(chǎn)生。地支則不同。它取數(shù)十二,并非靠著數(shù)學本身的給予,而是依靠天文學對數(shù)學的運用,也就是說,是初期天文學選擇了“十二”——其最重要的例子,便是至今仍通行于世的十二月歷法。
認識歲時實在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在原始時代,先民們體驗著寒暑交替的循環(huán)往復,為揣摩歲長,為尋找一把尺子丈量這段時間周期,他們仰觀俯察,上下求索。
有聰明的觀天者發(fā)現(xiàn)月亮盈虧的周期性規(guī)律,可以用來丈量一歲的長短,十二回(閏年為十三回)月圓為一歲。
十二月歷法的發(fā)明,堪稱初期天文學最輝煌的成果之一,其功當不在后稷教稼、大禹治水之下。“十二”被視為傳達著天之奧秘的“天之大數(shù)”。天干需要地支為伴,日、月相對,天地相對,為“十”配伍,也就非“十二”莫屬了。
十天干與十二地支相配合,有了六十甲子。六十甲子為二者的最小公倍數(shù)。殷墟出土的一塊牛肩胛骨上,刻著完整的干支表——天干與地支配合,用來紀日。這就是沿用至今的六十甲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