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驗教材共十四章。第一章實驗的基本知識和技術,介紹人體形態(tài)與結構、機體主要系統(tǒng)的機能與代謝實驗、基本病理變化實驗、病原微生物實驗、實驗動物有關技術、實驗設計和統(tǒng)計分析等基本知識和技術;第二章至第四章通過實驗驗證藥物作用的影響因素及化學治療藥物和抗炎、免疫藥物實驗;第五章至第十一章以機體各系統(tǒng)為線索,分別介紹藥物作用的研究方法;第十二章介紹機體幾個重要系統(tǒng)疾病動物模型的復制方法;第十三章為綜合設計性實驗;第十四章為藥物的安全性評價實驗。為方便查找與實驗相關的參數(shù),附錄部分收集了常用的數(shù)據(jù)。
戴敏,安徽中醫(yī)藥大學醫(yī)學院,院長 教授 博導,戴敏,女,漢族,安徽休寧人。1964年5月出生。安徽中醫(yī)藥大學藥學院院長。中藥學專業(yè)博士生導師,博士,教授,長春中醫(yī)藥大學中藥學博士生導師,中藥藥理學與臨床藥學教研室主任,安徽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培養(yǎng)對象,全國優(yōu)秀教師,F(xiàn)為中國藥理學會抗炎免疫專業(yè)委員會委員;中國藥學會老年藥學專業(yè)委員會委員;中國中醫(yī)藥學會中藥實驗藥理學分會委員;安徽省中醫(yī)藥科技開發(fā)研究會常務理事;安徽省環(huán)境誘變劑學會常務理事;安徽省藥學會中藥專業(yè)委員會理事;安徽省醫(yī)藥生物技術協(xié)會理事;安徽省藥理學會副秘書長。為《中國中藥學雜志》、《中國動脈硬化雜志》、《安徽中醫(yī)學院學報》編委、《Planta Med》、《中國藥理學通報》、《安徽醫(yī)藥》等學術期刊的審稿專家。
多年來始終工作在藥理學和中藥藥理學教學科研第一線,為安徽省重點課程《中藥藥理學》的負責人;主講中醫(yī)內科學專業(yè)、方劑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和中藥學專業(yè)本科生的《中藥藥理學》課程及中藥學專業(yè)碩士生《中藥藥理研究思路與方法》課程;作為研究生導師培養(yǎng)碩士研究生9人。
在抗炎免疫藥理學和心血管系統(tǒng)藥理學前沿領域進行科學探索,對中藥及其有效成分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及分子學機制研究方面取得一定成果;為支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863計劃)、安徽省“十五'重大科技專項等研究項目的主要完成人。發(fā)表第一作者學術論文20余篇;主編教材《醫(yī)藥學基礎》、參編《藥理學》、《中藥新藥研制開發(fā)技術與方法》、《中藥藥理學研究思路和方法》等著作。
第一章 實驗的基本知識和技術
第一節(jié) 實驗課的目的和要求
第二節(jié) 人體形態(tài)與結構實驗
實驗1 細胞與基本組織
實驗2 運動系統(tǒng)和神經系統(tǒng)
實驗3 內臟學、循環(huán)系統(tǒng)、感覺器官、內分泌系統(tǒng)
第三節(jié) 機體主要系統(tǒng)的機能與代謝實驗
實驗4 反射弧的分析
實驗5 骨骼肌單收縮和強直收縮的觀察
實驗6 ABO血型鑒定
實驗7 家兔動脈血壓的調節(jié)
實驗8 家兔呼吸運動的調節(jié)
實驗9 家兔胸內負壓的觀察
實驗10 尿生成的調節(jié)與尿糖分析
實驗11 損傷小鼠小腦的效應
第四節(jié) 基本病理變化實驗
實驗12 細胞和組織的損傷與修復
實驗13 局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
實驗14 炎癥的基本病理變化及分類
實驗15 腫瘤的形態(tài)特點
第五節(jié) 病原微生物實驗
實驗16 細菌的主要染色方法
第六節(jié) 實驗動物有關技術及統(tǒng)計分析
第二章 影響藥物作用的因素
實驗17 給藥劑量對藥物作用的影響
實驗18 給藥途徑對藥物作用的影響
實驗19 藥物劑型對藥物作用的影響
實驗20 藥物的相互作用
實驗21 肝功能對藥物作用的影響
實驗22 腎功能對藥物作用的影響
第三章 化學治療藥物實驗
實驗23 青霉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體外抑制作用
實驗24 青霉素對染金黃色葡萄球菌小鼠的體內抗菌作用
實驗25 金剛烷胺體外抗病毒實驗
實驗26 病毒唑對病毒性肺炎小鼠的體內抗病毒作用
第四章 抗炎、免疫藥物實驗
實驗27 吲哚美辛抗二甲苯致小鼠耳腫脹作用
實驗28 地塞米松抗蛋清致大鼠足腫脹作用
實驗29 氯苯那敏對小鼠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的影響
實驗30 氫化可的松對大鼠肉芽腫的影響
實驗31 甲潑尼龍對大鼠佐劑性炎癥的影響
實驗32 醋酸潑尼松對小鼠免疫器官重量的影響
實驗33 左旋四咪唑對小鼠單核巨噬細胞吞噬功能的影響(碳粒廓清法)
實驗34 醋酸潑尼松對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的影響
實驗35 環(huán)磷酰胺對二硝基氯苯致豚鼠遲發(fā)型皮膚過敏反應的影響
第五章 神經系統(tǒng)藥物實驗
實驗36 戊巴比妥鈉對小鼠睡眠時間的影響
實驗37 苯妥英鈉抗電驚厥小鼠作用實驗
實驗38 地西泮抗藥物致小鼠驚厥作用
實驗39 氯丙嗪對小鼠自發(fā)活動的影響
實驗40 氯丙嗪對小鼠激怒反應的影響
實驗41 阿司匹林對大鼠的解熱作用
實驗42 羅通定對小鼠的鎮(zhèn)痛作用(扭體法)
實驗43 布洛芬對小鼠的鎮(zhèn)痛作用(熱板法)
實驗44 傳出神經系統(tǒng)藥物對家兔瞳孔的作用
實驗45 N2受體阻斷藥對骨骼肌的松弛作用
實驗46 有機磷農藥的中毒及其解救
實驗47 普魯卡因和丁卡因表面麻醉作用比較
實驗48 傳出神經系統(tǒng)藥物對大鼠血壓的影響
實驗49 尼莫地平對大鼠腦梗死的保護作用
第六章 呼吸系統(tǒng)藥物實驗
實驗50 噴托維林對小鼠氨水引咳的鎮(zhèn)咳作用
實驗51 右美沙芬對豚鼠枸櫞酸引咳的鎮(zhèn)咳作用
實驗52 氯化銨對小鼠氣管酚紅排泌量的影響
實驗53 溴己新對家鴿氣管纖毛運動的影響
實驗54 氨茶堿對組胺噴霧引喘豚鼠的平喘作用
實驗55 腎上腺素對豚鼠離體氣管平滑肌的影響
第七章 消化系統(tǒng)藥物實驗
實驗56 氫氧化鋁對大鼠胃黏膜的保護作用
實驗57 西咪替丁對大鼠胃液分泌的影響
實驗58 多潘立酮對小鼠胃排空的作用
實驗59 硫酸鎂對小鼠小腸運動的影響
實驗60 硫酸鎂對小鼠排便時間和數(shù)量的影響
實驗61 聯(lián)苯雙酯抗四氯化碳大鼠肝損傷的作用
實驗62 去氧膽酸對大鼠的利膽作用
第八章 循環(huán)系統(tǒng)藥物實驗
實驗63 強心苷對離體蛙心的作用
實驗64 硝酸甘油對垂體后葉素致心肌缺血大鼠心電圖的影響
實驗65 普萘洛爾對大鼠血壓的作用
實驗66 酚妥拉明對家兔離體主動脈條的作用
實驗67 異丙腎上腺素對麻醉犬心臟冠脈流量及血流動力學的影響
實驗68 利多卡因抗大鼠心律失常作用
實驗69 氯貝丁酯對大鼠高血脂的影響
第九章 泌尿系統(tǒng)藥物實驗
實驗70 氫氯噻嗪對大鼠的利尿作用(代謝籠法)
實驗71 呋塞米對家兔尿量及尿液中鈉、鉀和氯離子的含量影響(導尿管法)
第十章 血液系統(tǒng)藥物實驗
實驗72 維生素K1對小鼠出血時間的影響
實驗73 肝素對小鼠凝血時間的影響
實驗74 阿司匹林抗血栓的形成
實驗75 噻氯匹定對血小板聚集的影響
第十一章 內分泌系統(tǒng)藥物實驗
實驗76 格列本脲對鏈脲霉素致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響
實驗77 甲狀腺激素對甲狀腺摘除大鼠生長發(fā)育的影響
實驗78 丙酸睪酮對去勢大鼠附性器官重量的影響
第十二章 疾病模型的復制
實驗79 二氧化硫致慢性支氣管炎模型
實驗80 醋酸致大鼠胃潰瘍模型
實驗81 兔失血性休克模型
實驗82 甘油致大鼠急性腎衰竭模型
實驗83 膠原與腎上腺素聯(lián)合誘導小鼠急性栓塞模型
實驗84 線栓法建立大鼠缺血性中風模型
實驗85 四氧嘧啶致小鼠糖尿病模型
實驗86 S180實體瘤小鼠移植性腫瘤模型
第十三章 綜合設計性實驗
實驗87 尿液生成的影響因素
實驗88 抗消化性潰瘍藥主要藥效學實驗
實驗89 家兔急性失血性休克及藥物對其干預作用
實驗90 藥物對神經、心血管和呼吸系統(tǒng)的影響
第十四章 藥物的安全性評價實驗
實驗91 普魯卡因小鼠腹腔注射LD50的測定
實驗92 過敏性試驗
實驗93 刺激性試驗
實驗94 溶血性試驗
實驗95 注射劑的熱原檢查
實驗96 降壓物質檢查
附錄
表1 藥理實驗常用生理溶液的成分和配制
表2 常用實驗動物的生理常數(shù)
表3 t值表
表4 χ2值表
表5 藥理實驗常用符號
參考文獻